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章 这是什么狗屎运
不久,又册封其母王氏为贵妃,以显示对这个儿子的重视程度。
到了嘉靖十八年二月初,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册封朱载壡为东宫太子。之后,其母王贵妃又变成了王皇贵妃,离皇后仅一步之遥。
这两道圣旨一举奠定了这个接班人的身份和地位。
可如今,这如珠如宝的接班人突然得了天花,而且病情来势汹汹。这天花可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王皇贵妃急得六神无主,除了每日以泪洗面外,就是去道观焚香祈祷。要是这个儿子出了什么意外,怕是她的皇贵妃之位也保不住了。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陶仲文想着,这或许是个机会,行不行就看这一遭了。
他连忙禀明嘉靖,说皇太子是被邪祟附体,并不是真的得了天花,只要驱走妖邪,皇太子自然就能痊愈了。
陶仲文脸不红、心不跳,愣是把牛皮吹到了南天门,可接下来该如何收场那就全看老天爷的心情了。
挑选了一个好日子,他便开始设坛祈祷。天是暗的、心是虚的、手是抖的,可作法的姿势是帅的。
一顿操作猛如虎,陶仲文大汗淋漓,不过倒也没有瞎忙,嘉靖帝虽然还是忧心儿子的病情,倒也是赞赏了一番。
“陶卿辛苦了!”
“臣不辛苦,皇上……放心,太子不日即能痊愈。”
陶仲文咽了咽口水,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水,还是大言不惭地说出了这句话。
反正宫中御医医术高明,肯定会全力救治皇太子,如果治好了,那么这个大功劳就是自己的。
如果治不好,皇太子不小心嘎了,那他也做好了随时准备跑路的准备,大不了再回老家替人看相算命去。反正金银细软也藏了不少啦,下半辈子应该也不愁吃喝了。
陶仲文把好的坏的都打算了一遍,接下来那就听天由命吧!
可有时候老天爷偏心起来,那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谁能想到,短短几日,朱载壡的天花竟莫名其妙的痊愈了。
把陶仲文都蒙得一愣一愣的,自己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还是说这孩子压根就没有得过天花,纯粹是逗他爹娘玩儿呢。
可不管怎么说,这个大难关算是蒙混过去了。
这下子,可把嘉靖帝高兴坏了。一来儿子的病好了,二来自己又得到了一个得道高人。
“爱卿是有真本事的,以后你就是这明圣宫的仙师真人。”
“谢主隆恩。”
陶仲文三拜九叩,欣然接受了这份恩赐。很快,他就会成为邵元节第二,噢,不,他要成为全天下第一。
想起几个月前,自己还在路边摆摊替人算命,以求三餐温饱。没想到,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这泼天的富贵就这样硬生生地砸了上来。
可伴君如伴虎啊,不是每一次都会有如此的好运气。
看来陶仲文还是低估了老天爷对他的偏爱,一次又一次的好运气接踵而来,似乎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又过了几日,嘉靖帝突然心血来潮,召了陶仲文去御花园侍候。
陶仲文战战兢兢地跟在皇帝的后面,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他在说些什么。
这时,突然就刮来了一阵旋风,把嘉靖皇帝戴的翼善冠都吹到了地上。
皇帝掉冠,这是何等的大事,吓得旁边的小太监立马跪了下来,捡起翼善冠匍匐到皇帝的面前。
磕头如捣蒜,“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此时此刻,陶仲文的内心其实也慌得一批,可他是皇帝亲封的仙师真人,就算泰山崩于眼前,他也要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
可现在要跟皇帝说什么话,万一他要拿这旋风做文章,自己又该如何应付。陶仲文的身体一动没动,可脑子中不知道已经转了多少心思了。
嘉靖见陶仲文也不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便开口问道“爱卿啊,你说这个旋风是什么意思,竟然还把朕的帽子吹掉了,你倒是说说,这是吉兆还是凶兆?”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果然这皇帝的好奇心,真真是要害死人。
可皇帝既然已经这么问了,那总要硬着头皮回答他。
“回皇上,依臣之见,这阵旋风正是大凶之兆啊,风属木,木生火,恐怕后面这宫里会有一场大火灾。”
可话刚出口,陶仲文便后悔了,万一几日以后没有大火,那他这个仙师真人岂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甚至他都想到几日以后,趁天黑随便去找个地方放一把火,来证实自己的预言。
可这事说来还真是这么奇怪,陶仲文说完这句话不久,夕行宫果真发生了一场大火灾。这火烧得莫名其妙,把宫里一些值钱的东西烧得一点都不剩,好在当时宫人都跑了出来,没有死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真乃活神仙也。”
经此一事,嘉靖帝算是彻底相信了陶仲文的能耐。
这老天爷显然是太偏心了,趁邵元节重病期间,这是打算要掏多少气运给陶仲文啊。
还真应了一句话,此消彼长,陶仲文进宫没几个月,便深得帝心;而邵元节却门庭冷落,不久就病逝了。
邵元节死后,陶仲文更是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他的一切。
毕竟在嘉靖身边这么多年了,邵元节死后倒真是享尽了人臣之哀荣,赠少师头街,以伯爵礼下葬、得谥号“文康荣靖”。
嘉靖帝的这一举动,寒了天下多少文臣武将的心。想走捷径的投机之人,从此不学文,不习武,入道观,作道士,希望有朝一日能一步登天,成为邵元节第二。
纵观嘉靖一朝,这道观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益增长庞大,街上到处可见道士装扮之人在招摇撞骗,童叟都欺。
这天下莫不是要疯了!
多少文臣学士,穷尽一生苦读诗书,纵有满腹经纶,作尽天下绵绣文章,也难敌道士鬼画符一张。
多少骁勇武将,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纵有高超武艺,打尽天下乱臣贼子,也难敌道士桃木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