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与理想图景

陈 鹏1

【导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基于现有文献对“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脉络与演变轨迹系统梳理,本文从理论和经验相结合角度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特征和理想图景进行描绘和分析,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全面性、均衡性、动态性、人本性“四性”兼具的社会,在这里“社会结构基本现代化、社会循环良好、现代社会制度定型、社会文化高度自觉”。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溯源

“小康”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微得到安乐了。而管子所言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则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古代社会关于“小康社会”的基本治理理念。可以说,“小康社会”浓缩和饱含着千百年来我国普通民众对丰衣足食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小康”概念之用诸现代,得益于邓小平对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创造性诠释。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使用“小康”一词,并将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1984年,邓小平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 31986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4在基于对小康社会的一系列理论思考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87年明确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人均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在本世纪末(20世纪)再翻一番,达到人均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迈进了小康社会;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21世纪)达到人均4000美元,我国就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5这些重要思想随后被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并成为国家重大战略。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6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7也就是说,“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还是具有较大差别的。我们所要建设的“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的小康”,就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8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进一步扩展,其内容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完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虽一字之变,但内涵更丰富,定位更精准,意义更深远。相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资源环境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和进展。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地位获得进一步丰富、深化和提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谓是处于引领、龙头地位的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9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特征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人民美好愿景的社会发展模式,“全面小康社会”经历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康”、“大同”,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康之家”、“总体小康”,再到新时期的“全面建设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的不断演变、发展和飞跃,深切反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论述,使得“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体系和逻辑更加完备、系统。总体而言,“全面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全面性。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特征是“全面性”。 10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它不仅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覆盖的人口也是全面的,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而且,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民主权利的享有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 。 11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小康社会实际上意味着现代化的元素和因子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2)均衡性。从区域和人群来看,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覆盖所有区域、城乡共同的小康,也是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协调的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发展的“短板”,将“老少穷农”等难点地区(人群)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人群)。特别是要缩小城乡、地区、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加快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切实解决社会建设中的“民生短板” 12,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惠及全体”为其指向,促进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

(3)动态性。从标准的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具有动态性。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会不断发展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 1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变成“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覆盖的领域在不断扩大,而且每一领域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之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14

(4)人本性。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最终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也就是说,“人”这个主体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这里的“人”,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针对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各类社会群体的多样、多元利益诉求给予充分尊重、维护和保障,让每个人能够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

三、全面小康社会的理想图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中国将会跨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图景,研究者们大致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勾勒:一方面是“定量派”。比如,有论者指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五大类共36个指标可以构成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15也有论者构建了全面小康社会幸福指数,包括物质丰裕感、精神充实感、政治清明感、社会和谐感和生活舒适感等5个维度、15个方面。 16另一方面是“定性派”。比如,有论者从宏观层面立论高屋建瓴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的中国社会治理及其社会状态,将会呈现和谐社会、平安社会、信用社会、法治社会、健康社会、幸福社会、社会治理现代化七个方面“更加显著”的建设成效。 17综合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考虑,从中观层面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图景具有哪些重要表征和关键指标呢?本文提出4个维度、12个环节的初步构想。

(一)社会结构基本实现现代化

1.社会阶层结构科学合理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 1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不断分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从总体上将实现从“倒丁字型”向“橄榄型”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保持合理位差、协同并进,为中国的全面发展与持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19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将大大缩小,实现从“不平衡”到“较均衡”的转变,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进程将达到现代化水准,土地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实现协调发展,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达到先进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社会总体上将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转变为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2.社会秩序实现有序与活力兼具

全面小康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的社会,更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社会。现代社会秩序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载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中国将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社会治安状况大大改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大大减少;社会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社会风险得到有效应对,政府监管更加有力到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基本形成。 20同时,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城乡社区建设蓬勃开展,各类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获得实质突破,逐渐形成理性和谐的自治社会力量。社会组织成为人们开展各类社会活动,表达利益诉求,倡导公共政策的有效平台。社会创新层出不穷,社会新思想频发碰撞,社会氛围开放、活泼、生动。

3.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衡量标准。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公正。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根本性解决。 21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人人享有不断改善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保,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 22。各类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目标真正实现,人人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社会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一整套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一旦社会运行机制不畅、淤塞,就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频繁产生。

1.社会运行主体多元化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社会运行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主体,有助于社会运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大大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在全面小康社会下,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紧密衔接、有效结合的社会运行系统将变得更加完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社会部门这三大部门形成了一个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社会调节系统,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持续进步。

2.社会系统循环良性化

从社会系统的构成角度区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经济运行机制、政治运行机制和社会生活运行机制 23,各种运行机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各种社会障碍、社会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内,各类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在社会运行中实现充分涌动、良性循环和全面平衡。

3.社会流动机制规范化

在全面小康社会下,社会运行机制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法治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信任则成为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社会运行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社会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突出体现在社会流动机制建设上。社会成员实现合理、公正、有序和自由的社会流动,包括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合理转变。 24特别是社会纵向流动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底层群体通过正常的社会机制能够实现向上有序流动。

(三)现代社会制度基本定型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现代社会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各领域的基础性制度更加成熟、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1.社会法治全面实现

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社会领域的基本立法、政策和规范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获得一个稳固的制度保障。而且,法治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整个社会形成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人民群众普遍尊崇和信仰法治,法治社会建设变得更加完善,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社会体制基本成熟

社会现代化需要社会领域的全新变革,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这段历史时期正是我国构建新型社会体制的关键阶段。新型社会体制的形成,既要遵循自然演化规律,又要积极主动建构。与全面小康社会相匹配的现代社会体制,就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新型社会体制,同时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紧密合作、相互补充的良性格局,让社会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社会公平普遍彰显

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平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 25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三个方面。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更加得到彰显,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社会权利,“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26,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四)社会文化实现高度自觉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与文化密不可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并使得民众对所身处的文化和价值充满自信和骄傲。

1.社会价值开放自信

全面小康社会具有一个开放自信的社会价值体系。在利益分化与凝固相互交织的背景下,社会关系紧张化、社会焦虑普遍化,加剧了民众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全面小康社会就需要全面重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际,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将显著提升,每个公民能够自觉地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社会道德文明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自觉认识和深度认同。

2.社会心态平和包容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心态的社会。这就需要从当前的社会心态普遍紧张、面临冲突、充斥暴戾,向更加理性、平和、包容、开放、进取和宽容的社会状态转变。 27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下,人民群众生活殷实、精神愉悦、人心和顺,全社会形成和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幸福观,人民大众普遍能够感受和体会到事业的快乐、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意义,并拥有强烈、鲜明的自我实现感和社会归属感。

3.文明教养倍受尊重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敦信修睦、诚实守信、崇德尚礼、互助互爱、健康幸福,社会风气普遍净化,人们生活舒适、心情愉悦,整个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得到极大提升。每个人都积极践行高尚的公民道德和情操,并彰显着社会本身的美德和道义,文明教养倍受尊重和敬仰,中国社会将跻身世界发达文明之前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由“先富”转向“共富”、由“经济强国”全面转向“文明立国”的一个重要节点 28,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29。应当看到,按照“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2021年到2049年这长达30年的时间里,将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较长的新阶段中,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后,就全国不同的发展水平而言,总体上还会有十年左右的“后小康”或“更高水平的小康”阶段。 30


1 陈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37 页。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225页。

6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8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9 魏礼群、王满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

10 洪虎、陈建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红旗文稿》2013年第4期。

11 杨利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厘清的关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12 李培林:《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短板” 》,《求是》2015年第7期。

13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确理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求是》2015年第9期。

14 魏礼群:《提供社会治理水平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社会治理》2016年第5期。

15 宋林飞:《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评估》,《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6 严翅君:《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构成探讨》,《唯实》2010年第5期。

17 魏礼群:《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景象特征》,《光明日报》2016年7月27日。

18 陆学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9 李强:《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爱思想网,2016年5月15日。

20 孟建柱:《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求是》2015年第21期。

21 沙璐等:《中国加大扶贫力度 2020年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新京报》2015年11月4日。

2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23 李培林:《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24 郁建兴、何子英:《找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光明日报》2014年7月21日。

25 陈新夏:《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社会公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6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27 王俊秀:《当前值得注意的六大社会心态问题和倾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5期。

28 贺新元:《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2期。

29 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6月5日。

30 李程骅:《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