第七章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分析
子夏 卜氏,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之一,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子夏以擅长文学著称。孔子去世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连魏文侯也尊他为师,吴起、李克、李悝、田子方、西门豹等名流都是他的学生,传授《公羊传》的公羊高、《榖梁传》的榖梁子,也是子夏一派的门人。一般认为,曾子、子思、孟子这一支传承发展成了儒家道统理想哲学。而子夏、荀子的儒学则侧重于史学及学术的路线。
贤贤易色 第一个“贤”是动词,指重视;第二个“贤”是名词,指贤能;“易”与第一个“贤”的意思相对应,指轻视,意思是重视贤能而轻视美色。夫妻之道是人伦之始,因此排在最前面。《毛诗序》云:“《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事父母,能竭其力 孝顺父母的基础是靠行动来尽孝,能不计辛劳地奉养父母,便能称得上竭力了。但从后文来看,这只是基本义务,只能算孝的初级标准。
事君,能致其身 事君以忠,致其身就是把自己全部身心都奉献到岗位职责上去。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诚信。与朋友相处,其心应至诚,言复其诚为信。真正的朋友关系应该是靠遵守诚信来维系的。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朱熹注:“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
【译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重视贤惠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身心;同朋友交往,能够言语诚信。(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逻辑】
本章是对上章内容的发挥,接着讲学问的本质和做人的准则。夫妻是生活关系最亲近的;父母是血缘关系最亲近的;领导是职责、利益关系最亲近的;朋友是思想关系最亲近的,这四种关系非常具有代表性。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这四种人际关系,便已入仁道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