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形而下之理与普遍性想象(1)

孙歌:我常常跟学生讲的就是,民众史未必是讨论民众的,民众史通常是精英用自己的精英视角去解释民众,因此我不认为做民众史的人一定有民众的观念、有民众的立场,他可能比做精英思想史研究的人还要精英化。这也是我不承认民众史与精英史对立这一套虚伪说辞的原因。

回到刚才的这个“人人”的问题上来,当这个主语变成“人人”而不是“人”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的就是形而下之理的一种存在方式。这也是我这几年最苦恼的一个问题,因为要深入这个形而下之理,有一个必须跨越的障碍,就是被绝对化了的西方式普遍性想象。

西方的普遍性想象是要从无数个个别性当中抽象出一个普遍性来,这个普遍性不管你怎么论证,在感觉上它一定是单一的东西,因为在逻辑上,抽象的结果必然导致单一性的产生。

在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里边,事实上我们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论述那么有受众的原因,因为国家论述和这种单一的普遍性想象是同构的。只有这个“国家”我们可以把它从所有的个别经验里面抽象出来,可是如果我们认为这样的叙述它能够表述的那一部分历史是相当有限的话,我们就需要把这种关于普遍性的理论感觉相对化。

说把这种通行的理论感觉相对化,就是说需要重新建立另外一种普遍性想象,我比较执著于“人人”这个说法,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思想里边已经存在这样的资源,“人人”是形而下之理的载体,并不是乌合之众的聚合体,也不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单一的人或者是民众,它以个别的方式体现被无数个别所分有的“理”。因此,它不同于我们习惯的那种普遍性。

刘志伟: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人们要建立对事实的认知的时候,总是首先期望寻求一个“是什么”的答案,这个“什么”,大概就是你说的这个“普遍性”的最直接简单的表达,虽然每个人心目中的“什么”,在形式上都是具体的,但每个人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之内都赋予这种认知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当人们满足了自己得到了“是什么”的答案的时候,潜在地就赋予这个答案一种“普遍性”了。由此我们可以说,每个人对所谓“普遍性”的想象,实质上也是一种个体的事实。如果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在“普遍性”上被困扰。面对着缤纷繁复、变幻无常的历史,历史学者当然不会只有兴趣在细节上了解具体存在的事实,而总是希望能够从这些具体的事实中抽象出普遍性,但在我看来这种普遍性其实是一种迷信。那么,历史研究追求什么呢?你所说的“形而下之理”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答案。

在我看来,所谓形而下之理,是不追求超越时间空间的普遍性的。在历史学者的眼中,一切都因时间、空间而改变。在某一特定时空下的事实以及由这些事实抽象出来的概念,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都会改变甚至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所有概念的确定性都可能被拆掉。这还只是就研究的客体而言,如果我们还要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来讨论,“普遍性”就更是不可企及。当你以为把握了或者说清楚了“是什么”的时候,也就是以为得到了一个普遍性的表述的时候,别人总是可以找到无数的事实来拆掉你的表述。因此,在“是什么”的意义上,所有看似具有普遍性的真理,都可以是一种伪事实的表述。

我这样说,可能会被指责是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或者被贴上“后现代”的标签。关于“后现代”,我不想说什么,这个标签已经被滥用或污化了;相对主义我也不是太在意,因为我的研究往往可以不涉及(或避开)伦理道德领域的价值评价和真伪问题,但和虚无主义我是要划清界限的。我们做历史研究,绝对不会企图去否定事实的存在、真相、意义和本质价值,我们只是努力从时间与空间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历史事实的意义与价值,历史虚无主义也许在哲学上有一定意义,但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是没有什么裨益的。因此,听到你提到沟口先生追求“形而下之理”时,虽然我还不能够真正理解你们在思想史研究中追求的“形而下之理”,但我想我们在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形而下之理”。是否可以这样说,这种追求或者可以使我们避免掉进(或被掉进)虚无主义的陷阱,是我们的一根“救命稻草”(笑)。

我们常常被追问,你们不追求普遍性,也不认可碎片化的研究,那你们的研究在追求什么?这的确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想不妨试试以我们的研究实践来进行说明。我们的研究是以人的行为作为逻辑起点的,每个人都会从自己各式各样的目的出发,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习惯),同时,每个人的行为也必然受制于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更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性环境下行动,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个人的有目的性的行动的总和,会制造出一种集体性的结果。这个结果,在实践过程中,会因为任何一种或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的研究从来都不奢望可以把握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变化和因果关系,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了解和解释这个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机制,同时也累积着人类认识这个过程的智慧和能力。就我自己而言,我在研究中的追求不过如此。我不认为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一个答案,能够确证16世纪的社会发展到何种状态,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或描画一个宏大的蓝图。这样的认识不是不需要,因为我们往往要借助对时代和社会的评估和认识去确定自己研究分析的限度和理解的空间。但是,我们要清楚这种定义与其说是研究的终点,不如说是研究过程需要借助的工具,因为这些定义及其表述可以在研究中一直流动,而且是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改变,因研究的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视角的改变而改变。在我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当我确定在用一个方法去描述了认识的对象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在脑袋里让它马上流动起来,因为我很清楚,当自己把某一特定时刻的认识表达出来之后,自己的思维和认识就已经更新了,新的判断已经在前面等待着你。

当你建立起一样新的确定性,就意味着在你的主观世界里制造了新的时空结构出来,这个时空结构马上就会影响研究者的下一个研究实践。在客体方面也是如此,当历史中的行动者在既定的结构下可以采取行动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它就已经创造或改变了自己下一个行为时制约着它行动的那个结构出来。当这个结构一出来,他整个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我以为追求普遍性不是我们做研究的目的,很多时候只是在研究或者叙述过程中的一个策略性选择。当我说这个是什么的时候,其实已经隐含着我要说它可能在怎么变。这种认知能力的获得并以这样一种认知能力去建立对历史的认识,也许可以说是以人作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的一个很基本的追求。

在这样一种追求下,人虽然是我们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但不可忘记的是,这个人,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塑造出来的人,他是社会的人,具有文化的属性,同时也只能在历史制造的时空结构、意识形态、社会关系、文化形态和国家制度下行动,他是一个能动者,他在既有的结构下行动并创造新的结构,我在研究中所追求的,就是去建立对这个结构过程的认识。

我好像越说越抽象了,回到具体一点的话题上吧。我在研究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社会的时候,不可避免要面对我们走进乡村中随处可见的许许多多的宗族祠堂,于是,在讨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乡村社会历史的时候,常常会将视线投到宗族现象,由此我的研究被标签为是做宗族,很多朋友们常常要和我讨论宗族问题。比较常遇到的情况是,话题大多从说明他研究的地方的宗族和珠江三角洲不一样开始。我听到这些指教的时候,当然不能判断是否不一样,但我觉得是否一样其实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是说不一样,那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不用讨论我也知道一定不一样,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其实,就是在珠江三角洲,甚至在同一个乡村内部,宗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宗族形态的不一样,这个事实本身不是一个我们要得到的答案。我们期望更多了解的,是在明清时代,在怎样的制度下,通过怎样的机制,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宗族或者其他形式的组织在乡村成为一种重要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又如何影响了乡村社会的历史,每一个局部地区存在形态的差异,引诱我们去追寻的,是这个地区经历的历史过程的不同。要建立这样的认识,追求普遍性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不是说普遍性在我们的认识中没有任何存在的空间,而是这个普遍性往往是在认知结构的层面,通过历史的结构过程去把握的,在研究中常常只是在思辨过程中的分析工具而已。

我一再谈到结构,可能会引起质疑,难道结构不是一种普遍性吗?结构难道不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甚至僵化性的东西吗?我想分歧也许恰恰出在这一点上,在我的观念里,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当然具有稳定性,但对于历史学者来说,结构又不是一个僵化的东西。结构的僵化,不是具体体现在这个社会的组成、文化各个因素之间动态的关系上,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过程中的结果,甚至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我有时会觉得奇怪——本来历史学研究应该处理的是过程,但很多时候都过分执著于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引出了很多无谓的争论。

孙歌:很多是伪命题。

刘志伟:对,老是在争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大家经常执著于谁说出来的那个普遍性表述是正确的。我以为那是没多大意义的。例如16世纪的社会是怎样一个社会,在明清史研究中是十分核心的问题,很多学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无论你多么正确清晰地定义了16世纪的社会,其实也只是你个人的一种表述而已。那个时候的社会是怎么样的,我们怎样验证?没办法验证,而且一定能够找出无数的反证去证明你的判断错了。这种不能验证的判断,是历史学的宿命。但我也许需要重复一次,我不认为这个说法可以通向虚无主义,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这样才是一个更“实”的历史认识,只不过这个“实”不是像一台机器硬邦邦摆在那里的那种“实”。

孙歌:我非常理解。你在说相对于静态的史学,这个动态的史学要如何去思考和工作。静态的史学只能追问是还是不是,而且它一定要给这一段历史一个很确定的、固定不变的形状,然后把这个东西当成一个结论来说,这确实是静态史学的要害之处。凡是用静态的感觉去处理历史的人,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历史每时每刻都在变,这中间的流动过程是没有办法处理的,因此他就没有办法从历史里面为今天的人类提供营养,因为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历史学,就是要从里边汲取如何去面对变动,如何去应对变动,如何去介入变动的营养。

刘志伟:而且你要很明白在这变动中间总是有不同的要素的改变或者加入,它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去影响这个变动的方向、方式或者变动出来的样貌,这是需要历史学家去探究的。我们的研究是要培养这种认识的能力,而不是要找到答案说明朝是怎么样,因为明朝是怎么样对我们现实是没有意义的,它是怎么样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孙歌:把明朝杀死了之后,那个死了的明朝的尸体才能“是怎么样”,所谓的盖棺论定……

刘志伟:但是尸体还会腐烂,当验尸官用下定义的方式给出详细的描述的时候,它的腐烂过程已经在开始了。

史学研究常常遇到的困境是,要不就追求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要不就走向虚无主义。如果你不能给出确定的定义,就会被认为是虚无主义,其实这两者的对立是不存在的。

孙歌:是同一个立场的两面。

刘志伟:是的。在方法论上,我以为走向虚无主义跟一定要回答“是什么”的追求,其实同出一辙。

孙歌:对,一直用静态的方式去处理历史的人,面对变动的时候,他一定虚无,因为他没有办法解释了。

刘志伟:历史事实是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其意义只有在特定的时空中才具有认知价值,这是历史研究不应以追求普遍性的抽象定义为目标的基本理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历史学研究所面对的处境,就是任何历史学家,都根本不可能得到你研究的那个时代发生的所有事实的全部信息,不要说所有,大部分信息你都是得不到的,我们能够得到的只是一些片段,一些碎片,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非常零星的碎片。可能一些历史学者不愿意接受这个看起来有点残酷的事实,但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碎片肯定不足以帮助你“真切地”重构事实、再现那个时代的时候,难道只有走向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一条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