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代前言
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在儿童眼底病领域中已行走了近十年。这十年,是我和我的团队成长与蜕变的岁月,是充满挑战和收获的十年。这十年,经历了无数次令人困惑的时刻和豁然开朗的顿悟,每一个瞬间都震撼着心灵。这十年,逐渐领悟到了儿童眼底病的独特之美,每一次对病例的寻踪溯源,为我带来了一次次的心灵洗礼和启迪。
我开始理解,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段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一种与疾病斗争的、与时间赛跑的责任。在无数次的夜深人静中,我翻阅着一个个宝贵的病例,它们不仅仅是数据和记录,更是生命故事的见证,是医者、家长和患儿并肩与病魔斗争的见证。
于是,我们将十年亲历的病例集结于此。本书共分为十五章,涵盖了儿童眼底病常见检查方法、视神经疾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疾病、炎症疾病、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前膜、视网膜脱离、肿瘤与母斑病、眼缺损、外伤性眼底病变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罕见病案例和影像资料,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对这些复杂挑战。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资料集合,它更是一个有益的起点,能为同道对儿童眼底病更深入广泛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必要帮助和宝贵参考。
非常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彭晓燕教授、姜利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曲进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克岩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美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芝清教授,西安市人民医院王海燕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肖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红教授,赣州市人民医院吴红云教授,无锡市儿童医院虞瑛青教授,邯郸市人民医院张树军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肖剑晖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丹教授、卢蓉教授、黄晶晶教授、杨晖教授、林英教授和赵秀娟、练苹、陈晓卿、高阳、李金苗、陈奕嘉、潘媛、聂时淮医生等众多专家和医生对本书撰写的鼎力帮助。感谢本人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王友、周小迪、刘心瑀、金以利、王琼、鄢闻嘉、程奕喆、陆经琳,硕士研究生张林燕、侯奡涵、郑舒心、赖彦亭,技术员罗晓玲、余碧琳、曹丽明、柯淑雅、曾珺、覃娇蓉等团队成员为本书病例资料收集和整理的辛勤付出。由于编者自身认知水平和资源有限,书中部分图像资料种类和数量可能仍有欠缺,一些病例的诊疗策略可能未能全面覆盖。我们真诚地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指正,不断完善这本图谱,使其成为更有益的工具和参考书。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小小患者们!他们不仅是我的患者,更是我的灵感源泉,他们的纯真、坚强和笑容,是我医疗生涯中最珍贵的礼物,赋予了我无尽力量与前进勇气。
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里,我们一起,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医学的力量和希望的光芒。

2024年3月
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