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
本书以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唐代小说为明清戏曲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唐代小说的嬗变途径之一,就是相同题材经由明清戏曲家的创作而以新的艺术形式呈现。这种呈现既是明清传奇、杂剧对原有题材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明清戏曲家在故事本事基础上驰骋才情、抒发胸臆的艺术创造。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书侧重于研究唐代小说与明清神仙道化、婚恋及豪侠相关题材戏曲文本比较,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的因革与流变,时代文化环境、文学思潮对唐代小说、明清戏曲创作的影响,唐代小说创作与明清戏曲创作艺术的比较、文化内涵的比较等内容。就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文本比较而言,研究者有相应的统计汇总可作为研究的基础。在诸多研究成果中,程国赋、黄大宏对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的嬗变、唐代小说重写情况梳理的比较细密翔实。程国赋所制《唐代小说嬗变一览表》,确定明清时期由唐代小说嬗变的杂剧48种,其中明代杂剧21种,存11种,佚10种;清代杂剧27种,存22种,佚5种。此外,还有5种佚名作品。明清时期由唐代小说嬗变的明清传奇83种,其中明代传奇52种,存29种,佚23种;清代传奇26种,存21种,佚5种;佚名传奇5种。[29]黄大宏所制《撰者可知的明代杂剧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39位剧作家,54种杂剧,其中存25种,佚29种。《元明阙名作者杂剧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27种杂剧,其中存7种,佚19种,存曲1种。《撰者可知的明代传奇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80位剧作家,112种传奇,其中存46种,佚56种,存曲或存出10种。《撰者可知的明初戏文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4位剧作家,5种戏文,其中存3种,佚2种。《明初阙名戏文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18种戏文,其中存4种,佚14种。《撰者可知的清代杂剧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46位剧作家,76种杂剧,其中存62种,佚12种,不详2种。《撰者可知的清代传奇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57位剧作家,70种传奇,其中存40种,佚28种,存曲2种。《明清阙名作者所撰传奇剧目与唐代小说题材关系一览表》涉及43种传奇,其中存10种,佚19种,存曲或存出7种,未标存佚7种。[30]黄大宏在统计中将取自唐代史书中的题材视为唐代小说本事,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故本书在比较研究中对以史书所载题材改编的戏曲不予择取。在具体的研究中,题材的继承与发展,小说与戏曲作为叙事文学的表现方式的异同,文本的细致比较,相同题材文化意蕴的时代差异,是本书的关键与重点。本书通过对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进行比较研究,管窥唐代小说与明清戏曲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艺术风貌,力求打通文体界限,探求相同题材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中的嬗变轨迹。通过探讨相同题材在唐代与明清两代所反映的思想与文化内涵的差异,管窥时代文化对作家创作心态的巨大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作品中的诸种形态。这是由文化看文学与由文学看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本书的比较研究,将会加深对唐、明清不同时代文化与文学创作关系的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