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庄文泉,福建莆田人,乃福清之学士,人文之干材也。思想起他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任教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课程,已三十余年矣。三十多年来,他勤于著述,锐意进取,发表论文无数,出版著作与教材多部,内容丰富,流光溢彩,令人惊喜之至也。经过数年的努力,最近又完成一部从文学地理学批评角度,研究劳伦斯长篇小说的学术专著,请我作序,实在是荣幸之至也。虽然教学、写作与科研任务繁重,作序的任务却不好推迟。读了大著,的确也有话想说,权当朋友之间,一次比较私人性的谈心与对话而已。
第一,以文学地理学之批评方法,切入英国作家劳伦斯之长篇小说,实在是一种再明智不过的选择。劳氏在英国甚至世界上乃是小说大家,一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种类众多,就小说而言,就有中、短、长多种,而以长篇成就最为卓著,影响后世,至为深远。所以弃短篇与中篇,而专选长篇进行集中、深入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容易发表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见解。而劳氏长篇,特别注重地理景观描写、地理意象呈现和地理空间之建构,关注人物与环境之关系,超过了人物与时间之关系。因此,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会极大地有助于对其长篇小说的理解。所以,《文学地理学批评视野下的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书名虽然长了一点,然而对此选题及其所使用的方法,我是表示肯定和赞同的。
第二,作者对于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吃得很透,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文学地理学批评是我近几年与我们团队成员一起,提倡并进行文学批评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在对中外文学现象的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前几年,他在桂子山上跟我访学一年,多次就文学地理学的相关问题,与我及团队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和对话。他对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深有体会和认识,近年来致力于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本书中运用地理意象、地理空间和地理基因等概念,来解读劳伦斯的多部长篇小说,多有发现,且蔚为大观,实在难得。以前中国学者多运用从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方法,而文泉能独辟蹊径,运用中国学者自己提出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来研究劳伦斯长篇小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创造性,对世界的劳伦斯小说研究,自然会有所推动。
第三,他对劳伦斯小说中的地理意象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做得很细致、很具体。江河湖海、风云雷电、花鸟鱼虫,植物系统、动物系统、气候系统、物候系统等,他花了一大番文本细读功夫,才从诸小说中寻找出来,并结合理论加以解读。这样的细致与深入是许多同类著作做不到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重在对作家作品的研究,特别是不能离开作品来谈作家,离开作家与作品来讲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潮。他在此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并在学术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这部学术著作,语言自然畅达,准确简要、华美丰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研究条件,利用有关劳伦斯的书信及其他研究者所写的随笔游记或提供的实地照片,做到图文并茂,研究材料真实,因而其特点和优势就相当鲜明,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劳伦斯的小说世界。本书后附录的《D.H.劳伦斯地理年谱》,虽然其体例与思想可能受到杜雪琴博士的《易卜生地理年谱》的启发,但在具体的结构与方法上却是一种创新,在劳伦斯研究领域用地理年谱应是一个首创,为我们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心灵历程,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材料。结合作家来研究作品,联系英国及旅居国相关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资料,对作家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不仅说明文学地理学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更是一门综合研究的方法。这样的研究,为中外学者研究作家与作品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例,它不仅对文学地理学理论批评有所贡献,而且以个案的方式对人类的文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在此,对文泉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
是为序。
邹建军
2017年3月31日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