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回到京都的第三天,林雨晴收到了海城创伤心理研究中心的面试通知。电子邮件上的日期标注着下周二,恰好是她与江明远婚姻关系解除听证的后一天。这种巧合让她感到命运仿佛有意为她安排好了一切——结束与开始,如此紧密地衔接在一起。
医院的午休时间,林雨晴坐在心理科的茶水间,手指轻轻摩挲着热茶杯壁,感受那微烫的温度从指尖蔓延至掌心。赵敏推门进来,看到她出神的样子,轻声问道:“在想海城的事?“
“嗯,“林雨晴微微点头,“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
赵敏在她对面坐下:“我听说那个研究项目很前沿,专门针对创伤后心理重建的系统化治疗方案。你去了一定能大有收获。“她停顿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词,“那...离婚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提到离婚,林雨晴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嗯,下周一就是听证会。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应该不会有什么波折。“
“江明远那边...没有异议?“
林雨晴摇摇头:“他签了所有文件。财产分割也很顺利,我们各自保留婚前财产,共同财产平分。公寓留给他,我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
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讨论一个普通的业务安排,而不是一段五年婚姻的终结。但赵敏作为多年的同事和朋友,能够看出她表面平静下的波澜。
“雨晴,“赵敏犹豫了一下,“我知道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冒昧,但...你真的不后悔吗?“
林雨晴望向窗外,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答:“人生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选择和结果。我选择了尊重自己的内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接受。“
这句话不仅是对赵敏的回应,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确认。
下班后,林雨晴回到了暂时租住的小公寓。这是一个位于医院附近的单身公寓,空间不大但足够整洁舒适。搬出与江明远共同生活的家后,她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仿佛多年来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被移开。
正当她准备晚餐时,门铃响起。透过猫眼,她看到江明远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个文件袋。深吸一口气,她打开了门。
“雨晴,“江明远的声音有些沙哑,“这是房产证和银行账户的分割文件,律师让我转交给你确认一下。“
“谢谢,你可以放在这里。“林雨晴指了指门厅的小桌子。
江明远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目光落在林雨晴身后简洁的小公寓上:“这里...还习惯吗?“
“挺好的,离医院近,生活也方便。“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江明远忽然说道:“雨晴,如果时光能倒流,你觉得我们还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这个问题来得如此突然,林雨晴一时语塞。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与她共度春秋的男人,那张她曾经深爱的面容上写满了疲惫和忧伤。五年的婚姻,无数个共同的记忆,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时光不会倒流,明远。“她最终轻声说道,“我们都是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江明远苦笑:“是啊,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责任。“他停顿了一下,“黎佳怡要回老家了,她的情况好多了,觉得是时候回去面对过去了。“
林雨晴微微点头,作为心理医生,她知道这对黎佳怡的康复是个好兆头:“那很好,面对创伤是康复的必经之路。“
“她出院前对我说,她一直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对你造成了伤害,她很抱歉。“江明远的声音低沉,“其实...她从来没有要求过我做任何事,都是我自己...“
“我知道,“林雨晴打断他,不想再听这些于事无补的解释,“江明远,我从来没有怪过黎佳怡,也没有真正怪过你。我们只是...走上了不同的路。“
江明远长久地凝视着她,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雨晴,无论发生什么,我希望你知道,我从未停止过爱你。“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深入地切割着林雨晴的心。她别过脸,不让江明远看到自己眼中闪动的泪光:“明远,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动和选择。如果爱只存在于言语中,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她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情绪:“周一见,希望一切顺利。“
江明远明白这是送客的信号,默默点头后转身离开。关上门的那一刻,林雨晴靠着门框滑坐在地上,无声的泪水终于决堤而出。即使是心理医生,即使明白分离的每一个心理阶段,亲身经历时依然会感到那刻骨的痛楚。
周一早晨,阳光格外明媚。林雨晴穿上一身简洁的浅灰色套装,对着镜子做了最后的检查。镜中的女人眼神坚定,神情平静,俨然一位专业而自信的医者形象。
法院的离婚程序比她想象的还要顺利。由于双方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且没有子女抚养问题,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争议。当法官宣布婚姻关系解除时,林雨晴和江明远相对而坐,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随即各自移开。
“祝你在海城一切顺利。“走出法院大门,江明远轻声说道。
林雨晴微微点头:“谢谢,你也保重。“
就这样,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没有痛彻心扉的诀别,一段五年的婚姻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平静地画上了句号。
回到小公寓,林雨晴打开行李箱,开始整理明天面试需要的材料和衣物。她的目光落在书架上那本《创伤后心理重建:理论与实践》,这是她多年来研究的方向,也是她申请海城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翻开扉页,她在多年前写下的一句话映入眼帘:“心理治疗的本质不在于抹去伤痕,而在于帮助人们带着伤痕继续前行,并从中获得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