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蜀汉不躺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孤做的就是军事讹诈!

心中有底,静气自生。

殿中气氛越来越凝滞,即便是刘禅,也感到了一些压抑,他主动开口打破了这份死寂。

“孤也认可退兵,议和。”

“对于丞相之言,孤认为有些欠妥。”

“自古以来,想做到以弱胜强,以小伐大,莫不是要行一些非常手段。”

“过于求稳,为了内部安定,过于寻求战略收缩,对大汉而言,本身就是不合时宜,也是难维持长久的。”

“对于李中都护之言,孤同样认为有不妥。”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将太多精力集中到孙吴身上,本身就有些舍本逐末,随着陛下的病逝,益州已有生乱之象,岂能再追求分兵?”

“孤读书少,却也知道一个道理。”

“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敢问殿内的诸位将军和大臣,我大汉对孙吴可能使用‘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法?”

众将领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本以为刘禅会高屋建瓴的解决这次政治风波,没曾想,只是各打二十大板,高举轻放,随后提出了一个更不切实际的要求,若是真有这般办法,他们又岂会争论不下?

但毕竟是刘禅主动提问,他们又不能不答,对视几眼后,马良见状起身道:“回殿下,兵法中的确有这么一招,只是并不适用于当下,孙权、陆逊之徒本就奸诈,焉会因此屈服?”

刘禅微微一笑,将众官员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也丝毫不意外。

但世上哪有绝对的事?

只是马良等人一时没想到罢了。

何况自己能想到这一出,也是因为开了历史的天眼,让马良等人提出这么疯狂的想法,本身就有些太过为难了。

刘禅道:“既然如此,孤就姑且先问诸位大臣一些问题。”

“殿下请讲。”

刘禅道:“不要考虑太多有的没的,若是我大汉的大军,成功攻占了江陵城,此时跟孙权议和,孙权可会同意?又会跟我大汉拟定怎样的划界合约?”

一问提出,四周瞬静。

哪怕是诸葛亮,也眉头紧皱,猜不到刘禅在想什么,如今刘备已死,军心动荡,江陵又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汉军过去不是没有围攻过,却寸功未建。

如何能攻下江陵?

然此时又不能拂了刘禅颜面,为防其他将领口出不逊,诸葛亮便主动答道:“若是汉军真能攻破江陵城,以当下情势,最大程度能恢复昔日的湘水划界。”

“至少也能拿下整个南郡。”

“只是以目前的情况,孙权早已在江陵沿线,布置了大量战船人手,汉军实在难以攻略。”

诸葛亮还是忍不住泼了一盆凉水。

刘禅蹙眉,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他继续道:“如果汉军大军压境,围攻哪一座城,对孙权造成的压力最大?亦或者是除了江陵城外,哪座城池告破,对孙权的压迫性最大?”

这时,马良开口了。

“回殿下,除了江陵城外,当是夷道。”

“如今驻守在夷道的将领是孙桓,此人是孙权宗室之人,颇有勇武,若是在夷道兵败被杀,亦或者被俘,定会在孙吴政坛引起一番轩然大波,到时孙权迫于朝堂压力,或许会选择议和?”

说到后面,马良也不太确定。

倒不是说以此逼迫孙权议和不可能,这本身就是刘备之前定下的想法,围攻夷道,引孙权出兵野战,只是刘备麾下的汉军,尚且没有做到,眼下士气低沉下,恐更难做到?

刘禅在脑海翻找了一下孙桓。

没找到。

想来就是个无名之辈。

他更显安心,嘴角都不由扬起了一抹笑容,继续问道:“若是汉军引兵去攻,再跟孙权议和,能取得多大的议和成果?”

“往大了说!”

马良苦笑一声,越发感觉刘禅不靠谱,打仗岂能这么儿戏?连先皇刘备亲自率兵都没有打下,刘禅就空口说两句,就能拿下?打仗哪有这么简单。

不过作为一个谋臣,马良还是尽职尽责。

马良道:“若是汉军对夷道施加的压力足够大,的确能迫使孙权议和,在那种情况下,孙权恐也不会做出太多退让,至少作为孙吴重要战略防线的江陵,孙权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孙权或可能放弃武陵等非战略之地。”

“并开放一定水道?”

闻言,刘禅对马良的回答有些不满。

攻下江陵城,蜀汉就只能夺下一个南郡?攻打夷道,或者极致施压夷道,也就只能拿到一个武陵郡?

这未免太妄自菲薄了!

也太保守了。

他也看出来了,刘备死了后,这些文臣武将都有些泄气,不少人觉得蜀汉现有政权不稳之危,都一心想着先稳固政权,再图进取。

但刘禅要的是他们提起那股劲,保持刘备在时的雄心跟胆略。

刘禅恨铁不成钢道:“孤问的是极致施压,孤要的不是我大汉跟孙吴议和,是孙吴跟大汉议和,按你们所说,南郡是孙权的战略核心之地,孙权绝不会轻易放弃。”

“那是否意味着,武陵郡、零陵郡,还有桂阳郡,在孙权的战略版图中,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意味着,这些地方孙权在权衡之下,都是可能舍弃的?!”

“你们啊,在我父皇病逝后,不仅人变的保守了,还没了心气,这如何能行?”

“我大汉大军压境,岂能这么灰溜溜离开?”

“孤今日就明确的告诉你们。”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孤就算离开,也会是正大光明的离开,更是要以获胜者的姿态离开,而且要获得实打实的利好。”

“不然孤有何颜面回去面对益州数十万百姓?又如何安民?”

“孤不喜你们的态度!”

“孤也不喜欢这种退缩保守,大汉也接受不了这种结果。”

“失去荆州三郡后,大汉就只拥益州一地,以一州之地,还妄想恢复祖宗社稷,不说是白日做梦,也是异想天开了。”

“因而荆州之地,当竭力争取。”

“你们的通体想法,全都懦弱不堪,毫无血性,哪怕我父皇病逝了,但我大汉社稷还没亡。”

“你们或许对我这些话不以为然,也发自内心的认为,这些事根本做不到。”

“但我告诉你们。”

“这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

“孤就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孙权,不答应孤提出的这些要求,那他就要做好孙刘同命的准备!”

“孤做的就是军事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