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发展蓝皮书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6年宁波文化发展总报告

陈建祥

摘要:2016年,宁波围绕文化强市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文化发展的带动力、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文化发展的环境生态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升宁波文化软件实力,应重点着力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遗产治理能力,加快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优秀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宁波市文化人才开发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 城市文化影响力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宁波文化发展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文化强市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努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区,为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打下了更为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2016年宁波文化发展概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1.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加强

(1)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持续强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通过学、讲、查、改、做、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引导广大党员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显著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

(3)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浙江省委实施细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舆情导控,深入开展网上专项整治,实施网军战斗力提升工程,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排查和应对处置。

2.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

(1)继续项目化推进。对2015年50项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确定了2016年度的38项重点项目,诚信街区建设、婚丧礼俗整治、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等项目初显成效。

(2)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先后开展了“宁波人最喜爱的十大家训”评选、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和家教100招、节俭100招征集等活动,面向全市开展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并编印下发《优秀家风家训家规故事汇编》。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记者进村寻访,广泛征集、整理民间家风家训,让好家风好家训从家庭走向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3)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截至2015年底,宁波市已有各类注册志愿者89万人,比2014年增加4万人。其中党员志愿者16万人,团员青年志愿者43万人,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成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28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交通、城管、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助残助老、扶贫帮困等行业和领域。其中,义务反扒大队、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四明户外应急救援队等105支专业化队伍,被评为宁波市首批特色志愿服务团队。

(4)完善道德荣誉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建立俞复玲、钱海军、张亚芬等一批道德模范工作室,评选表彰宁波好人69人,其中32人当选浙江好人、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开展最美家庭推荐、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象山陈淑芳家庭等6户家庭分别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1)“文明有礼、整洁有序”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围绕2016年活动主题“做文明有礼宁波人”,从抓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施工等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尚礼”工程,规划“尚礼”项目,树立“尚礼”标杆,铸造“尚礼”样本,培育“尚礼”之风,大力弘扬“爱心宁波·尚德甬城”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建设全域化高水平文明之城。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按照“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的总体要求,以“四无一机制”(路面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放和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制定《宁波市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行动方案》,全面实行农村文明示范线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城乡结对共建文明,不断深化“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三美”乡村建设。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提升。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意见》,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议,推广典型经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组织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争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完善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春泥计划”、“四点钟学校”、“假日学校”、家长学校等,加强未成年人校外阵地建设。

(二)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1.“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建设扎实推进

(1)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围绕东亚文化圈渊源共生的基本要素,通过“春、夏、秋、冬”四季主干活动,举办了2016“东亚文化之都·宁波”活动年等100多项系列活动,发布《宁波共识》,促进东亚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

(2)集聚社会力量共建文化之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内外交融、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建设发展模式,以政府引导、企业资助、基金会管理等方式,凝聚海内外宁波人的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建设。

(3)努力打造“一都三城”品牌。精心策划“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建设的各种宣传活动,积极营造“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书香之城”“影视之城”“音乐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2.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

(1)加强文化引进来,提升宁波城市国际化程度。以承办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为契机,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包括首届中东欧微电影大赛、“我想象中的中东欧”儿童绘画展等。2016年6月举办了中国(宁波)海商文化周开幕式暨“海上丝绸之路”创意设计大赛,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商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宁波目前的国际友城已达71个。

(2)认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举办海外宁波文化周,推动团组赴国(境)外开展文化交流。实施宁波赴澳汉语志愿者项目,促进了中文教学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深度传播。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启动“海路遗风·越剧万里行”项目,携越剧《烟雨青瓷》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两大经典剧目,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路线赴2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进行“海路遗风·越剧万里行”巡演,把宁波的青瓷和梁祝文化传播到南北大地。

(3)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化发展。形成“东亚文化之都· 2016宁波”“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和“宁波国际友好城市博物馆联盟”等品牌。

3.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1)精心组织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生产。宁波首台原创大型话剧《大江东去》开排,第三次将“宁波帮”搬上舞台;越剧《明州女子尽封王》成功首演;甬剧情景系列剧《老爷升堂》在宁波电视台都市文体频道播出。市文联重点扶持2016年度文艺创作项目40项,包括长篇报告文学《江南传奇———海天大创作史》、音乐剧《心桥》、舞蹈《阿婶合唱团》、曲艺《四明南词续卷》、电影《茧爱》、长篇电视剧《解密》等。

(2)一批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2015年共有110件作品获省级以上文艺奖项。

(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1.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1)全面推进市“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艺术剧院(凤凰剧院)改造项目、天一阁东扩、宁波博物馆二次提升、保国寺科技保护中心等单位的基建项目。编制市非遗展示中心、大运河出海口博物馆、宁波音乐厅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依托,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16年8月,在9个县(市)区、2个园区、150多个乡镇(街道)建成828家文化礼堂,举行8800多场大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156万人次,培育了一批乡贤能人、文化达人和农民文艺团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生活。宁波市还开启了“文化礼堂+”模式,拓展礼堂的外延与内涵。依托传统节庆日、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名人资源等,把文化礼堂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节庆等相结合,因村制宜、彰显个性、创新载体,推出了一批特色文化礼堂,如红色文化礼堂、生态文化礼堂、绿色文化礼堂等。

2.公共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1)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继续举办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阿拉音乐节、市民文化艺术节、(宁波)海商文化周等各项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东亚音乐季、全市优秀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展演等活动。启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开展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和活动普及,提升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举办书香宁波———2016宁波读书周及2016浙江书展。加大电视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推广力度,打造“智慧文化空间”。宁波交响乐团自2015年底成立以来,举办了2016宁波新年音乐会、“夏日童话”等多场交响音乐会。

(2)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实施“天然舞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全市送戏下乡6000场次,推动实现到2020年“一村一年看两场戏”的目标。实施博物馆“双百”文化惠民活动,举办100场临时(免费)展览、100项文化活动。组织全市农家书屋流转更新图书30万册次。完善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公益电影放映基地绩效考核,推动乡镇多厅影院建设。完成市级农村应急广播中心建设任务,建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应急广播网络。做好村村响、户户通的维护保障工作;认真实施广电低保工程,完成中央无线数字广播电视网补点实施工程。

3.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

(1)努力提高公共文化管理服务水平。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制订宁波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完善市和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工作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按需点单、百姓制单”模式,根据需求积极推广“文化走亲”“流动文化加油站”“文化联动”等品牌活动。创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设施管理,推动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后勤服务社会化。

(2)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推进智慧文化建设,建设文化云数据中心,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落实信息提升工程,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逐步构建起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如慈溪市搭建公共文化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配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效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

(3)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顺利推进。在镇海区成功创建第二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合性示范项目基础上,江东区开展第三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合)示范项目创建,继续做好市级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4)深化理事会制度改革。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图书馆作为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已于2015年完成理事会的组建,并在实际运作中发挥了较好作用。2016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宁波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县(市)区试点工作,北仑区图书馆、镇海区图书馆、江北区图书馆、慈溪市文化馆和图书馆等成立了理事会。同时,规范非国有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

(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1)文化产业总体规模继续扩大。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标准,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8.18亿元,占地区GDP的比重为4.22%。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总量上排名全省第二,文化制造业总量在全省居于首位。2016年上半年,增加值达到151.65亿元,同比增长12.9%,新引进市外资本注册文化企业294家,注册资金达42.5亿元。

(2)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15年全市文化法人单位机构数增加到25856家,同比增长25%,总数位居浙江省第一。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上半年文化服务业、文化批零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8.25亿元和2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19.4%,工业设计、影视、动漫等多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制造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带动了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2.文化产业载体(平台)建设不断推进

(1)2016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2016年4月15日至23日,首届文博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文博会主要由展览交易、颁奖活动、主题论坛和专项活动四大板块组成,5万平方米展厅内设有5000多个摊位,境内外上千家企业前来参展,近50个项目签约,项目总额达49.74亿元,涉及影视、文创、科技、旅游等文化产业。

(2)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名单。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在推进文化消费方面先行先试,取得阶段性成效,2015年,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超过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6月宁波市被列为首批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城市。成功入选后,中央财政将给予试点城市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引导试点城市深化文化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文化消费供给,丰富文化消费业态,拓展文化消费空间,积极引导文化消费。

(3)以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载体平台,推动文化产业集群、集成、集约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孵化能力,构建文化产业竞争新优势。目前已拥有宁波国家广告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和丰创意广场等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5个,其他各类文化产业园区27个。制订出台了《宁波市创意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及管理办法》,规范园区的申报、认定和考核等管理工作,并进行了首次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评审认定,15家单位获评“宁波市级文创产业园区”,17家单位获评“宁波市级培育文创产业园区”。2016年4月16日,投资128亿元的杭州湾新区文化产业“航母”———宁波华强中华复兴文化园的第一座主题公园“方特东方神画”正式开园。2016年8月1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落户宁波江北。

(4)文化特色小镇助力文化产业升级。文化特色小镇成为拉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吸引企业、集聚人才、带动创新、激励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来了许多大项目、大活动。九龙湖镇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电影小镇,镇海区以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在镇海新城南部打造设计小镇。还有象山县新桥镇的影视旅游小镇,鄞州南部商务区宁波广告产业园区的广告小镇等。2016年1月,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小镇成功入选省发改委公布的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3.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

(1)组建了文化产业信贷风险池。政府首期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作为风险信贷补偿资金,吸收县(市)区入股后,补偿资金提高到3000万元,两家银行保险联合体参与,可面向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信用贷款1亿元以上,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成立宁波市文化发展基金会。2016年3月11日,由宁波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发起,宁波市委宣传部担任业务主管的宁波市文化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宁波市财政出资设立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2亿元。目前,基金已在文化制造、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文化会展等八大重点行业中筛选出了一批优质储备项目。

(3)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专项资金额度达2亿元,重点支持与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六大领域,包括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文化体制改革转制企业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企业上市、重点文化产业活动品牌打造等。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也灵活多样,分为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激励等。

(4)民间资本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政府主导的专项资金,为金融助力文化产业树起了“风向标”,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由政府、民和等民营资本共同组建的宁波市文化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专门为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投融资服务。

(五)文化传承创新扎实推进

1.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

(1)做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制定“海丝”工作计划,成立“海丝”申遗工作机构,推进“海丝”申遗基础工作。申报新一轮世遗预备名单,将明清海防遗址、徐霞客行走路线遗迹、浙东唐诗之路遗迹点列入新名单。实施大运河遗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大运河(宁波段)遗产控制性详规,做好浙东运河余姚段、宁波段、压赛堰的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大运河遗产和国保单位监测预警平台。

(2)做好文保基础性工作。健全文物安全综合防范体系,依法推荐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老三区市、区两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划”工作,完成市、县两级文保单位“四有”合格案卷评估工作,编制永丰库遗址等已经批准立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进一步健全不可移动文物日常安全巡查机制。推进重点保护修缮项目,继续做好灵桥、天主教堂等文物修缮工程的监管工作,启动郡庙抢修工程和董孝子庙重建工程。继续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与研究,开展古籍抢救性保护工作,整理出版《天一阁藏古籍善本目录》《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宁波市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

(3)提升水陆考古工作。争取国家许可项目,争取“渔山列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项目立项,争取“宁波慈溪上林湖后施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申报国家立项并启动实施;争取立项实施“余姚江下游史前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计划”。抓好发掘重点项目,组织大榭遗址Ⅰ期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开展奉化白杜鄞治古城野外考古工作,组织开展“浙江海防遗存考古调查(宁波)”项目。继续深化宁波考古“走出去”战略,合作开展北京地区基本建设工程地下文物勘探、发掘工作。宁波“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荣获中国考古学界最高质量奖项———“田野考古奖”,镇海鱼山古遗址和鄞州区鄞江宋元遗址入选“2015年度考古新发现”。

2.非遗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1)制订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传承基地建设规范》,这是全国首个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式发布的非遗保护地方标准,内容涉及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项目传承、发展利用、运行管理等。

(2)非遗生产性保护有序推进。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突破就项目保护项目的常规思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社会经济生活中进行生产性保护,一批濒危的非遗项目焕发生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象山德和根艺美术馆馆长张德和首创驻馆创作的方式,鄞州金银彩绣有限公司礼聘民间艺人,重组技术队伍,研制开发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此外,骨木镶嵌、泥金彩漆、金漆木雕的“非遗”传承人纷纷开设自己的工作室,开门收徒,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3)非遗文化进校园。目前我市179个市级非遗项目中,已有36个把传承基地放在学校中,包括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如“奉化布龙”在奉化尚田镇中心小学、奉化高级中学都设有传承基地,“澥浦船鼓”在镇海澥浦中心学校设有传承基地,“宁波农谚”在鄞州区高桥中学设有传承基地。

3.博物馆工作不断规范提升

(1)完善博物馆体系。加快奉化、宁海等地国有博物馆建设,推动非国有博物馆质量提升,指导行业博物馆特色运行,探索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示范发展。

(2)迁建修缮甬曹铁路宁波车站纪念馆。在大庆南路与新马路交叉口东南侧,按民国特色原样复建一幢五开间、两层砖瓦房,使宁波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变身为纪念馆,设有“宁波百年铁路历史”“孙中山先生与宁波”两大展区。

二、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短板

(一)文化发展的带动力还“不够大”,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引领支撑还不够有力

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和贡献相比,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相对滞后,从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CDI)看,宁波市近几年的文化发展总指数在全省居中等水平。同时,文化对社会的引领,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高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与新常态下推动宁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要求还有差距;文化发展的品牌和影响力,与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二)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还“不够强”,还难以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1)文化产业的总量不够大,占地区GDP的比重、年均增速等都相对偏小。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8.18亿元,占地区GDP的比重为4.22%,2016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1.65亿元。在省内11个地级市中,虽然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排名仅次于杭州,但占地区GDP的比重却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2)文化内容产业竞争力不强。从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来看,我市文化制造业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宁波文化内容产业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额的30%~39%,远低于60%的全国平均水平。

(3)文化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市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文化产品的供给。据统计,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2006年的15.8%下降到2014年的11%,农村居民由2006年的15.8%下降到2014年的8.5%。居民有效需求不足与文化产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存在较密切的关系。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还“不够高”,文化民生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资金投入上,2012—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出,虽然总量在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见表1)。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方面,虽然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发展,但山区、海岛、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还比较少,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区域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文化与科技融合度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方面,虽然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上显得不足,没有能够反映出和解决掉群众最为迫切的需要,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还不够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还不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服务的便利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改善。在绩效考核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现行运行机制中缺乏严格的绩效评估,现有的考核体系缺乏激励作用和约束力,不能有效发挥监督和督促功能。

表1 宁波近4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四)文化发展的综合保障还“不够有力”,文化发展的要素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文化发展虽然有牵头部门,但涉及部门较多,“条块分割”式的行政管理模式,较难形成高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文化法律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立法方面存在数量偏少、刚性不够等问题,政策方面由于不同部门均有相应的推动文化发展的政策举措,现有政策分散化、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政策合力明显不足,虽然宁波一直注重文化发展政策创新,但相关创新多是跟随式的政策创新,引领性、突破性的政策创新比较匮乏,政策的扶持力度也较弱。文化发展的人才基础比较薄弱,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偏弱,其他方面文化人才总量、层次、结构差距明显,人才引进、培养和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对人才政策的兑现效率、实施绩效的针对性评估相对不足,政策效用有待增强,在2016年人才需求指数中,文化创意是3个处于红色区的产业之一。文化发展的工作网络、数据统计等基础还不够健全完善。

三、2017年宁波文化发展形势展望

(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1)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均等化是目的,标准化是基本手段。当前,宁波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提出宁波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宁波市乡镇(街道)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也已经正式实施。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将成为主攻方向。

(2)信息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新阵地。如慈溪市通过搭建公共文化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加强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这些先行实践将为下一步信息化的推进奠定基础。

(3)社会化将进一步体现。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2015年以来理事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可以预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也将是下一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

高水平打造“一都三城”是“十三五”时期宁波建设综合实力领先的文化强市的重点任务,包括合力推进“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打造城市“书香之城”“影视之城”“音乐之城”文化品牌,将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宁波城市文化内涵发展。

(1)擦亮“书藏古今”品牌,“书香之城”建设不断推进。宁波素来人文渊蔽,文化昌盛,宁波人会读书、喜藏书、善著书,精于编书、校书、刻书,乐于抄书、赠书、购书,宁波建设“书香之城”,既有坚实的文化基础,也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主要任务是打造南国书城天一阁品牌,实施“全城阅读”工程等。

(2)做大做强影视产业,“影视之城”建设不断推进。建设“影视之城”,源于宁波人民重塑宁波影视辉煌历史的志向和呼声,也源于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2016年上半年,宁波全市共有62家影院,1—6月的总票房为3.2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22万人。未来几年,宁波将顺应影视行业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宁波人文资源优势、民间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以影视创作为核心,着力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影视全产业链新格局,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影视名城。

(3)创建宁波音乐港,“音乐之城”建设不断推进。宁波音乐名人名家辈出,音乐事业、音乐产业发展迅速,培育了一批在各领域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和创作主体。“音乐之城”建设,将以“宁波音乐港”建设为引领,把宁波建设成海内外优势高端音乐资源汇聚的“音乐港”,成为音乐氛围浓郁、音乐产业发达的音乐城市。

(三)文化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

立足“十三五”宁波发展的新形势,文化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在新一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将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1)新技术催生新兴业态。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新动力竞争中,宁波文化产业可以得到获益和提升。重点推广应用大数据、新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大数据技术将会支撑文化产业全产业链整合发展,新媒体代表着文化创新载体及核心新业态,大数据和新媒体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文化产品供需脱节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依托资本、技术与独到的眼光,建设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园,软件硬件兼顾,布局VR产业链的各个节点。

(2)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常态,在对内融合方面,文化产业内部各门类在优化重组过程中会出现“跨门类融合”,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产业内部要素也会通过集聚创新形成要素融合,如宁波获批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后,“文化+制造”融合发展,又比如“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等。在对外跨界方面,通过行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跨界融合,通过跨地区经营和并购重组形成文化航母,通过糅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内容或元素增强文化交流合作等。

(3)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支撑,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正在起草中,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也正在研究编制。宁波市层面,先后编制或发布了《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宁波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和《宁波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转化为翔实的工作任务。同时,围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持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1+X”系列政策性文件,为推动宁波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不断优化中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将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文化“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极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对外交流和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等,为彰显宁波文化魅力、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1)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结合宁波自身文化优势,与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建设港口经济圈、打造“活力宁波”等战略联动,重点聚焦文化旅游、对外文化贸易等领域,努力将宁波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枢纽城市、国际文化贸易中心、文化合作先行区。

(2)借力“东亚文化之都”交流平台,展示宁波文化的魅力。继续围绕“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城进行长期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发展。

(3)发展文化保税产业,加快宁波国际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依托宁波保税区,将保税功能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宁波保税区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宁波“台湾”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宁波卷石影视文化传媒基地、宁波象保合作区文化产业园和中东欧艺术品国家馆等平台的建设,为文化产品制作、仓储、展示、交易、生产提供专属保税服务,将大大降低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运营成本,推动宁波打造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创意设计研发基地和文化产品制造基地。

四、2017年宁波文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大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

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同财政收入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保证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预算。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重,保证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积极拓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制定并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

2.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贯彻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推进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宁波艺术剧院、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宁波奥体中心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宁波文化馆新馆、中国宁波河海博物馆、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馆建设。提高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标准和数字化水平。加快城乡数字影院建设,逐步实现县级城市一院多厅数字影院全覆盖。制定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目录,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和均等普惠的发展理念,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电低保惠民工程。按照“五有三型”标准,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分类推进以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覆盖面,大力推进城乡基层阅报栏(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鼓励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基层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保障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城乡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文化需求。

(二)提升文化遗产治理能力

1.加强保护文化遗产

(1)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保护内容,实现资源整合与统筹布局的呼应。根据宁波历史发展特点,以史前遗址、瓷窑遗址、城市遗址、海防遗址等为重点,统筹布局古代遗址保护体系。根据宁波文化个性特色,以望族与藏书文化、宗教与民俗文化、水乡与滨海文化等为重点,统筹布局古建筑保护体系。根据宁波地缘文明特征,以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浙东古道、名人故里等为重点,统筹布局线性文化遗产与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体系。

(2)进一步以先进的保护理念来更新保护手段,推进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以保国寺千年奇迹为标本,对不可移动文物逐渐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开展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防患于未然。推广预防性保护理念的覆盖面,应用到大运河等遗产的保护过程中。

(3)进一步探索实践科研技术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促进保护技术的创新。因地制宜地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保护手段上既要传承传统工艺,保持浙东风格,又要依赖先进的科研技术,达到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要求。

2.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1)积极引导全社会共保共享文化遗产。推动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名镇古村建筑群以博物馆形式或景区建设形式向公众开放,以此加快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文博领域相关产业并建立产业链,如会展业、安防业、修复和仿复制业、出版与传媒业、数字信息化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与转让等。注重行业遗产资源的再分配与二次开发,如传承创新地利用工业遗产、教育遗产,结合现代化、生态型实现农业遗产、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

(2)进一步推行示范性、活态化利用的制度建设。推行文物建筑装饰示范导则,规范对文物建筑本体的保护。推行同类遗产多元化的利用标准,提高文化遗产社会化利用。推行可移动文物利用及信息开发的限制要求,保护知识产权和城市文化特色,维护宁波地域文化形象、品质、口碑。

3.落实文化遗产管理措施

(1)转变管理模式。从保护为主向保护利用并重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从单一部门管理向高参与度的社会管理转变。

(2)建设文化遗产管理网络。建设文保员、监督员、信息员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级的保护管理网络。构建以技术手段为核心的管理网络,形成现场、前端、后端、数据中心的实时监测巡查的管理网络。尝试购买第三方监督与服务网络,由第三方向行政管理部门提供预警管理信息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建议。

(3)制定管理标准。制定《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有效规范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利用行为。提高可移动文物备案管理标准,强化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转化,建立文物日常巡查制度,及时通报巡查情况并纳入绩效考核。严格执行博物馆准入与年检制度,按照《博物馆条例》等对博物馆实行规范化评估。

(三)加快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1.提升文化内容产品供给水平

重点打造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两大“旗舰店”,提升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及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内容产业品质。积极打造“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从河姆渡文化、藏书文化、慈孝文化、“宁波帮”文化、院士文化中汲取养分,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

2.扩大文化内容产品需求

结合文化惠民事业,加大对电影电视、音像出版、文艺演出等内容产业的政府采购力度。通过媒体、展会推介、人员交流等形式,强化对外宣传推广,扩大宁波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鼓励引导文化企业参与国际性文化展会活动,营销推广宁波文化产品。

3.从产业链着手,做大做强前端内容产业,实行文化产业服务化

通过打造全产业链将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集群效应,是文化产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的题中之意。而全产业链的“内核、灵魂”是前端的内容产业,从长远来看,一切文化产品内容为王,没有内容的文化产业和产品长不大,做不强。所以,要重点支持开发高品质文化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文化内容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集中培养战略内容产业领域,形成龙头带动效应。

(四)提升优秀文化传播能力

1.提高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为主体,整合驻甬新闻机构及其他媒体,改进新闻报道方式,推进新闻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提升新闻传播质量。积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完善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扩大新闻媒体传播覆盖面,推动宁波广电集团主要电视频道“上星”,提升高清频道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质量,推动传统出版单位新兴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广播电视全媒体网络化制播水平。

2.推进媒体改革和融合发展

推动国有传媒骨干企业融合发展,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为核心,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力争打造成为两家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争取进入国家新兴主流媒体行列。创优传媒品牌,培育一批导向正确、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品牌报刊、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继续扶持对农、少儿、法制、道德建设等栏目的建设。

3.强化网上舆论阵地建设

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做大做强“甬派”移动客户端,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在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增强用户黏性。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二级管理体制,加大管理投入,提高管理效能。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针对社交媒体加快发展的趋势,把社交类网络媒体作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开发技术手段跟踪掌握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五)提升宁波市文化人才开发水平

1.加强高端和紧缺人才引进

(1)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支持各文化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技术聘用、任务聘用、项目合作等各种灵活方式“借脑引智”。建设“文化大师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等柔性引才特色载体,着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拔尖人才,特聘作为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室的领军人才。

(2)实施重大活动引才。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定期组织区域内文化企业参加引进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等引才活动,充分利用人才科技周、百校千企、宁波周等现有人才开发重大活动,开辟高层次文化人才开发专项活动。

(3)实施产业引才。把文化人才作为泛“3315”计划的引才重点,加快宁波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文化产业人才市场,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注重发挥各类文化经纪公司、代理公司及各种文化经纪人、代理人作用。

2.加强各类文化人才培养选拔

(1)加强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制定出台泛“3315”文化人才相关政策,在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大文化人才入选比例,加大培养投入力度,尤其要创新使用联合培养、一对一培养、国际化培养等方式,着力培养各类领军拔尖人才、大师级人才。

(2)加强基础文化人才培养。鼓励在甬高校开设文化人才开发专业,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文化人才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启动优秀基础文化人才储备计划,对入选的储备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及下基层演出、体验生活等形式,选派人才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3)加强民间艺人培养。结合“民间万人计划”,加强对民间艺人基本情况的普查、认定、建档,重点培养和保护非遗传承人才,为传承人发放一定资助或补贴。

3.加大文化人才发展保障力度

(1)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确保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设立宁波文化人才基金,用于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扶持、激励等,做到专款专用。设立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保护基金,对优秀民间文化人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予以适当奖励,对一些缺乏市场、濒临灭绝的民间文艺项目和艺人进行必要的扶持。拓宽文化人才项目经费筹措渠道,探索多元化投入办法,鼓励文化企业加大对文化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构建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激励机制。面对文化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激励机制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注重事业激励,积极为文化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业绩提供舞台。注重薪酬激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保障机制,让人才价值在劳动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探索建立事业单位优秀文化人才社会化聘任制度,并提供市场化的薪酬福利。注重荣誉激励,通过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激发文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3)加强文化人才统计工作。认真组织开展高端文化人才、紧缺人才和乡土文化人才队伍摸底工作,建立文化人才信息资源库,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人才的数量、年龄、特长、知识结构等,实现对文化人才资源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万亚伟.以“文艺之城”促宁波文化强市建设[J].宁波通信,2016(15):64-65.

[2]徐建成.关于宁波文化遗产治理的几点思考[J].宁波通信,2016(15):66-67.

[3]黄志明.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4]詹鑫华.宁波发展蓝皮书2015(文化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6年工作要点[R].2016-4-18.

[6]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甬文广新〔2016〕158号.(2016-8-30).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