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视野中的唯物史观: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哲学探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自然力异化与资本逻辑批判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展开了多方面、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其中,问题域主要涉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论渊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政治经济学理论,如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区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危机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和建构原则等内容。但是,学术界对该部手稿中包含的大量丰富而又深刻独到的自然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本、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关注度并不太高。甚至,受时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局限,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甚至直接忽视了这些宝贵思想资源的客观存在及其现实价值。学术界以往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时,关注更多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等传统文本,而对《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却重视不够。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文革”期间,我们在研究《资本论》时主要侧重其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研究《资本论》时主要侧重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发挥利用商品机制、市场机制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甚至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空前加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构的日益紧迫,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出来。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书尝试对该部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尤其自然力思想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和理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