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很早以前,我就想写一本关于预算管理的书,拖延至今,终于下定决心把这本书写出来了。论述如何做预算的书并不好写。或许我能熟练地做好预算工作,但试图用文字描述之却有很大难度。预算的实操过程不是单纯的理论推演,预算表格如何设计、底层数据如何填写,数据如何汇总、如何审核,操作易,说清难,要把这个过程用文字清晰且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对作者的文字功底是极大的考验。
做预算与做财务分析,是企业骨干财务人员必备的两大技能。如果一个财务人员欠缺这两大技能,他只能算是比较基层的财务工作者。关于如何做好财务分析,我在2022年写了《从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一书,这本书出版后,广受好评,很多读者朋友建议我再写一本关于如何做好预算的书作为配套,我当即就应承下来。因为这个应承,我总觉得自己欠下了一笔文债。
我虽然心心念念想写这本预算书,却迟迟没有动笔。市面上论述预算的书有很多,既然确实要写,我奢望能把这本书写出些许新意来。我想把它写成一本论述预算方法论的书,财务人员参考书中的内容,就能够把预算工作做好。一如我那本《从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我希望这本《从预算管理到经营管理》也能成为财务人员做好财务实操工作的工具书。
真到动笔时,我发现写这本书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难。正应了那句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畏难情绪如同一根无形的绳索,会牢牢地束缚想做事的人。要剪断这根绳索,最好的办法是快速行动。这本书的初稿完成后,我带着极大的热情进行了校阅与修订。校阅与修订的过程如同打磨一件艺术品,看着它日臻完善,我内心有种匠人欣赏自己手艺作品的喜悦。
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回顾及反思自己曾做过的预算工作的过程。我刚参加工作时,对预算的认知是偏颇的,总觉得预算工作有点务虚。企业编制预算的过程未必严谨,企业对预算执行的过程未必较真,对预算执行的好坏也未必考核,这样的预算管理状况至今仍是很多企业践行预算管理的真实情形。17年前,我入职华为公司财经管理部,最初我做的就是预算管理工作。对预算管理最真切的实践认知,我是从那时开始逐渐有的。
我愿意将预算比喻为企业的经济学,它大概是最微观的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所以需要把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去,这是经济学存在的意义。企业的资源更加稀缺,企业更需要配置好资源,这是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是企业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谋划。企业经营者必须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问题是,企业有限的资源未必能撑起经营者无限的“雄心壮志”。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算是对企业经营者“雄心壮志”的抑制,是对企业无序发展的强制干预。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骤然衰落,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仿佛一切都在转瞬之间。这些企业集团落幕的表面原因几乎都是资金难以为继。普通人居家过日子,尚且知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道理,企业的资金怎么就难以为继了呢?当市场红火时,企业一路高歌猛进,此时企业经营者豪情万丈,因高毛利促成了高杠杆与高负债,又因高杠杆与高负债成就了高利润。因经验主义作祟,企业经营者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高周转加持,杠杆越高,利润就越高。可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可能永远红火,一旦消费需求减弱,企业的高周转将不复存在,这时高杠杆会给企业致命一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秉持“三高”模式运行的企业兴衰周期特别短。也许只有等到企业资金链濒临断裂时,企业经营者才会感叹:“要是事先做做预算该多好!”
单就资金预算而言,首先,企业要规划好资金的用途;其次,要设法筹集资金,弥补资金缺口。使用资金是对事的规划,筹集资金是对钱的规划。把对事的规划和对钱的规划集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的资金预算。企业做好资金预算,一方面能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盲目扩张而导致投资项目烂尾。企业能做哪些事,除了考虑值不值得做,还要考虑资金能否供应得上。企业能筹集多少资金,先要考虑资金的收益,再考虑资金收益能否支撑企业还本付息。这两点互为因果,互相制约,这种制约可有效遏制企业的资金风险。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开端,后续还有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修订与调整、预算分析与评价,直至以绩效考核为闭环。有制度、有评价、有考核,能兑现奖惩,这是维护预算管理严肃性的关键。
企业在践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有预算而不按预算执行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样进行预算管理,简直就是“过家家”。反过来讲,如果僵化、机械地执行预算,企业又可能陷入缘木求鱼的境地。有位军事家说:“枪声一响,再好的作战计划至少也要作废一半。”这句话也可以引申到企业预算管理上。预算编制出来后,企业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也会作废一半呢?这里面就牵扯预算编制是否严谨的问题,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当预算与企业经营实际脱节时,适时做出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财务人员总纠结于预算是否做得准,其实这大可不必。预算准不准,本来就有绝对与相对之别,预算结果几乎不具有绝对的准确性。所谓把预算做准,只是说相对准确。毕竟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经营的预判,未来的事充满了变数,这些变数谁又能样样考虑周全呢?因此,预算做不准是常态,财务人员切不可以此为由否定了预算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这本书稿的修订工作我是在图书馆进行的,图书馆的氛围很适合搞文字著述。四易其稿后,这本《从预算管理到经营管理》终于创作完成了,它也是我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第9本书。
我对这本书格外看重,创作这本书所花的时间也最多。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粉丝朋友的帮助,他们是柏苹、吴明容、唐春灵、黄梦雪、童静、罗晓丽女士,裴朝晖、范宏远先生,在此我要对他们的热心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即便付出了十二分努力,书中也难免存在错讹。如果读者阅读本书时发现有表达不当之处,或有修改建议,烦请不吝赐教,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会计”即可留言指正。
袁国辉
2024年6月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