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养育:不控制的妈妈,不内耗的孩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你与孩子的情感纽带是这世上最神奇的东西

它让你欣喜若狂,也让你痛不欲生

它让你意气风发,也让你自惭形秽

它点燃你的创造力与想象,也摧毁你的美梦与幻想

它是你的首席心灵师和促变者,也是你的终极克星和引爆器

它让你振作上山巅,也让你沉沦坠谷底

只有它有如此力量,也只有它能令你如此无助

你与孩子的关系极其特殊,原因有二。其一,你要对孩子负全责——从出生到成年,甚至成年之后,都是如此。其二,没有哪两个孩子是一模一样的。由于这两点,亲子关系就成了极难经营、极其揪心也极其复杂的关系。要想让它存在和发展,家长们就得运用一整套特殊的技巧和工具来应对。

孩子“来自于你”,不论身心都是如此,所以你要对孩子负全责。因此,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投入和关心也非同一般。这种关系绝无仅有,只存在于你和孩子之间。诸事顺遂时,它能带给你无边喜乐。遭遇麻烦后,它也能让你陷入焦虑、失望和痛苦。

在生活中,你可以选择不再与其他成年人交往,躲开他们,朋友也可能与你反目或渐行渐远。许多关系会结束,婚姻有时也会解体。然而你和孩子的关系却永远都不会结束。不论好坏,他们都是你的孩子,永远都改变不了。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主动迎难而上,克服迷茫、绝望与疲惫,要么掉下悬崖,坠入关系破裂的万丈深渊。

这段关系独一无二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是“孩子”。我之所以在这里加引号,是因为孩子是非常独特的一群人。他们遵循不同的规则,拥有不同的大脑,需要我们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去与之沟通。我认为,我们低估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会想:“他们不过是小一号的我们,能有多难?”

孩子不是小一号的我们。没错,他们和我们都是人,但仅此而已。在所有其他方面,两者都无法相比,压根儿不是一回事。由于我们没有应对这一差异的工具,所以总把事情搞砸。大多数成年人都缺乏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你学过儿童语言学或儿童心理学吗?当然,有的人确实学过儿童心理学,但这与生养你自己的孩子并且去了解他们的沟通方式仍旧是两回事。

这便是为人父母的残酷现实:无论到了哪个育儿阶段,我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我们知道要对孩子负责,也完全知晓我们极度缺乏相应的技能去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和建立亲密感。

若想走上这条成长和改变的道路,我们就得承认自己不了解很多东西。谁也教不会不想学的人。接受我们在为人父母方面的无知是一切的开始。只有诚实地接受这一点,才能让我们打开头脑和心灵,去学习和成长。只有遭遇痛苦时,不去逃避,而是用心面对,我们才能改变自己。

我们这些父母总是假装自己知道或理应知道该如何养育孩子,这说明许多父母都有妄想症。我们总想假装自己很完美,假装一切有条不紊,甚至遇到麻烦也只是默默承受,不敢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痛苦。我们不寻求帮助,不分享经验,不努力学习,也不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结果呢?孩子就成了我们不愿承认自己无知的受害者。

事实上,我们并非只凭直觉就能知道该如何养育孩子,所以孩子让你抓狂在所难免,你无计可施也十分正常。你不是“坏”家长。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些话。你不懂育儿很正常。

我即将介绍包含详细步骤的养育路线图,它将帮你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将耐心地、手把手地告诉你觉醒式养育该如何实施。在实践当中,你的思维、行事和沟通方式都会改变。一旦完成这些步骤,你与孩子的关系就会面貌一新,你与自己的关系亦然。

觉醒式养育的实施有三个关键阶段,不同阶段对养育力的提升各有侧重。第一个阶段是“从灰心失望到豁然开朗”。这个阶段的第一步是清理旧的观念和想法。我们这些父母深受许多文化观念的影响,例如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这些观念让我们把许多标准和期待强加给孩子,而这些东西往往会伤害我们与孩子的真我产生链接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的层面发生改变,我们才能继续深入。

第二个阶段是“从病态模式到主动选择”。在这部分内容里,你将看到过去的模式是如何不声不响地影响了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和各种决定。你将学到如何破除这些旧模式,以便主动做出当下真正想要的新决定。做到了这一点,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迅速升温。

第三个阶段是“从冲突到亲密”。这个部分专门讨论如何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你将学到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以便听懂孩子的话,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我会把每个阶段分成许多步骤来帮你实现目标。改变不会突然发生,需要积累点滴之功。如果你在阅读当中想起过去与孩子的冲突,很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内疚和羞愧感。请注意,这些感受非常正常。当你体会到这些感受时,我强烈建议你与自己共情。正如玛雅·安吉洛(Maya Angelou)[1]所写:“在你的认知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认知提升后,再去追求更好。”用爱意善待自己。还有,你一定要记住,促使你捧起这本书的正是你过去的那些下意识的反应。过去的已过去,最重要的是当下。你此刻正在学习新知,这是非常勇敢的举动。

阅读时,对自己耐心些,因为改变往往需要时间。你改变的不仅是你和孩子的相处模式,还有此前流传了数代人的相处模式。所以,慢慢来。没有非得达成的完美目标,也没有必须获胜的比赛。你此刻的学习状态已经展现了极优雅的风度。我会一直陪伴你,为你获得新知、做出转变而欢呼。我们会一起前行。

在前行的同时,你也要记住:没有哪个家长是完美的。我们也许会把完美投射到别人身上,但是作为一名帮助过数千位父母的治疗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哪个家长是完美的。相反,所有父母心里都充满了疑惑。如果你把任何形式的完美投射到我身上,那么我现在就打破它:我帮别人恰恰是因为我急切地想要帮自己。所以,我们在同一条战线上。我曾有过和你一样的感受——全世界的父母都有过和你一样的感受。养育孩子不论对谁来说都是难题,因此我们才急需这本书来展示这幅养育路线图。

下面,我们将开启这一成长之旅的第一个阶段——“从灰心失望到豁然开朗”。

[1] 美国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等。——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