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章 议政(3)
赵顼似乎也有些差异保守派怎么会如此轻易让步,竟也沉默了一会儿,才让传旨,赦免阿云无罪。
“不过。”
文彦博又开口了。
“老臣还有一番知心的话,恳请陛下能让老臣说出来。”
赵顼坐直了身子,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神情也凝重起来。
“你说吧。”
赵顼心里叹了口气。
“遵旨。”
文彦博拱手之后,徐徐说道。
“老臣斗胆,想与陛下论一论新政。”
赵顼闭了下眼睛。
说实话,他已经对底下人反对新政成过激反应了。
这还他妈没正是开始弄呢,才只是有个苗头而已,这群人就急着要把这火苗给扑灭。真要是推行起来了,那还了得?!
赵顼越来越觉得王方那句话没说错,不把新政的这些阻碍全部除去,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执行得一团糟。
“你说吧。”
赵顼身子一歪,倚在了引枕上。
“自陛下决议推行新政以来,臣工怨声载道,无不忧虑国家前程。变者,人也,不变者,法理也。夫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不变而应万变也。况我朝法度,自太祖皇帝至今,已百余年,未尝出过差错,今日贸然删改,海内惶惧。老臣恳请陛下,能深思熟虑,三思而行之。”
赵顼十分无语。
说来说去,还是这些假大空的话。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没人去想。因为没人愿意去想。
赵顼闭着眼睛,手里盘着一串舍利子,缓缓说道。
“治平二年,国库税收是一亿一千一百四十三万四百两,但开支却是一亿两千二十三万一百两,此外还有非常出一亿一千五百二十一万二百两。也就是说,一年的收入要用做两年的支出来花。如此亏空,到今年也还没有缓解。文卿,既然你知道底下人对新政怨声载道,不知可听说谁对国库亏空,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法子来?”
“国库亏空,实因官员贪墨,朝廷开支无度所致。愿陛下能够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如此不出二三年,国库必然富足。”
文彦博话音方落,被王安石怼回去的唐介,又出来说话了。
“陛下!祖宗之法乃立国根本,断不可轻废。今日朝中多事,皆因未曾遵循祖宗法度。老臣恳请陛下,能时时刻刻是祖训为准,莫使国事陷入困窘。”
赵槩又说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万事万物顺应变化之常理也。祖宗以无量神文圣武,终有天下,我等后人,如何能与祖宗并肩哉!愿陛下能时刻以江山社稷为念,亲贤臣,远小人。则我大宋江山,万年无期!”
“此言不错!”
唐介高声道。
“陛下虽说新政如何如何好,可微臣在下面听到的,却不是这样。比如说青苗法,吃不起粮食的贫农,向有粮食的富农借粮,待到有粮再换,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亘古以来,皆法此理,何时有官府介入?今官府将粮仓放出借粮,且不说与民争利,待到天灾人祸,官府又将用什么粮食来赈灾?用此法者,本就是居心叵测,欲动摇我大宋朝的根基。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万万不可施行!”
王安石气得脸都绿了,眼巴巴地望着赵顼。
赵顼阴鸷一笑。
“那你说吧,你想让朕怎么办?”
唐介提起绯红色的官袍,扑通一声跪下,声如洪钟。
“老臣冒死,恳请陛下能罢黜王安石等一众逆党,肃清吏治,震肃朝纲!”
赵顼笑出了声。
王安石闭上眼睛。
王方咬了咬唇。
终于亮出刀子来了。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终于露出真章来了。”
赵顼咬着后槽牙,阴鸷的目光一个个看着底下站着的大臣们。
除了那对姓王的父子,竟没有一个人跟他一条心。
怪不得登州那案子他们会这么容易让步,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到底谁才是幕后主使?
司马光?
文彦博?
赵顼目光一凛,看着坐在自己下面的亲弟弟,昌王赵颢。
还是你……
昌王抬眸看向他,兄弟两个四目相对,眼中只有你死我活的杀气。
赵顼手中快速盘着舍利子,发出哒哒的声音。
“你们是想让朕罢黜了王安石,还是想让朕今后只听你们的话,做个傀儡皇帝?还是说……”
赵顼喉咙滚动。
“你们中间,有谁想做这个皇帝?!”
龙颜震怒,所有人都起身跪了下去。
赵顼笑容十分苦涩。
“怎么,现在又要来逼宫了?!”
赵顼龙颜大怒,噌的一声从龙椅上站起。
“王方!朕给你的御赐宝剑呢?先把这里作乱犯上的臣子,给朕杀了!”
“陛下!”
一直都在沉默的昌王终于说话了。
“微臣有言陈奏!”
“朕不听!”
“陛下可以不听,但微臣不能不说!”
赵顼眯起眼睛,疲惫地抬了抬手,随后扶着龙椅的把柄,耷拉下头去。
昌王跪在地上,从容说道。
“自唐灭至今,谋权篡位改朝换代,屡见不鲜,战乱四起,生灵涂炭。我太祖皇帝,应天合人,法尧善舜,至今建国百年,国势长隆,百废待兴。太祖之后,历代先帝,以如天之仁震抚番邦,值此太平之际,正应休养生息,以待天时。
而陛下则不然,登基之后,重新王安石,殊不知王氏父子有三罪在身,罪恶弥天。
王安石谄媚迎上,诱使陛下不顾规矩,准许其子王方,以外男身份出入宫闱,提拔官职,天下士子,莫不为此而寒心。此王氏父子一罪也。
王安石进京以来,屡次讽刺时政,意欲更改祖宗法制。此王氏父子二罪也。
王方放荡不羁,屡次不敬君上,戏弄太后,实大不敬,皆因王安石教子无方。此王氏父子三罪也。
王氏父子有此三罪在身,而荣宠至极,陪伴陛下左右。天下人恨不能生啖其肉,而陛下仍留此等奸贼在身边,岂不有伤圣德,令天下人惶恐难安?前朝败亡,莫不以亲小人,远贤臣之故也。今文彦博,赵槩,唐介等人,皆肺腑之言,体国之言,伏望陛下省察之!”
王方听得目瞪口呆,差点儿忘了人家骂得是自己。
他妈的,好口才啊。
这得写过多少申论才能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