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内在逻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分析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年纪幼小的人;二是指学生。因这两种含义并不冲突,故可兼用,这里指年纪幼小的学生。弟:同“悌”,敬重长辈。弟子:指敬重先生的人。名为弟子,就应该以悌道事人,对人尊敬是学习的前提,不敬不足以为学。“出”“入”对文,都是就家而言。入:由外到内,指回家。出:由内到外,指出门在外。在古时,不管小学还是大学,都是寄宿学习。入则孝: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则弟:指在外对待同学和老师要以悌道侍奉,以恭敬为主。

谨而信 谨:寡言少语谓之谨。信:言语谨慎而得信于人。

泛爱众而亲仁 泛:普遍,广泛。亲:亲近。《广雅·释诂》云:“亲,近也;泛,博也。”前贤多将此处的“仁”解释为“仁人”。然而仁道至大,仁者之爱至博至厚,世无仁人乃是常态。孔子自己也说没有见过仁者,也没有给过活人仁的评价。这里的“而”应该是表递进关系,“亲仁”是在“泛爱众”的基础上引申而来,故直译为“亲近仁德”。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文献资料,或指六艺。做人是最重要的学问,是人活着的意义,知识和技艺居其次,是活下来的手段。

【译解】

孔子说:“弟子回家就孝顺父母,出外就尊敬师长,说话谨慎而值得信任,普遍地敬爱众人进而亲近仁德。这些都做到后仍有剩余精力,就再去学习知识和技艺。”

【逻辑】

本章开始,内容由理论准则下沉到更加具体的实践准则。孔子的学问是先要在生活上下功夫,然后才在知识上下功夫。一个小孩对这个世界的爱,最先是从爱父母开始的,教育也应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