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书的总体研究目标在于: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厘清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供需状况,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总体构想、路径框架与保障机制。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其一,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本书进行问题阐释、实证检验、对策研究的基本指导思路。该研究目标的实现需在界定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展开系统分析。

其二,厘清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供需状况,这不仅是对理论研究内容的检验,也是进行对策研究的主要依据。该研究目标的实现需以理论框架为指导,借助问卷调研、描述统计和计量分析手段,描述分析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困境与金融服务供需现状及困境,并实证检验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成效。

其三,设计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总体构想、路径框架与保障机制,这是推动课题成果由科学研究向实践指导转化的重要步骤。该研究目标的实现需要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围绕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给现状以及对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设计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总体构想、路径框架与保障机制。

二、研究内容

本书后续章节的内容框架设计如下:

第一,本书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对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的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归纳总结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和国内山东、河南、四川等农业大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重要启示。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关系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逻辑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分别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看作两个有机系统,并分析其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进行系统分析,并构建了二者的关联图。

第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困境与金融服务需求。综合考虑贵州省内地域差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水平、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等因素,选取贵阳、遵义、铜仁、毕节、黔东南、黔西南6个地级市(民族自治州)进行问卷调研并获取数据。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剖析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困境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特征。

第四,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供给现状与问题。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金融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科学设计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路径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成效实证检验。以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为出发点,利用微观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测度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服务供给对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改善金融服务供需环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

第六,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总体构想。充分发挥和释放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对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作用与潜力,既要充分了解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务供需失衡现象,还要在此基础上明确金融服务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以及基本原则,从而为相应的路径设计与政策供给提供基本遵循。

第七,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路径设计。培育壮大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设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路径框架。其中,宏观层面优化路径主要涉及金融政策体系、金融组织体系与金融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微观层面优化路径侧重金融产品体系和金融技术体系的丰富、创新。

第八,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保障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优化金融服务体系,还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来确保金融服务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本书从政策保障机制、信用保障机制、风险保障机制与法律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对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保障机制进行系统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