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
李世民更新时间:2019-12-23 11:30:27
最新章节:第7章 《帝范》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共十二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为文虽短,但文辞有力而优美,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
上架时间:2009-07-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世民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清代民国四川分驻佐杂及其辖区地理研究
本书研究清代民国时期四川境内的分驻佐杂的分布,及其辖区与正式政区的转换问题。以分驻佐杂辖区为中心,系统梳理清代民国四川分驻佐杂制度的演变和佐杂分驻地、分辖区等要素的变化,考察国家权力在地方治理中的设计与调整,分析佐杂分驻分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驻佐杂是对清代地方府、州、厅、县各级政区下与正印官不同城的佐贰官、杂职官、首领官三种僚属官以及民国县级政区下分知事、县佐的统称。随着佐杂分驻分辖的普遍化,分政治24.4万字 - 会员
国民政府粮食问题研究(1937—1945)
本书对1937-1945年国民政府粮食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与梳理,主要从粮食与粮食问题、战时国民政府粮食政策措施与管理成效、战时各地解决粮食问题实践与成效、战时粮政管理人物与粮政机构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不同问题、不同地区、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相关粮政人物与粮管机构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化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粮食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政治17.8万字 - 会员
清代社会八旗贵族世家势力研究
八旗贵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这些用语在清史学界一直以来就混同使用。本书以八旗贵族世家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清王朝创建的历史,对满洲、蒙古、汉军各显赫家族兴起情况作了全面的梳理,既关注八旗世家的家族发展史,又剖析了清代八旗贵族世家的不同成因。全书系统分析了八旗贵族世家的特权及其前后变化,讨论了八旗贵族世家子弟的教育、婚姻状况。从文选、武选两途对八旗贵族世家入仕升迁情况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对八旗政治29.7万字 - 会员
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底定边疆”,形成了东到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西抵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北达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南达南海诸岛的辽阔疆域,奠定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多元化格局。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危机重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所要面对并解答的问题。本书以清代历史前后期为序,分述不同陆疆区域和海疆的演进历程,释其中政治43.2万字 咬定青山不放松:读懂中国——中国方略与世界格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读懂赤字”问题日益凸显,严重破坏了国际社会的战略互信与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的目光聚焦于中国:中国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中国在过去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如今又有哪些新的作为?中国与世界如何相处,世界又该如何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将给政治4.7万字- 会员
言以行道:庆历士大夫与北宋政治文化的转型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言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政治67.7万字 - 会员
先秦社会治理思想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先秦诸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学说,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朴智慧。政治15.9万字 - 会员
廉鉴人心:中国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研究
政治学作为治国理政的学问,其研究应当顺应历史趋势、围绕时代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期待。本书主要围绕先秦时期的廉洁问题展开描述,全书收录了十五章,包括绪论;《尚书》中的反暴政倡“德政”思想;《左传》中的“重民”“尚德”思想;《左传》中的“崇礼”“守信”与“反贪”思想;《管子》中的“重民”和尚“德义”重“廉耻”思想;《管子》中的崇“节俭”反“贪侈”与公正无私的思想;老子以“无为”为特色的廉洁思想政治25.1万字 - 会员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以士大夫阶层为中心
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政治19.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如下。中国政治5336字 - 会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书(1982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0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4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中国政治1.2万字 - 会员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和依法治网工作。中国将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网络法治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法治教育一体推进,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多主体参与,努力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走出中国政治1.7万字 - 会员
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对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的挑战,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反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政治1.2万字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包括经济增速?反腐?环保?收入分配?一带一路等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本书收录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决议?讲话?名单等重要文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中国政治13.8万字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包括经济增速?反腐?环保?收入分配?一带一路等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本书收录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决议?讲话?名单等重要文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领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执政?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深化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认识,了解中国,学习会议精神的中国政治1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