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山雨欲来
第一章山雨欲来
1998年立夏的清晨,百色山区特有的闷热如同发酵的米酒,粘稠地浸泡着百坭村的每一寸土地。六岁的阿南蹲在晒谷场边缘的青石板上,数着裂缝里列队行军的红蚂蚁。这些身披赤甲的士兵正搬运着米粒大小的蛾子残骸,他学着村小老师教的成语喃喃自语:“蚍蜉撼树...“
三百米外的山道上传来竹梆声,那是驼背的罗老汉在巡山。梆音撞在石灰岩峭壁上,惊起一群斑鸠扑棱棱掠过晒谷场上空。阿南仰头望着那些灰褐色的翅膀切开云层,突然听见父亲沙哑的吆喝:“南崽!把谷耙递过来!“
陆大山赤着上身站在谷堆中央,古铜色的脊背在烈日下泛着油光,汗珠顺着脊椎沟滚落,在打着补丁的粗布裤腰上洇出深色痕迹。他手中的杉木耙子足有两米长,耙齿在谷堆上犁出深浅不一的沟壑,金黄的稻谷便顺着凹槽流淌,仿佛阳光被具象成了液态的河流。
晒谷场西侧歪斜的木架上,几十串红辣椒正在褪色,像被山风抽干了血的残肢。阿南记得母亲说过,这些辣椒要留到冬至腌酸坛。他踮脚取下最底下一串,偷偷掰了半截塞进嘴里,灼烧感瞬间从舌尖窜到天灵盖。
“作死啊!“黄秀英的呵斥混着咳嗽声从老屋传来。女人扶着门框探出身子,腰间蓝布围裙沾着灶灰,右手还攥着冒烟的烧火棍。她正要继续训斥,忽然盯着西边天际变了脸色——铅灰色的云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蓝天,像泼墨在宣纸上晕染开来。
陆大山将木耙重重插进谷堆,喉结在脖颈间滚动:“要变天。“这三个字仿佛触发了某种机关,原本慵懒的山风突然发了狂。晒谷场边缘的竹筛被卷上半空,谷糠如同金色沙暴般腾起,迷得阿南睁不开眼。他听见父亲在风吼中嘶喊:“快压麻袋!“
三个装满稻谷的麻袋在晒谷场东头瑟瑟发抖,那是全家半年的口粮。陆大山像搏斗的角牛般冲向谷堆,补丁摞补丁的裤腿灌满了风。阿南学着父亲的样子抱住最近的麻袋,粗糙的麻布摩擦着他稚嫩的脸颊,谷粒从绽线的缺口涌出来,钻进他的衣领发间。
第一滴雨砸在阿南后颈时,他看见父亲的竹斗笠被狂风掀翻,像个车轮般顺着青石坡滚向山涧。陆大山半个身子悬在崖边,双手死死扣着装满稻谷的麻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麻袋钉进石头缝里。雨水模糊了阿南的视线,他只记得那道古铜色的脊背在雨幕中绷成一张弓,青筋暴起如盘踞的老藤。
闷雷在云层深处炸响的瞬间,晒谷场变成了灾难现场。黄秀英的哭喊穿透雨幕,阿南看见父亲蜷缩在崖下乱石堆里,左腿扭曲成诡异的角度,暗红血液在雨水中蜿蜒成蛇。后山竹林在暴雨中疯狂摇摆,竹叶摩擦声像无数人在拍巴掌,山涧暴涨的轰鸣则像野兽的咆哮。
村卫生所的老王头赶来时,雨已经下了两个时辰。他摸着陆大山肿胀发紫的小腿直摇头:“得送县医院。“黄秀英翻出压在箱底的嫁妆——对鎏金耳环,颤抖着塞给闻讯赶来的堂叔陆大川。拖拉机突突的轰鸣声里,阿南蜷缩在漏雨的屋檐下,盯着地上那滩混着谷粒的血水。雨水正冲刷着晒谷场,把散落的稻谷冲进沟渠,金灿灿的溪流朝着山涧奔涌而去。
三天后,陆大山挂着木拐回到村里。县医院账单上刺目的“1876.4元“让这个家彻底坠入深渊。当收粮贩子的三轮车拉走最后两袋稻谷时,阿南听见父亲在里屋砸碎了药瓶。玻璃碎裂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那些灰扑扑的小东西振翅掠过晒谷场,消失在雾气弥漫的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