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悟空出世
天台山上的野孩子
天台山顶,宛如一座被岁月尘封的古老遗迹,遗世独立于天地之间。极目远眺,部分区域稀疏地点缀着些许草木,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每一片叶子都写满了对生存的执着。而其余大片地方,则是裸露在外、毫无生机的石块,这些石块饱经风雨侵蚀,表面布满了岁月的斑驳痕迹,尽显荒芜寂寥。那高耸入云的最高顶峰,犹如一根直插九天的通天巨柱,冷峻威严,傲然屹立在天地交汇处,散发着令人敬畏的神秘气息。此处,作为离天庭最近的人间之地,顺着那粗壮得需数人合抱的顶天柱向上望去,仿佛只要伸手,便能触碰到天庭那层神秘的面纱,窥探到那超凡世界的一角。
女娲一家离去后,天台山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唯有那座孤零零的小茅屋,在山风的肆虐下微微摇晃,像是在苦苦坚守着往昔的回忆。旁边的菩提树,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伫立,它繁茂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在轻声诉说着小泥人那漫长而孤独的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们成为了小泥人在这空旷山顶上仅有的、也是最珍贵的陪伴。
天际骤然划过一道极为刺眼的闪电,那闪电如同一把开天辟地的利刃,瞬间将墨色的苍穹撕裂开来。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大雷鸣轰然响起,这声响仿若天地间积攒了无数岁月的愤怒咆哮,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势不可挡。雷鸣声中,顶天柱剧烈摇晃起来,仿佛随时都会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折断,整个天空仿佛也即将在这声巨响中崩塌碎裂,陷入无尽的黑暗。
一个世纪的漫长等待后,天台山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降雨。豆大的雨点犹如断了线的珠子,从高远的天际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眨眼间,便将整个天台山顶笼罩在一片茫茫无边的雨幕之中。“妈妈,我出来了,你们在哪里呀?”小泥人在狂风暴雨中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他那稚嫩的声音在风雨的呼啸声中显得如此渺小,艰难地回荡在空旷的山顶,却始终没有得到哪怕一丝回应。雨越下越大,愈发猛烈,好似决堤的洪水,彻底失去了控制。雨水如凶猛的野兽般,肆意地冲刷着大地,无情地将那层包裹小泥人的泥土冲走,裹挟着泥土上附着的灰尘,一同消失在水流之中。汹涌的水流奔腾着冲向那座小茅屋,眨眼间,小茅屋在洪水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轰然倒塌,往昔在茅屋中度过的生活记忆,也随之被无情地席卷而去。
天台山的这场雨,仿佛积蓄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磅礴力量,毫无停歇之意,整整下了一个月之久。洪水在山顶肆意肆虐,原本宁静祥和的山顶,此刻已然化作一片汪洋泽国。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被冲垮的树枝、石块以及小茅屋的残骸,一片狼藉。小泥人望着被洪水吞噬的一切,心中满是迷茫与无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与彷徨,家,没了,那自己该去往何处,又该住在哪里呢?他拖着湿漉漉、疲惫不堪的身体,在洪水中艰难地攀爬,终于爬上了那棵依然顽强挺立在洪水中的菩提树。此时的他,早已饥肠辘辘,腹中传来的阵阵剧痛让他几乎失去了行动的力气。无奈之下,他只得伸出颤抖的小手,摘下菩提树上的果实充饥。他望着手中那略显青涩的菩提果,眼中满是歉意,轻声对着菩提树说道:“菩提树叔叔,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摘你的果实的,我实在是饿坏了,身体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你放心,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一定会让你再也不用为任何事担忧。”
在山脚下那宁静的家中,女娲正与伏羲围坐在石桌旁,商议着家中的日常琐事。突然,女娲心中毫无征兆地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这股不安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让她坐立难安。她总觉得天台山那边似乎发生了极为不好的事情,一种强烈的预感驱使她必须前往一探究竟。她转头看向伏羲,眼中满是忧虑与焦急,说道:“羲哥,天台山上好像下大雨了,我这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实在不踏实,我想去山上看看,我真的怕洪水把小泥人冲走。”伏羲伸手轻轻握住女娲的手,那温暖的手掌传递着安慰与力量,他温柔地说道:“妹妹,你一定要小心些,快去快回,我会一直在家里等着你,盼着你平安归来。”
这时,正在一旁玩耍的菩提和观音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两人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菩提一脸兴奋,快步跑到女娲身边,急切地说道:“妈妈,我也要和你一起去,我太想去看看我的菩提树了,不知道它在这场可怕的大雨中有没有受到伤害。”观音也紧跟其后,拉着女娲的衣角,撒娇般地说道:“妈妈,我也要去,我好想快点见到我的泥人弟弟,我每天都在想着他。”女娲看着两个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微笑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孩子,你们听话,妈妈去看看就马上回来,一定会帮你们仔细看看你们挂念的东西,把那边的情况都带回来告诉你们。”
当女娲施展法术,匆忙赶到天台山顶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呆了。原本熟悉的山顶,此刻已是一片汪洋大海,浑浊的水面一望无际。原本的茅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四处寻觅,却怎么也看不到小泥人的身影。那一刻,女娲只觉心中一片空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抽空了所有的力气。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焦急与失落,脚步也变得异常沉重。她在山顶上四处呼喊着小泥人的名字,声音在空旷的水面上回荡,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她满心失望,再也无暇顾及其他事物,拖着沉重如灌铅的脚步,伤心欲绝地转身回去了。
而就在女娲来天台山寻找小泥人的那刻,小泥人正挂在菩提树上,沉沉地陷入梦乡。睡梦中,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脸上写满了不安与委屈,嘴里还不时喃喃自语:“妈妈,我好想你们,你们为什么还不来找我啊?我一个人在这里好害怕,好孤单……”
终于,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大雨渐渐停歇。然而,天台山顶迎来的,却是更为残酷的连绵不断的干旱。由于这里是天庭的柱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处气候的特殊性,极不宜下雨。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天台山顶的石块被晒得滚烫,仿佛一块随时都会燃烧起来的烙铁,周围的空气也被烤得扭曲变形,仿佛随时都能被点燃。
一个十年的漫长干旱悄然过去,在这悠悠岁月里,女娲的四个孩子在她和伏羲的悉心教导下,各自踏上了自己热爱的修行之路。他们在修行中不断磨砺自己,逐渐掌握了各种神奇而强大的法术和本领。如来潜心钻研佛法,慈悲为怀,佛法的光辉在他身上愈发闪耀;菩提醉心道术,对各种道术秘籍爱不释手,日夜钻研,道力日益深厚;玉弟凭借自身天赋,在武学上颇有建树,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武艺;观音则兼收如来和菩提的法术之长,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在修行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一日,观音满脸期待,眼中闪烁着光芒,走到伏羲面前,轻声问道:“爸爸,能带我们去天台山顶看看吗?我真的好想再去看看那里,心里总是惦记着。”伏羲听到“天台山顶”这几个字,神色微微一黯,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伤痛。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孩子们,你们以后谁也不要再提及那个地方了,你们妈妈只要听到那个地方,就会非常伤心。为了你们的妈妈能快乐一些,孩子们,把那个地方忘记吧!”四个孩子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虽有不舍,但还是静静地走开了。
观音把菩提拉到一边,小声而坚定地说道:“菩提哥哥,能带我去天台山顶吗?我真的坚信小泥人弟弟还活着,我一定要去看看他。妈妈说要我长大后观世音讯,如果连自己的弟弟都不管不顾,我又怎么能对得起这个名字!”菩提看着观音那坚定无比的眼神,心中一动,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妹妹,其实我也一直想去看看小泥人弟弟,还有我的那棵菩提树。不过,我们得万分小心,千万别让爸妈知道了,不然他们会担心的!”
由于菩提热衷于钻研道术,经过多年如一日的刻苦修炼,他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道力。他能够熟练地运用道术,施展各种神奇的法术。而观音则凭借自身的聪慧,兼收如来和菩提的法术之长,将两种法术巧妙融合,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本领,他们二人能够一起施展法术,飞跃一座座小山,朝着天台山顶快速前进。一路上,山峦连绵起伏,景色千变万化,有的山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有的山谷幽深静谧,充满神秘。但他们心中牵挂着天台山顶的一切,无心欣赏沿途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他们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脚下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天台山顶。
在这十年的漫长等待中,小泥人始终没有等到亲人的身影。最初心中那份满满的期待,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渐被怨恨所取代。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菩提树下,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心中暗自埋怨:“家人真的不要我了,妈妈也狠心抛弃我了。在这世上,能和我相依为命的,恐怕只有这棵菩提树了。”然而,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小泥人在孤独中慢慢思索,渐渐想开了。他抬起头,望着眼前那棵枝繁叶茂的菩提树,轻声说道:“世间本没有我,能来到这个世间,已然是一种莫大的幸运。能与这棵菩提树相伴终生,或许也是我的幸福吧。”
从此,小泥人便与菩提树相依为命。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天台山顶,他便早早地起来,找到一个破旧不堪、满是补丁的木桶,从附近那眼清澈见底的泉井中打来清凉的泉水,小心翼翼地浇灌着菩提树的树根。他一边浇水,一边温柔地对着菩提树说道:“你救过我的命,从此我们俩就相互依靠,不离不弃。我不会让你受苦的,只要我还在这世上,就一定会拼尽全力照顾好你。”
这一天,烈日高悬,中午炙热的太阳光照得天台山顶火热发烫,仿佛一个巨大无比的蒸笼。菩提树的叶子都被晒得无精打采,低垂着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小泥人如同往常一样,正提着水桶准备去泉井打水。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山顶上显得格外清晰。他警惕地抬起头,只见不远处,菩提和观音正一脸惊讶地看着他。
“菩提哥,你看有人在给菩提树浇水。”观音惊讶地说道,眼中满是疑惑。“真的,那会是谁呢?”菩提也满脸不解,眉头微微皱起。“会不会是我们的小泥人弟弟?”观音猜测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应该不会的,弟弟即使是十年前出生了,也不会有这么大。”菩提摇了摇头,否定了观音的猜测。
“小弟弟,你是谁呀?”观音走上前,轻声问道,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我也不知道我是谁。”小泥人看着眼前的两人,眼中满是迷茫,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胆怯。“你叫什么名字呀?”观音又问。“我没有名字。”小泥人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落。“那你爸爸妈妈呢?”“我没有爸爸妈妈。”“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在这里。”“你怎么会是一个人?”“还有这棵树。”小泥人的回答简短而又充满迷茫,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那你为什么要给这棵菩提树浇水?”观音继续问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因为他救过我的命,他现在渴了我知道的,我渴了却没有任何人知道……”小泥人说着,眼中闪过一丝落寞,那是一种被世界遗忘的悲伤。“你和这棵树一起生活不寂寞吗?”观音关切地问。小泥人微微抬起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说道:“菩提树非树,天台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乞求爱。”小泥人的回答看似空洞,却让菩提和观音觉得其中似乎蕴含着深刻的玄机,值得他们细细品味,反复思索。
菩提看着小泥人,心中一动,仿佛有一道灵光闪过。他说道:“小兄弟,你说你没有名字,我就送你一个名字‘悟空’,如果你把我们当作朋友,以后就可以直接兄弟相称!”观音听了,拍着双手,高兴地说:“好耶,名字改得好,我也多了一个弟弟了。”小泥人口中念着自己的新名字:“悟空,悟空……”其实,悟空心中早已认出眼前的两位就是自己的亲哥姐,可是他心中那一丝怨恨依旧难以消散,过往十年孤独等待的痛苦,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痕,依然横亘在他的心中。
悟空心想:“既然菩提哥哥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悟空’,自己就应该抛开所有的杂念,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于是,他抬起头,看着菩提和观音,激动地说道:“菩提哥哥,观音姐姐……我……”可话到嘴边,却因为太过激动,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观音惊讶地问,眼中满是疑惑。“我就是你们抛弃的小弟呀!你们会不会认我,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悟空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心中积压已久的疑问,他的眼中闪烁着泪花,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未知的担忧。
“小弟,好小弟,真的是你呀?我们太高兴了。妈妈自从离开天台山就没有看见她开心过,妈妈来过这里几次怎么都没有看见你呀?”菩提和观音听了,又惊又喜,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泪花,那是重逢的喜悦与感动。“小弟,我们回家吧!”菩提拉着悟空的手,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关爱。
“我终于可以回自己的家了……亲爱的菩提树叔叔,我要回家了,你自己多保重,我会常来看你的……”悟空转身,看着菩提树,眼中满是不舍。他轻轻地抚摸着菩提树的树干,说道:“菩提树叔叔,你不要这样,你要坚强地活下去,只要我还活着,你一定不要离我而去,我会时常来看你,给你浇水,陪你聊天……”就在这时,原本郁郁葱葱、从未掉落过一片叶子的菩提树,竟然突然间飘落下一片黄叶。这片黄叶在微风中缓缓飘落,仿佛是菩提树在向悟空道别,又像是在诉说着他们之间那段深厚而又特殊的情谊。悟空看着飘落的黄叶,心中一阵难过,但他知道,自己终于要回家了,要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家。他再次深深地看了一眼菩提树,然后转身,和哥哥姐姐一起,朝着山下走去。一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他们即将开启新的生活篇章。而在他们身后,天台山顶渐渐远去,那棵菩提树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悟空的再次归来。
回家的路上,悟空好奇地听着菩提和观音讲述着家中的点点滴滴,心中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他想象着爸爸妈妈见到自己时的惊喜表情,想象着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生活的快乐场景,心中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而菩提和观音也兴奋地向悟空介绍着家中的每一个人,讲述着他们的修行经历和生活趣事。他们一边走,一边笑,笑声在山间回荡,充满了幸福与喜悦。菩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如来如何在一次修行中领悟了高深的佛法,引得众人惊叹;观音则笑着说起玉弟在一次比武中,凭借精湛的武艺战胜了对手,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悟空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也会插上几句,询问一些自己好奇的问题。他们的身影在山间小道上渐行渐远,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当他们终于回到家中时,女娲和伏羲正在院子里忙碌着。女娲手中拿着一些草药,正准备晾晒,伏羲则在一旁修理着农具。看到菩提、观音和一个陌生的孩子一起回来,女娲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而悟空看到女娲的那一刻,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他挣脱菩提和观音的手,朝着女娲飞奔过去,大声喊道:“妈妈,我是悟空,我是你的小泥人儿子呀!”女娲听到喊声,顿时愣住了,手中的草药散落一地。她仔细地看着眼前的孩子,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她一把将悟空紧紧地抱在怀里,泣不成声地说道:“我的孩子,妈妈终于找到你了,妈妈好想你啊!”伏羲也走上前,看着失而复得的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他伸手轻轻抚摸着悟空的头,说道:“孩子,欢迎回家。”一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这一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幸福与满足。
从那以后,悟空便和家人一起生活在了山脚下。他在家人的关爱和教导下,努力学习各种法术和本领。他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