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
甲骨文中“左右”二字最好认。不用大师们来破解,一般人都认得出,那画得像广东早茶中的凤爪似的,就是左右两只手,也猜得出“左右”两个字应是同时造的,因为人同时拥有左右两手(见图1.5)。“左右”二字在甲骨卜辞中,除了表示为左右手之外,还借左右手形以表左右方位,并演化出更多的意思。如,卜辞中右字既是左右之右,还是有无之有、福佑之佑、侑祭之侑、再又之又的意思。
图1.5 甲骨文中的左右两个字,画的就是左右两只手
现在,我们应用的“左右”这两个字,下面多了一个“工”和一个“口”,是金文改造后的字。“左”字加“工”表示用工具劳动。“右”字加了“口”表示以手助食。所以,“左右”二字后来又生出的“佐佑”二字,都有辅助的意思。“左右”生出“佐佑”等字后,就专门表示位置与方位去了。
方位是由人来命名的,自然融入人的主观意识。左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达了不同的风尚。商人刻的卜辞中,在言及方位之时,左右方向已含有贵贱之分了。后世的学者据此得出“殷人尚右”一说。
据统计,现存甲骨文献中,有68个“右”字,有60个“左”字。当然,专家也不会仅仅以此为例,证“殷人尚右”。人们还发现,祈福卜辞中常见“受有佑”,殷人以为吉。另外,商代服饰也是以“右衽”为常,而考古资料中的殷商宫室、城建、墓葬、车马坑等的排列现象也无不佐证商代重右的观念。
至于殷人为何尚右,有人从地理上找因由:殷之先人兴于今天的京津地区渤海湾一带。殷后人北面祭祖之时,东北方向正在右上方。此说如果成立,如果人们面南而祭,则左右的定位则反了过来。中国位于北半球,古人一直以北极星定位,以北为上,坐北面南时,左手方向自然成为东的方位,崇敬太阳的族群,则会尚左。所以,朝代更迭,尚左尚右也变化不定。
周灭商后,改朝换代,风尚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周人一反殷人尚右的风俗,转而尚左。这一点在金文的文辞中已有明显表现,如以“左右”为序。春秋战国时,天下大乱,方位秩序更加乱。中原各国尚右,楚国、秦国尚左,但总的趋势是尚左。如《老子》“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汉代暴秦,汉初又改为以右为尊。汉太尉周勃统兵废除吕氏时,说“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支持造反的皆袒左臂拥护刘氏,后世的右派和左派是不是由此而来,不得而知,能够大体查明的是,汉之后历朝多以左为尊,除了元蒙一朝。古代官制常常是同一官职分为左官与右官。唐宋都是左官比右官高一等。但元蒙一朝反其道而行之,以右官居上,科考取士也分右榜、左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不过元亡之后,明清两代,又回归尚左。
历史就这样忽左忽右地折腾了几千年,这种变来变去的风尚,到底有没有一个可以服人的理由?其实,此中的奥秘,早在两千多年前已被古圣先贤点破: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这种该左就左,该右就右,君子无可无不可的聪明话,出自《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后来,它又被总结为成语“左宜右有”,用来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