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于安全
一路上,于庆年看到二叔一直是眉头紧锁,而九爷爷亦是一脸严肃。
于庆年也不禁打起了小鼓,虽说刚刚承认一切之后心里舒服了很多。
但他本来寻思着既然自己并没有养到真正的风铃草,应该罪过不那么大吧?
但没想到好像是事与愿违,事情都要闹到族长那里了。
作为族中唯一一个安字辈的修行者,按照山河永庆,岁月安康来算,应该叫太公或者高祖父。
族长住处不近,他和巨蛤一同生活在蛤蟆封一处山涧之中,平素不见客,除了族中长老外一律不见。
族长的名字很是好记——于安全。
腾云之术下,几人很快就到了山涧。
提前用传音符通报过了,此刻的族长正端坐在山涧旁一个石墩上,旁边有一个大象一般大小的蛤蟆,看起来甚是威武,浑身暗红色,穿着一身绿色马甲,旁边还有一柄4米长的大刀。
于永涛、于庆年跟随着于河路身后,次第跪倒。
“你们几个过来坐吧,不必如此拘谨。”
于庆年也是第一次见这个高祖父,听他的语气虽声如洪钟但又不会觉得震耳欲聋,这就是筑基强者吗?
从语气上倒是听不出是否有怒火,而既然也让自己坐过去,可能自己刚刚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心中安稳了不少。
在于河路的带领下,几人走到近前,恭敬的将灵植袋交给了于安全。
于庆年近处观察这高祖父,但见此人鹤发童颜,并看不出年纪,顿时坚定了自己求仙问道的决心,也庆幸自己这20年没有放弃努力。
只见高祖父拿出了凤铃草,细细端详一番,只是微微点头。
转而看向巨蛤。
于庆年自然知道,修习《万兽决》后,只要修为达到筑基或者灵宠达到三阶便能互相通过心灵交流。
巨蛤的表情并无甚变化,但族长本来一直微笑的脸却忽然皱起眉头来。
“此草已经喂食过鲜血?”
其他三人听闻族长说先是一脸疑惑,之后目光同时集中到于庆年脸上。
于庆年被两人一看本欲辩驳,却忽然想起偷藏这灵草到木屋的时候被它划伤过,赶忙如实向族长说了。
“唉,天意。”
听族长如此说,众人亦是不解。
“此草叶为水属,遇水则溶,若是见到阳光的第一日不能碰到鲜血便会枯死。但若是遇到血,那想开花便只能以那人鲜血为食。”
于庆年一听不好,别把自己当做花肥给养起来,那这20年的苦可就白吃了。
“于庆年?”
“是的,高祖父。”于庆年赶忙跪倒在地。
“你在同辈中名气还是很大的,不过,你既有机缘能够养活它三年,那便交予你养着吧。若是照料得当,三年后,它会开花,到时候要将花交到族中。”
这与其说是商量倒不如说是命令,于庆年自然是不敢推诿。
“放心,如果你三年真的能让它开花,族中自会给你对应的奖励,而且,也不必每日喂食鲜血,当它发出叮的声音时候,给它一两滴就好。”
于庆年听如此说总算是放下心来,也明白了它为何发出叮的声音。
“好了,这凤灵草便植在此地,需要喂食时候随叫随到,来的那天可以在这里修炼半个时辰。”
三人听闻脸色都是一变,满脸震惊之色。
此地为整个三级灵脉灵气最为充沛之地,只为练气八层以上的族人开放,若无人修炼便空置以便蕴养提升灵脉等级。
现在,居然为一个四灵根的练气三层的族人开放!
虽说于庆年20岁到练气三层几乎算是奇迹,但没有人相信一个四灵根的人能到七层以上的练气后期。
还没等三人回过神来,族长已然掷出一枚玉牌,于庆年几乎是下意识的接住,但见上面刻了一个蛤字——这是通行令牌,有此令牌,族中任何地方畅行无阻。
于庆年赶忙跪拜在地,爷叔二人自然知道这是对后辈的天大恩赐,也跪下来感谢老祖。
“退下吧。”
三人恭敬离开山涧,于河路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是本族机密,万万不要跟任何人说起。”
于永涛叔侄两人自然是恭敬的答应着。
说完,腾云离开了。
于庆年刚想跟二叔解释几句,二叔却直接腾云飞至半空,甩下一句,“回你木屋去说。”
听闻此言,紧皱眉头总算舒展开来,腾云追了上去。
他知道,这次二叔是真的生气了。
而且,也万幸有那么多的巧合,自己不仅没有被罚,还得到了天大的修炼机缘。
“二叔,侄儿错了。”
回到木屋,于庆年第一件事便是跪倒在二叔身前。
想想看,这么多年,似乎还是第一次犯错。
“错在哪里?”
“侄儿不该私自决定养风铃草,这次所幸没有养成……”
于永涛站起身来,深深叹了一口气。
“年儿,你觉得二叔是因为这个生气吗?你以为二叔是为了惩罚你才带你去见九爷爷吗?!”
其实,从到了灵植夫坊内室的时候,于庆年就大概猜到二叔是为了给他请功了,但他实在搞不懂一向温和的二叔会如此生气。
“你想要养风铃草为什么不跟二叔讲?怕二叔责备你?”
于庆年头更低了,无话可说。
“侄儿错了。”
于永涛看着侄儿,这么多年,当真没有像这样责骂他,骂一回还真有些不舍得。
和自己的长子于庆发不同,于庆年太过懂事,“好了,以后无论想做什么,想要什么跟二叔商量一下,二叔虽说修为不高,但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侄儿谨记。”
“你九爷爷在20年前我接管灵田的时候就说过,谁能找到和风铃草一样但无畏火烧的仙草会给丰厚的奖励,他想不给可不行,你休息吧,我去趟灵植坊。”
于庆年听二叔忽然祸水东引到九爷爷那里,知道他总算气消,“侄儿陪你一起去。”
“你留在这,这种事你一个孙辈去了他可能抹不开面子,而且这是当年他亲口承认的,还能赖账不成!”
说完此话,于永涛便离开了。
于庆送跟二叔走到门口,目送他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