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礼是什么
好,我们上课。(老师向学生行鞠躬礼,学生坐着,鼓掌。)
这学期我一共开两门课,一门是“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另一门是“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我的印象是,选修“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课的同学似乎要比我们这门课的同学懂礼。我走进教室说“上课了”,所有同学都起立。然后,我给大家鞠躬行礼,全体同学都鞠躬还礼。可见他们都懂得“礼尚往来”的古训,很好。我们这门课是讲礼仪的,所以要特别提醒大家做到知行合一。
我讲课从来都是站着,这表示我对学生的尊重,我给大家鞠躬行礼,也是想表达同样的意思。可是,尊重是相互的。《礼记》上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如果同学们对我尊重,我却毫不领情,毫无表示,这叫“来而不往”,是失礼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礼记》说是“非礼也”;相反,我很尊重同学们,而同学们却毫不领情,无动于衷,我的礼过去了,你们的礼却不过来,这叫“往而不来”,同样是失礼的,所以《礼记》说“亦非礼也”。大家平时都喜欢讲平等,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像我这么一个老头,站着讲两个小时是什么感觉?很辛苦的!不信你们站起来听两节课试试。我们不要求师生都站着的那种“平等”,但是,大家在一节课的开始和结束时起立一下,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这并不过分。除此之外,我这么大岁数给你们行礼,你们却安坐不动,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让我觉得很不是滋味,先不说学问,就是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了,这起码不符合“平等”的原则吧?我今天再不讲这个道理,只怕下节课我再给大家行礼,可能有的同学会嫌烦,甚至可能有同学会对我说:“老师,免礼平身吧!”(学生大笑,鼓掌。)所以我今天不讲不行。
上节课我们刚讲了知和行的问题,希望大家见诸行动。现在我提个建议:是不是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们彼此行行礼?(学生齐声说:“从这一节课开始!”)谢谢大家!(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您像是一个传道的。”)你说得很对啊!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传道是第一位的。我就是来传中国文化之道的。所谓“尊师重道”,旨在表达对作为传道者的老师的尊重。我今天这样要求大家,并不是要大家尊重我本人,而是希望大家尊重所有的老师。如果在学校里连老师都不尊重,将来你到了社会上会尊重谁呢?所以要学会尊重,而尊重之心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养成的。这是一段不得不讲的话,下面我们正式开始讲课。
一、钱穆论礼与中国文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起到现在,至少发生过两次全国性的文化大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中国要走向现代化,还要不要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能不能相容。这些讨论非常热烈,余波至今未息,并且常被重新翻检出来,不停地引发出各种新问题、新讨论。那么,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文化”?进一步,怎样表述“中国文化”?
什么是“文化”呢?这很难用“一言以蔽之”的话来回答。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凡是人类创造的都属于文化。比如说,吃什么,那不叫文化,那是动物也有的问题。但是,一种食物到了人的手里,就有了怎么吃的问题,是烤着吃,还是煮着吃?怎么做出色香味来?菜名怎么取?这就成了文化了。由于文化的内涵太过广泛,大到国家制度、社会秩序,小到日用物品、生活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所以很难概括。据有人统计,目前各国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00多个,论者纷纷,莫衷一是。
伴随着“文化热”的这20年,恰好是我国经济起飞的20年,上上下下,都把发展经济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指标。发展经济离不开招商引资,而想吸引人家投资就须要拿出些好听的理由,于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了某些地方官员的口头禅。各地物产、风俗各有特色,文化的名目也是千姿百态,“豆腐文化”、“西瓜文化”、“小枣文化”,等等,应有尽有。而在书店的柜台上,还出现了乞丐文化、流氓文化、青楼文化之类的书籍,更是无所不及。当然这些都属于文化,我们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但它们毕竟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究竟在哪里?它的文化特质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厘清了,才能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称自己的国家是“礼仪之邦”,礼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可能有同学会说:“你是研究礼的,卖什么吆喝什么,所以就把礼说得这么重要。”但是这句话的发明权并不属于我,而是我们史学界的泰斗钱宾四先生。1949年以后,钱先生到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培养了余英时等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17年之后,他来到台湾,当时有一位名叫邓尔麟的美国学者,来到钱先生在台北的寓所素书楼,请求他讲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他后来把讲稿整理出来,取名为《一堂中国文化课》,出版后影响很大。大屏幕上是从书中摘录的话:
中国文化是由中国士人在许多世纪中培养起来的,而中国的士人是相当具有世界性的。与欧洲的文人不同的是,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在西方人看来,文化与区域相连,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种文化。但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要理解这一区别必须理解“礼”这个概念。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正因为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是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比如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征兵、签订和约和继承权位等等。要理解中国文化非如此不可,因为中国文化不同于风俗习惯。
……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
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文化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钱先生的这几段话里,有几个很精辟的观点值得注意。大陆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文化,正是这种保守的文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但钱先生却说中国文化是“相当具有世界性的”,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中国各地的风俗千差万别,即使是一省之内,往往也相去甚远。比如在广东,潮州人、客家人、广州人,风俗各异;福建也是如此,闽南、闽北、闽东、闽西风俗都不一样。中国自古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就是对地域差异的生动概括。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差异不足以成为区别国家的标准,文化的范围应该更大,更有代表性。西方人则不同,钱先生指出,西方人认为“文化与区域相连”,乡俗、风情、方言都是区分文化的标准。所以西欧版图是小国寡民式的,可以分出二三十个国家。如果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中国,那我们真可以自成“联合国”了。
关于“礼”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钱先生从宏观的角度作了精辟的表述,认为“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在座的有没有外语系的同学?(几位同学站起来,表示自己是外语系的)“礼”这个词语在英文里是没有对应的词的,你们知道吗?(外语系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把“礼”翻译成礼貌、礼节、礼制都不对,因为礼是中国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古代中国的政典、官制、民政、教育、司法、赋税、兵役、营造,以及人际交往、个人修身养性,等等,都属于礼的范畴,和“文化”的概念大体重合,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古代中国人,不仅安土重迁,而且有聚族而居的传统,常常四代同堂,大家族同灶吃饭,不分家。这么大一个家族如何相处,婚庆丧祭如何进行,各房之间如何协调帮助,需要有一整套的规则——礼,才能维持不坠。这是礼在家族中的作用。放大到国家、国际也是如此,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人类和谐,都离不开礼的指导。可以说,礼是贯穿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条主线,离开了它来侈谈中国传统社会,就不能提炼出统贯全局的认识,就像是散钱满地,无法统贯。
学术界曾经很热烈地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为何能够维持两千年之久?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希望这种社会早点消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干吗要拖这么久?同样是在儒家文化圈内,韩国人就不这么认为,有一位韩国教授见到我们说:“哎呀!感谢你们把朱子的理学思想传给了我们,使我们的朝鲜时代有五百年的稳定!”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我们正好相反。从钱先生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坎坷,却始终没有灭亡,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有一个超越地缘和血统的核心——礼,对它的认同,已经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理念,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
二、礼是什么
儒家提倡道德礼治,反对专任刑罚。可以说,儒家所有的重要理念都是通过礼来体现的,礼对治国的巨大作用,在儒家的重要典籍,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左传》、《诗经》、《周易》中随处可见。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儒家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论述,内容很丰富。我们这节课就选择其中的几条来作一些介绍。
首先,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参加过一场文化大讨论。有人站出来问:“人怎么定义自己?人其实也是一种动物。为什么人认为自己有别于动物?人怎么定义自己?”其实,这种问题古今中外都有人提出过。《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禽兽的差别极其细微,缺少教育的庶民有意无意地在丢弃这些细微的差别,而君子却懂得保有它。那么,这种细微而又重要的差别是什么呢?《礼记·曲礼》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我们来看大屏幕: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这段话的大意是,有人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有语言,而禽兽没有。可是禽兽里面也有能说话的啊,比如鹦鹉、猩猩。然而尽管鹦鹉会说话,我们还是把它归到飞鸟一类去;猩猩模仿人的行为可以达到非常惊人的地步,但是没有人会把它当人,它依然是畜生,不能与人平起平坐。因此,不懂得礼的人,“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我们今天常讲,某个人是“衣冠禽兽”,像模像样地穿着衣服、戴着帽子,可是他那颗心却与禽兽一样。正因为禽兽无礼,所以“父子聚麀(yōu)”。麀是雌鹿。鹿是禽兽,所以父子使用同一头雌鹿作配偶,它们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呢?那头母鹿是母亲还是太太呢?全乱了,这就叫“乱伦”。于是就有圣人出来,制订了礼仪,用来教育人,要人们自觉地与禽兽相区别。可见,中国人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准是懂不懂礼。动物见到食物,一定是一哄而上,它们不懂得礼让的道理。我想,那些不守秩序,见到利益就想哄抢的人,看了《礼记》的这段话,应该扪心自问:自己身上那一点点“几希”的东西是否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自己还像不像一个人?所以《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我在这里引用的两段话都出自《礼记》的第一篇——《曲礼》,这一篇有许多格言,希望大家课后好好读读。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所在。世界各地的人类走向文明的时间有先有后,但都会经历蒙昧、野蛮、文明的阶段。那么,区别文明民族与野蛮民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毋庸讳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是用“礼”作为标准的。在这方面,论述得最好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
韩愈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原道》,主旨是讲儒家的道统是怎么形成的。他在这篇文章里谈到,孔子曾经修订《六经》,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其中一本就是《春秋》。在座的同学可以去图书馆找本《春秋》翻一翻,短则五分钟,长则半小时,就可以对这本书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本书的体例有些奇怪:某年某月春,如何如何;某年某月秋,如此如此。记事极其简单,有时只有几个字,而且不加评论。所以后世诋毁这本书的人,比如王安石,就说它是“断烂朝报”,毫无价值。也有人说孔子用的是“春秋笔法”,文辞隐约,褒贬深寓,一字不可改易。这就给后人留下许多猜测的空间,有学者从中总结出好多规则性的条例。司马迁作《史记》,一共130篇,最后一篇叫《太史公自序》,其中就有他跟上大夫壶遂关于孔子为什么作《春秋》的讨论。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春秋》意在以史为鉴,防微杜渐。因为春秋时期的悲剧太多了,儿子杀老子,弟弟杀哥哥,天下大乱。孔子把这些事记下来,让后人明白,凡事都有苗头,可是没有引起注意,没有把坏事消灭在萌芽状态,结果悲剧就发生了。这是司马迁的说法。
韩愈的看法与司马迁不太一样。他说《春秋》这部书,实际上讲的是用“礼”来“严夷夏之别”。“夏”是指中原的华夏族,在当时,其文明的程度最高;“夷”则是指华夏族周围的少数民族,具体说来,就是东方的“夷”,南方的“蛮”,西方的“戎”,北方的“狄”。中原地区文明发达,礼制健全。而“四夷”有的还处于游牧民族阶段,甚至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生活没有保障,所以经常到中原来掠夺。中原诸侯深受其害,甚至连周天子都被他们追得东躲西藏。于是,齐国的管仲起来“尊王攘夷”,尊奉作为华夏族代表的周天子,抵抗掠夺中原的夷狄之邦,保卫了华夏族及其文化。孔子对管仲极为赞扬,说他深得“仁人”之道,又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所谓“左衽”,是衣服的样式,华夏族的衣服的衽(衣襟)是朝右的,夷狄的衣服却是朝左的。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会变成披头散发、穿着左衽衣服的野蛮民族了!韩愈阐发孔子的华夷之别的思想,认为夷与夏的区别在于礼,是以夏变夷,还是以夷变夏,是关系到历史进步还是文化倒退的大问题,也是孔子作《春秋》的根本立场之所在。韩愈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夷狄与中原诸侯杂处,有一个谁改变谁的问题。如果夷狄进而学习中原礼仪,在文化上达标了,我们就应该“中国之”,视其为中原诸侯的一员,不加歧视;相反,如果中原诸侯自甘堕落,抛弃中原礼仪,形同野人,那就只能“夷之”,视之为夷狄之邦。
《左传》中讲到,中原诸侯举行盟会的时候,身处南鄙、文化落后的楚人看到中原礼仪三千,揖让进退,周还有礼,说话都是引用《诗》、《书》,风致文雅,意味长远,往往自惭形秽,努力追赶。这可以说是文化的力量。不仅如此,韩愈的《原道》传到朝鲜半岛之后,对朝鲜人的刺激很大,为了让中原人对他们“中国之”而不是“夷之”,他们以汉为师,移风易俗,时至今日仍然保留了好多中国古代的礼仪。这就叫作“文化辐射”。
第三,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先贤在制定礼的时候,贯穿了仿效自然法则的理念。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认为人道源于天地之道,例如,人有男女之别,是因为天有昼夜之分。昼有日,光芒四射,朝气勃动,是为阳;夜有月,沉静平和,清冷宜人,是为阴。阳有阳德,阴有阴德,禀德则为气,含气则赋形而为人。自然界有天、地、春、夏、秋、冬,所以《周礼》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官。周天有三百六十度,所以《周礼》六官有三百六十个官职。岁星十二年行走一周天,所以天子要十二年巡守天下一周。如此等等,自成体系,成为人们普遍信仰的观念。《礼记·礼运》说,“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把礼的法则上溯到天地,寻求其正当性与合法性。既然天道无穷,对礼的遵循也应保持不辍,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在与天地和谐之中保持朝气,蓬勃向前,民众也可以老有所安,壮有所用,幼有所养,各得其乐,各适其性。
第四,礼是社会伦理秩序。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各色人等,在利益面前如何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很大、很难的课题。儒家把纷繁的社会角色归纳为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称为“五伦”,或者“五常”。有夫妇,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兄弟;然后才有君臣、朋友。把这五种关系处理好了,社会就和谐了。儒家规定处理伦常关系的原则: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一系列原则都是通过“礼”来展现的,例如“长幼有序”,实际上是一种秩序先后的原则,在各种场合,入座、就餐、上下车船、进出房屋等,晚辈都应该礼让长辈。我们今天连给老人让座的问题都迟迟解决不了,正是因为没有确立符合理性的社会秩序所致。再比如“君臣有义”,是说上下级之间相处,要合于“义”,在古汉语里,“义”是“宜”的意思,即要有度,要适宜,君不能颐指气使,臣不可谄媚佞上,而应该像孔子所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五伦关系的确立,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儒家强调教育,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性本善,因此,应该立足于教育,礼和法都要有。礼的作用在于“未然之先”,告诉他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因而礼是防范性的;法的作用在于“已然之后”,经过教育还是犯错误,就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而法是惩戒性的。
第五,礼是国家典制。现在人们一提起“礼”,脑子里就是递名片、握手、问好之类,其实礼的范围极广,连国家的典章制度都属于礼。人们常说的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这里的礼都是指国家的纲纪、大经大法。《周礼》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是后世制订官制的渊薮。隋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被称作最为有效的国家管理的模式,其中的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就是从《周礼》直接移用的。唐代的《开元礼》、宋代的《政和五礼新仪》、明代的《大明集礼》、清代的《大清会典》等,都是以《周礼》、《仪礼》为蓝本制订的。
此外,各种具体的制度也属于礼的范畴。周代实行分封制度,天子之下有诸侯,诸侯之下有卿大夫,形成不同的隶属关系,而保证这些关系正常发挥作用的就是礼。比如,天子虽然是天下的至尊,但也要承担种种责任,例如考察官员、了解民情等。为此,他必须按照制度定期到各地巡守,按照东南西北的方向,把全国分为四大区域,每三年视察一个区域。每到一地,要听取地方官员“述职”,汇报自己的政绩以及民生的情况。对于诸侯来说,则要按照地理远近或一年或三年,进京朝觐。如果京城出现变乱,则要出兵勤王。另外,各国诸侯之间大多都是亲戚关系,所以要定期互派使者聘问,联络感情。凡此种种,都有非常严密的礼制规定。
在古代中国,祭祀是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左传》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与“戎”(战争)。祭祀并不等同于迷信,它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比如,祭天、祭地、祭山川,是为了“报”,因为天地、山川赋予我们世世代代以丰富的生活资源,所以要用祭祀的方式答谢。又如祭祖,是为了慎终追远,铭记祖宗的功德,教育后代牢记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家族争光。祭礼是举国上下都有的制度,只是致祭的对象、级别有所不同,但无论是谁,都要求诚敬、洁净,对祭祀者的身份、服装、言辞、容貌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以确保祭祀的效果。
第六,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礼是全社会共同尊奉的准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它对社会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礼记·曲礼》中的一段话来体会,请看大屏幕: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德仁义再好,没有礼就落不到实处;教育训导,端正民俗,没有礼就不成体系、无法完备;发生纠纷诉讼,没有礼就不能判定是非;君臣、上下、父子、兄弟,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各自的尊卑、亲疏;为了将来出仕而学习,在侍奉师长的时候,没有礼彼此就不能亲密;上朝议政、治理军队,行使职权、执行法令,没有礼就不能显示威严;特殊的祈祷、常规的祭祀,供奉鬼神的各种活动,没有礼就不能体现诚敬和庄重。所以,有道君子一定会恭恭敬敬,克己自守,谦逊礼让,以昭明礼的意义。
这段话里有两个问题我把它提出来说一说。一个是祭祀。祭祀重在内心的诚敬。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谁,就要像谁真的在面前一样。这是礼的要求,否则就是徒具形式的虚礼。前两年,我去陕西参加祭黄帝陵的仪式,照理说如此规模宏大、海内外宾朋云集的盛大祭祀,理应庄严肃穆才是,这样才能唤起人内心对黄帝的崇敬之心。但是我在现场看到的却是人声嘈杂,谈笑之声不绝于耳,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落,热闹得就像是一个自由市场。祭祀仪式也不合规范,仪式终了的乐舞简直就是文艺秀。这样的祭祀,由于与祭者不懂得祭祀的真义,无诚敬可言,所以成了一场表演,劳民伤财,逢场作戏,祭犹不祭。
第七,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这一特点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皆然。人与人交往,彼此如何称呼,如何着装,如何迎送,如何对答,如何宴饮,都有礼的规定。我国至迟在西汉,政府部门就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各地相关官员的礼仪培训。在正式场合,你的一举一动都折射出你的教养。对方对你的态度,也可以有“夷之”或者“中国之”的选择。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就是没有教养、没有文化,哪怕你学历再高,知书而不达礼,也是粗俗之人。人际交往的规范,在《仪礼》、《礼记》等书里有很多记载,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详细谈到。这里只想说,交往礼的核心是要表达对对方的敬意,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展现这一主题。古人都是通过尊重对方,来得到对方的尊重。而今天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愿意尊重任何人,在家不尊重父母,在校不尊重老师,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他却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这样的人还不少,所以这社会要走向和谐就有不少困难。我希望,通过这门课能够帮助大家学会怎样去尊重他人。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是否对钱宾四先生关于“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论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提问。
三、答疑
学生:老师,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说古代礼是吃人的,是反动的、腐朽的东西,应该打倒。今天听您这么一说,好像完全不是那样,心里有些困惑,您能不能评价一下,“吃人的礼教”的说法对不对?
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全国有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我们被告知,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周公是西周奴隶制的总头目。孔子最崇拜周公,他企图开历史倒车,回到周公的时代,是一个十足的复辟狂。林彪家里挂着一个条幅,上面写着《论语》里的“克己复礼”四个字,“复礼”就是要恢复西周的礼制,也就是吃人的奴隶制。所以林彪和孔老二是一丘之貉,统统都要打倒。这场运动是“四人帮”发动的,有很险恶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借此打倒周总理,他们用周公隐喻周总理,所以他们也把这场运动叫作“批林批孔批周公”。批孔是幌子,批周公才是实质。
这场运动有一个最值得我们汲取的教训:当时全国人民都是跟风跑的。你想大、中、小学都不上课了,成天大批判,有多少人是真读过《论语》的?有多少人是了解孔子的?那时的批判文章,都是根据江青、姚文元的口径写的。我当时无意之中见到一本《论语》,翻阅了一下,发现很有意思,于是偷偷抄了一遍,觉得孔子根本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后来,我走上了专业研究的道路,书读得多了,对孔子的理解也就深刻起来了。比如说,礼是不是吃人的?你不要听别人说,因为别人也未必就了解,你要通过读孔子的书,独立思考,然后再得出结论。我推荐你读读《礼记》,里面记载了很多孔子的言行。比如有一篇《孔子过泰山侧》,说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从泰山旁边经过,听到一位妇女在坟墓旁边非常悲伤地哭泣。于是,孔子让子路去询问一下情况。妇人说,这一带有老虎出没,以前她的公公和丈夫被老虎吃了,如今,她的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子路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不搬走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听了之后,感慨地对子路说:“你要记住啊,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你们想想,连苛政都反对的人,会去恢复吃人的制度吗?显然不可能。此外,你去读《礼运》的《大同》篇,就可以知道孔子追求的社会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类似的材料很丰富,我相信你读了之后,会得到和我一样的结论的。谢谢!(掌声)
学生:老师说到,古代时候帝王都要花十二年的时间巡守国家的东西南北,又说如果有要事各地诸侯要来“勤王”,那如果皇帝不在京城怎么办?
如果皇帝不在京城,怎么会要求各地诸侯到京城来呢?(笑声)
学生:皇帝如果成天在外地巡守,那国政怎么办?
巡守制度是儒家假托上古制度而提出来的,历朝帝王很少有照着做,用十二年时间视察天下一周的。但巡视和微服私访则比较多见,目的是要了解真实的民情。但帝王不能长期在外面转,尽管还有满朝文武在,但皇帝总是不在金銮殿也会出问题的。所以要把握好一个度。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上面都有一个蹲兽。朝里的那一对华表,兽是朝内宫的方向蹲着的,意思是“望君出”,希望君王不要沉溺于后宫的美色之中,应该走出宫廷,到民间体察下情。朝外的那一对华表,兽是朝城外的方向蹲着的,意思是“望君归”,希望帝王不要贪恋外地的美景,早日回宫处理朝政。至于他们做得怎么样,就要看帝王各自的德性了。(掌声)
学生:老师您好。暑假的时候我陪同一个韩国人去十三陵,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寝,为什么清朝皇帝入关以后,没有把十三陵破坏掉?”
善哉此问!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上个学期我曾带同学去西四白塔寺的历代帝王庙参观,建议大家有机会去看看。中国人懂得尊重历史,懂得尊重历代为民生作出贡献的帝王。不会因为这个朝代灭亡了,就把它的一切都否定了。比如,纣王是无道昏君,最后让商朝亡了,可是,商朝不全是昏君啊,它的开国君王商汤就很不错啊,另外,中宗祖乙、高宗武丁在位的年数都很长,政声也很好。司马迁在《史记》里对他们有很高的评价,这些人应该被历史记住,不能与纣王捆绑在一起被抛弃。至迟从汉代开始,汉高祖刘邦就开始祭扫黄帝和周文王的墓了。这是尊重历史的表现。到了唐朝,京城里就有历代君王庙,除去极少数暴君、亡国之君,其他的历代帝王,甚至包括他们的贤相,都在庙内受到享祭。这种文化上宽容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掌声)
学生:您的PPT上有一句话,讲“礼,可谓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这样说来,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礼的约束。那我们在这样的约束下,怎样才能很舒坦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呢?怎样才能没有厌烦的感觉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为了全社会的利益,每个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都要受到某种约束,比方说,法律就是一种约束。“无拘无束”的话是有的,“无拘无束”的人是没有的。一个社会的秩序,通常要靠两种方法来维持,一是要靠法律,比如新加坡、美国、英国,都是依靠法律来维持的;另一种则是靠道德教育,以及由此培养出来的道德自律。古代中国尤其看重人的道德境界,把它视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强大支柱。如果你通过读书明礼,懂得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境界高远的表现,你还会厌烦约束吗?(掌声)
学生:刚才您提到法制和礼的关系,我联想到在“中国法制史”课上,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伦理法”,请您谈一下您对古代法律的看法。
中国古代法律与西方法律属于不同的法系。中国法律的基础是伦理、道德。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以礼入法”,法律与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合一。比如,我们从伦理道德角度教育一个人要“孝”,中国人认为“孝为百善之首”,“大孝无大恶”,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美德。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善待,你还会善待别人吗?所以,当时把“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渗透到了法律里面,如果有人打骂他的父母,那就是泯灭天良的行为,是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你都快不是人了。为着以儆效尤,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要判以重罪的。那时,假如父母亲去衙门告自己的孩子,那么,衙门甚至可以不经过调查而判决,因为父母不到万不得已,怎么会去告自己的孩子呢?这孩子必有可恶之处。人情、人性是相通的。古代社会重视伦理的和谐,核心的价值观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对不孝之子一定要加判重罪。我建议你读一读钱宾四先生的《礼与法》,是《湖上闲思录》中的一篇,讲得好极了。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以法治国”还是“以礼治国”的讨论,就是因为社会上很多现象是法管不到的。如今我们用的是西方法律,即使把父母亲遗弃到街上了,也不会被判有罪。再过十年,我国就进入老龄化时期,如果不从道德上解决孝敬老人的问题,社会将怎么办?令人忧虑。(掌声)
学生:孔子有一句话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想知道,古代的“礼”把女子的地位如此贬低,是不是维护礼之和谐的必要条件?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所有女同学都对这句话耿耿于怀啊!(笑声)咬住这一点,《论语》就不肯再往下读了。这句话历来为人争议。有些人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想方设法把这句话往好的方面解释,甚至把“小人”解释成小孩,我觉得很没有必要。孔子也是人,说一两句过头话,也在情理之中。这句话中的“小人难养”,无可争议,关键在于“女子”。实际上,男女地位不平等,既不是孔子所发明的,也不是中国所独有的,而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大家可以看看西方的历史,他们这套男女平等的观念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中世纪的欧洲又是如何对待妇女、贞节、婚外恋的。如果把这些情况弄清楚了,我们就不会苛求古人,要求孔子去做我们今天都做不到的事情。(掌声)
学生:老师您好。有句俗话叫“天地君亲师”,君在师之前,可是为什么皇帝还会给孔子下跪呢?
在我们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往往会同时兼有几种身份。君,身为一国的至尊,但他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也要一点一滴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具备治国的资质。天安门东侧有一条叫南池子的街,在这条街的南口有一个古迹——“皇史宬”,里面曾经办过一个展览,展出王太子学习用的东西,例如地图、字帖、史书等,他要学的东西很多,一天也离不开老师。此外,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风气,老师是传道的,而道是永恒于万古的,历代帝王正是出于对文教尊重的考虑,所以都要做出尊师的姿态。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课堂讨论的气氛非常好。谢谢大家!(老师鞠躬,学生起立还礼并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