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带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
可能是因为,俩人抱着看看黄百鸣是怎么两天一个剧本。
用学习和创作者的思路,去看这部片子。
所以整个观影下来,感觉里面的悲剧挺强行的。
主角在战场上被划伤喉咙,成为哑巴。
去到台弯后,以捡破烂收废品为生。
一天,他在街道上捡到女婴,取名阿美。
阿美长大,成为一名歌星。
然后悲剧接踵而来。
唱片公司打算把阿美包装成,在国外长大的优质偶像。
阿美为了自己得事业和养父,童年玩伴,邻居,还有男朋友划清界限。
一边阿美一路高歌猛进,飞黄腾达。
另一边的众人则凄凄惨惨,痛不欲生。
李立群扮演的邻居阿满,喝醉酒掉入水里淹死。
房子也被意外的大火烧毁。
阿美的童年好友,在火灾里被烧死。
过了几年,街坊们的房子面临拆迁。
阿满的儿子,同样是李立群扮演的阿明,与拆迁人员爆发冲突,被危楼砸死。
就连哑巴老头养的狗,也被摩托车给碾死了。
最终,老头患了重病,一命呜呼。
阿美在舞台上唱起了,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这一幕很催泪,苏芮的演唱很有感染力。
但是顾念感觉,里面的悲剧,邻居啊,邻居儿子啊,狗啊,大部分和主线没有关系。
这部片子时长九十多分钟,剧内时间跨度几十年。
所以,如果没有全身心投入去看,就会觉得很赶,有些剧情很无来由。
特别是顾念和马伟豪,抱着学习态度来看,天然就没站在观众视角。
看的时候,就好像见到了,黄百鸣拿着剧本,站在屏幕外全程指挥。
顾念甚至感觉他的声音就在耳边。
“我们这是悲剧,悲剧懂不懂?”
“时间差不多了,来个人死一下。”
“什么?”
“没人了?”
有人回答他:
“水淹,火烧,土埋,人死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旺财”恰好路过。
他大手一挥。
“那不是还有条狗?”
“你把那条狗弄一下啊。”
于是狗子走着走着,突然来辆摩托。
给它碾死之后,扬长而去。
就是这么操蛋。
还有一点,顾念很想吐槽。
就是哑巴老头的家。
铺着地毯,窗户锃亮,盆栽绿植摆放各处。
背景墙,大靠背藤椅,落地台灯,茶几,木柜,一众家具,一应俱全。
没有半点拾荒卖废品的感觉,倒像是港岛的中产。
实在让人出戏。
总体观看体验,远不如李雪健老师的电视剧版。
不过配乐是真的不错。
《请跟我来》
《一样的月光》
都是经典。
顾念叼着烟,没有点燃,说,“不如《活着》。”
马伟豪翻白眼,“什么话,如果活着,怎么按着人哭。”
俩人说的不是一回事。
但是总体意思大差不离。
顾念说,“我出去打个电话。”
马伟豪看了眼时间,问,“打给谁?”
顾念说,“黄百鸣。”
马伟豪刚把带子取出来,蹲在那里回头,张着个大嘴,惊讶的叫:
“大佬咁夜啦,你唔好搞搞震喎!人哋唔使瞓觉㗎?”
顾念感觉他的状态,很像《功夫》里面,斧头帮的师爷。
于是说,“大大大,大什么哥啊,你有没有公德心啊!又吵又闹的,街坊们不用睡觉啊?”
马伟豪:我尼玛……
顾念选择这个点去给黄百鸣打电话,不是乱搞。
他只是感觉看完《搭错车》悟到了,黄百鸣创作的方法。
《搭错车》是悲剧,三分钟一小哭,五分钟一大哭。
那作为喜剧的《开心鬼》,就应该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
顾念租片的时候,和老板聊过。
《搭错车》去年在台弯上映,收了1785万新台币的票房。
很是卖座。
所以,悲剧片,能让人哭就够了。
观众并不在意,悲剧桥段是不是强行降临。
同理,喜剧片,一定要搞笑,而不是我想要教你什么道理。
顾念之前只是,机械的回忆脑海中,并不清晰的剧情。
尝试把它们,一点点落在纸上。
时不时琢磨,这个场景为什么是这样子。
林箐箐跳远,被朱秀才抱着,用坐的姿势,“跳”过整个沙坑。
明显不符合物理法则,在场的人怎么不怀疑。
这样的桥段,是不是可以“优化”的更自然。
现在他悟了。
之所以会想那些,单纯就是不懂喜剧创作。
以及他的心老了。
里面都是条条框框,自然而然的用各种法则,把“趣”给挤的无处容身。
此刻,顾念迫切的想要和黄百鸣印证。
他“领悟”到的东西对不对。
顾念出门,手里摆弄着几个硬币,往最近的公共电话亭走。
天上飘起了细细的雨丝。
顾念是不喜欢雨天的,但他现在心情好。
哼着歌,拨通了黄百鸣的私人号码。
马伟豪说,这么晚了,人家不用睡觉啊。
事实证明,黄百鸣真的还没睡觉。
他坐在窗户边,旁边放着半瓶红酒,望着春雨缓缓沾湿玻璃。
去年曾志伟离开新艺城的时候,和麦嘉说:
“我们和新艺城一起成长。
那个时候新艺城是七个靓仔一个电饭煲,好正。
但现在这七个孩子已经长成少年。
一个电饭煲不够食。
我宁愿将我的两碗饭倒回去,自己出去寻找新世界。
我今晚来,是想你给我一个承诺。
如果我在外面找不到饭吃,回来只需给我一碗粥。”
说的很好听。
但黄百鸣知道,他永远不会再回来。
麦嘉创办公司之前,邵氏请他去做副导演,条件很苛刻。
合约要签七年,几百块一个月。
在金公主院线的支持下,创建新艺城后。
他提出分红制,讲究多劳多得。
大家不分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剧本,之后再集体监制,上手导演。
但是同患难容易,共富贵难。
大家都没钱的时候,当然是齐心合力一起搞钱。
但钱一旦搞到了,怎么分钱,这就容易出问题了。
集体创作,大家平分?
不好意思,金公主院线和麦嘉占股72%。
怎么和大家平分?
拍摄《最佳拍档》第一部的时候,公司决定让曾志伟导演。
谈好分红。
策划7.5%,导演10%,一共17.5%。
电影上映,票房大卖。
斩获2604万港元。
大幅刷新了,由许冠文《摩登保镖》保持的票房纪录1776万。
碾压同期成龙主演,票房1793万的《龙少爷》,稳居年度票房榜。
拍摄成本八百万。
公司大赚千万。
最后却只分给曾志伟100万。
黄百鸣想到那部创造历史的片子,自己拿了80万分红。
麦嘉则是320万。
简直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麦嘉也觉得他太亏,私下分了一笔钱。
但是这算什么?
大家都干一样的活,怎么这样子。
黄百鸣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如同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
到了去年《最佳拍档》第二部,虽然票房成绩不错,奈何成本太高。
曾志伟一整年,一毛钱都没赚到。
最终选择离开。
麦嘉因为第一部分红的事情,感觉亏欠,也只能无奈放他走,把《最佳拍档》第三部交给徐克导演。
现在第三部再次打破纪录。
徐克竟也提出和施南生一起离开。
这事让黄百鸣几天没有睡好觉,选择去学校话剧比赛当评委,换换心情。
但是,今天在学校的经历,并不能让他晚上好眠。
黄百鸣拿起酒瓶,客厅突然传来一阵电话铃声。
他看了眼时间,过了好一会,才选择起身去接听。
黄百鸣拿起话筒,听到一个让他难受的声音,在那头荒腔走板的忘情乱唱:
“当春雨飘呀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
“带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