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章 水上自行车
王向阳立马爬起来:“走!我带你去珞珈山饭店,去那弄点装备,然后给你改装。”
段飞龙有点懵,但还是跟着他一起骑车来到珞珈山饭店。
王向阳来到三色公司,从店里拿出一堆装备,又去其他沿街店铺买了一些零部件。
他把段飞龙的自行车放在工作台上,把后轮拆了下来,更换了一个更小的轮毂。
在小轮毂上轮条的间隙内,按照相同的间距打9个孔。
又取来一块不锈钢板,将其切割出9个5乘以10公分的长方形小片。
将螺栓放在工作台,在螺栓上套上一段带有豁口的方管。
把金属片插入豁口中,然后焊接起来。
9个都完成后,把其打磨成圆弧状,自行车浆液就搞定了。
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后轮上,水上自行车的动力装置就搞定了。
下一步就是水上自行车的平衡装置,从自行车后座支撑杆和前杠上分别延伸两个方管,方管尽头加一个长方管。
前面轮毂拆下来,制作水上自行车的转向装置。
最后一步就是在支架下的方管,用扎带固定两根20公分以上的下水管。
作为水上自行车的浮力装置。
为了防水,里面用泡沫胶填充,并用管道盖密封。
三色公司一群人和段飞龙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向阳改装好的水上自行车。
段飞龙瞠目结舌道:“王哥,你这个不会是水上自行车吧?”
王向阳意外的看了段飞龙一眼,点头道:“对,你猜对了,走,我们去凌波门武大露天游泳池试试。”
一群人兴奋的抬着水上自行车,一路招摇过市。
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都跟着他们后面议论纷纷的,非常好奇这是什么东西。
到了游泳池,放在水里,看着浮起来的水上自行车,有不少人都猜出来了。
“上啊!”
段飞龙拼命摇头:“王哥,这是你做的,你先上。”
王向阳翻了个白眼:“怂货!”
他爬上去,轻松自在的骑着水上自行车。
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王向阳真的在水上骑自行车。
王向阳还没过瘾,段飞龙就喊道:“王哥,快快快,该我了,我骑一会。”
一群人迫不及待,直接游过来,围着自行车,王向阳动都不好动。
他不爽的吼了一声:“排队!”
一群人争争抢抢,段飞龙第二个骑着自行车在泳池里兜了一圈后,白芍光看他还要骑,赶紧喊道:“死胖子,该我了。”
段飞龙脸有点黑:“卧槽!王哥,你说说理,你说给我女友做的,这还是我的自行车。”
王向阳看着剑拔弩张的一群人,头疼道:“一人骑一圈。”
白芍光骑完之后,心情舒畅道:“王哥,记得申请专利。”
王向阳愣了下:“等会我回去准备一下资料,申请水上自行车的专利。”
还没等一会,一位老师带着记者过来了。
女记者看着在泳池里骑行的自行车眼前一亮。
她看了看边上长相帅气,身高至少一米八,拥有两块胸肌和八块腹肌的王向阳:
“帅哥,我能试试吗?”
王向阳点了点头,周冰恋恋不舍的下来,把女记者王静扶了上去。
等王静骑了一圈后,又拍了不少照片,开始采访这台水上自行车的发明人王向阳。
“同学,听他们说你是华中工大的学生?”
王向阳点了点头。
王静感觉他好像不是很想和她多交流,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后,跑去采访他的同学,然后带着摄影师走了。
第二天早上武汉电视台、报社纷纷报道此事。
王向阳算是在HUB省出名了,他的所有经历都被报道。
特别是他还是一个专科生,开发了加密软件、杀毒软件、汉卡、还获得了HUB省大学生科技技术一等奖,去公安厅讲课等等一堆荣誉和事迹。
接下来几天,王向阳他除了考试外,不是接受采访就是应付各种奇奇怪怪的同学,烦得不得了。
递交专利申请资料后,他直接专利公开,所有人免费用。
其实,他不免费,别人抄袭,他也没办法。
至于水上自行车,当着他们的面给同学们制造了十几辆后,不少动手能力强的理工科同学也学会了。
一时间,整个武汉泳池里,甚至东湖都冒出了无数的水上自行车。
王向阳以为这事到此为止了,结果他接到一封信,说他的论文被录取了。
兴奋了一阵子,他跑去问老师这篇论文多久才能看到。
“大概两年左右。”
王向阳人懵了,两年后才能看到发表的论文?
黄花菜都凉了,这什么狗屁一级学报。
一脸不爽的回去,结果中央电视台的听着武汉这边有学生发明了水上自行车都跑来采访。
华工大校长听说了,屁颠屁颠的带着王向阳在大门口等着中央电视台的记者。
一大早的,王向阳就被黄树槐校长拉过来,各种叮嘱,听着他头大。
王向阳现在很后悔答应让段飞龙装逼的事情,谁知道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简直离谱。
见面之后,老老实实地先夸奖了一番学校教育得好,意外发现,偶然发明等等。
当着央视记者和摄影师的面制造了一辆水上自行车,骑着车在东湖边上溜了一圈。
记者试试了后,兴奋的拿着王向阳的各种资料和录像带回去了。
王向阳已经可以预料到,等中央台播放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幸好现在的摄像机技术不好,人看着比较模糊,不然的话麻烦事一堆。
本来打算等考试后,暑假回家的,结果白芍光说道:
“王总,因为你,我们最近的打印机和计算机等等销量都爆表了,供不应求,暑假得解决供货问题。”
王向阳有点无语,出名有好有坏,好处是货卖爆了,三色牌中文打字机也算是出名了,但坏处就是没货。
他给家里寄了10000元,并把一等奖和各种他的采访报纸放里面,说是学校奖励和大老板买专利给的。
然后,王向阳和他们几个创始人商量了很久。
最后,王向阳请假一周和白芍光、段飞龙三人去深圳解决货源问题。
王向阳倒是想坐飞机的,但是现在还没有武汉到深圳的飞机,或者说深圳这个时间点还没有飞机场。
考虑到火车上容易碰到事,这个年代,直接打劫整列火车的事情不在少数。
于是王向阳跟赵亮赵叔,要了两个壮小伙,几人一起坐火车去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