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回城
“小远!
你大学不上了?上班?你到哪里上班?”
身为张家话事人,张晓北首先提出疑问。
“大爷!
这事我一直没跟你们说,也是怕您担心,这大学我不准备上了。
前几天我进城奔丧,顺便找了找工作。
这工作我已找到,就是东旭表哥那个厂子。
等我稳定下来,我还准备把我爹和明芳他们,都接到城里。”
张明远一番解释,他大伯沉默不言,二伯却突然说道:“小远!
你怎么这样糊涂,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怎么说不上,就不上了呢。
等你大学毕业,就能直接分配工作,那时你是大学生,工作还能差么?
你啊你,这事怎么不跟我和你大伯商量商量,你这孩子,也任性了。
老三怎么也不管管你。”
二伯一副痛心疾首模样,看的出来,他是真心为张明远惋惜。
“你给我闭嘴。
这里还轮不到你说话,小远这样做,自然有他的考虑。
你以为东旭那个厂子,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你也进城几天,试试能不能进去。
另外小远现在进城,就算吃上的商品粮。
比我们这些泥腿子,要好一万倍。
这个社会,学的好终究不如混得好,小远是个有主意的。
像我,我们老张家,就指望小远给我们光宗耀祖呢。
他还有孝心,能想到把老三他们都接到城里。
老三这个闷葫芦,有福啊。
你不懂,就别乱说话。”
张晓东真的很强势,张晓南四十好几的人,孙子都有了,被他大哥训的头都不敢抬。
“大伯!
你能理解我,我很高兴,以后像传国,传军,传燕他们,一定都要让他们上学。
若是家里有困难,或者学费不够,你直接找我。
都是一家人,别和我客气。
若是客气的话,那就是把我当成外人了。
二伯,你家传喜和传红也是。
都不能让他们把学业荒废。
我们农村人,想要改命,虽然不止读书这一条路。
但读书却是最好走的一条路。
我能顺利进厂,这还要归功于我的高中学历。
若是不然,谁会多看我一眼。”
张明远是明字辈,他的上一代是晓字辈,这一代是传字辈。
像张传国,张传军,都是他大伯的孙子。
由于他爸是老幺,张明远在张家辈分比较大。
张传国今年十三,还要管张明志这个小屁孩叫叔叔。
张晓东听到他的话,默默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穿越而来,张明远不仅要让家里过上好日子,还要让张家更上一个台阶。
等风云十年后,改革开放,他正正值壮年。
到时有家族相帮,他的事业会更顺利一些。
单枪匹马闯出来的,只能是个企业,家族共同昌盛繁荣,那就是世家。
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企业,却有千年不倒的世家。
他富裕了不算富,带领整个家族兴盛,才是长远之道。
晚饭很丰盛,虎肉,虎下水以及虎骨汤,算是一桌正儿八经的全虎宴。
饭后各自散去,张明远让大伯和二伯家拎回去几斤虎肉,又每家送了十斤白酒,糖果罐头若干。
就连王猎户,他都送了几斤散酒,让他泡虎骨,可谓是贴心到极点。
张明远不知道,他的这番善意举动,给他避免了不少麻烦。
王猎户在剥虎皮,剔虎肉的时候,就发现雄虎的伤口有些奇怪。
这伤口是贯穿伤,按理说只有三八大盖这种伤,才能造成这样的伤口。
但张明远带过去的,可是老中正,这枪根本不可能造成这样的伤害。
他在老虎伤口处,也没有闻到火药味。
身为一个老猎户,又常年使用土枪,他对火药味十分敏感。
张明远杀的这头雄虎,处处都透着古怪。
这事他憋在心里,谁都没说。
今天张明远很上道,不仅给肉还给酒,做的面面俱到,让他很是受用。
因此对于这蹊跷事,他准备谁都不说,就藏在心里。
昨天张明远陪着长辈,喝了不少的酒,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
父母已经出去干活,并没有因为家里突然多了一笔横财,而选择躺平。
农民就是这么质朴,家里钱再多,也没田里的粮食重要。
昨天晚上一回来,他就把虎鞭和虎骨泡上了。
虎鞭泡了十五斤酒,而虎骨足足泡了一百五十多斤。
买酒就花了他近小两百,要不是有贾书记这层关系,这酒他都买不到。
现在啥东西都要票,没有票你有钱也花不出去。
计划经济,一切都要按照计划来,每人每个月的票,都是有定额的。
像他进厂上班,每个有粮票二十斤,油票一两,布票三尺,糖票一两,其余票若干。
这些票想要养活自己,勉强够了,但是要想要养一家子,那就要动动脑筋了。
比如三大爷闫富贵,他用这些粮票买来细粮,然后用这些细粮到鸽子市换粗粮,这才能养活一家五口。
他不精打细算,这日子该怎么过。
像布票和糖票这些不是急用的东西,他都是拿到鸽子市换钱,或者换粮食。
至于衣服,都是大的穿完,改改小的穿,小的穿完,实在太旧的话,拆下来缝补衣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个年代人们衣服,没有几件是没有补丁的。
农村人结婚,为了穿的体面一点,有时还会借衣服穿。
张明远把药酒放到地窖,然后跟家人打声招呼,便骑着车往城里赶。
原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他回去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有车真特么方便。”
心里感慨一番,他推着自行车便进了四合院。
三大妈正坐在门口,糊着火柴盒,这糊火柴盒的活,是街道分配下来的。
糊个半天,有一两毛的收入。
三大妈没有工作,也没有城市户口,平时就靠着糊火柴盒,帮人缝缝补补,贴补家用。
老到张明远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进来,她立马惊呼道:“哎呦!
小远!
你这哪里来的自行车,还是新的,这车真漂亮啊。”
三大妈一声咋呼,顿时引起前院木工雷等人注意。
他们正在帮张明远家装修,干的热火朝天,听见声音,都不由停下手中的活,抬头张望。
“东家!
您这是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我这好找你有事,你回来的正好。”
木工雷小跑着过来,嘴里说着有事,火热的眼神却没从自行车上移开一点。
回来的路上,这种目光张明远见多了。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看到他这英俊小伙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眼睛看的都是拔不出来。
这种目光让他很享受,他有种开着跑车,炸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