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革命浪潮中的“硬骨头”
1911年,风云变幻的大幕拉开,这一年热闹非凡又至关重要。谭人凤作为同盟会的骨干成员,在7月中部同盟会成立时,凭借出色的能力和威望,被众人推举为总务会议长,还兼任干事会交通部干事,妥妥成为中部同盟会的核心人物之一。
到了12月初,局势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汉口和汉阳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武昌城就像狂风暴雨中的孤舟,摇摇欲坠。战时总司令黄兴辞职前往上海,鄂督黎元洪也慌慌张张地溜走了,一时间群龙无首,武昌陷入混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谭人凤站了出来,出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他带着一股勇往直前的蛮劲和过人的智慧,投入到保卫武昌的战斗中,成功立下赫赫战功。
随后,筹建南京临时政府提上日程。谭人凤作为湖南代表,提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主张——他支持黎元洪当临时大总统,却反对选孙中山。
这一想法瞬间引发轩然大波,遭到许多人反对。结果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谭人凤没得到任何职务安排。有人觉得他太委屈,想为他鸣不平,可谭人凤却坦然地摆摆手说:“我压根就没想过做官这事儿。”
不久后,袁世凯登场了。袁世凯企图拉拢谭人凤,先是任命他为长江巡阅使,接着又要授予陆军上将衔,还送上勋章。谭人凤根本不吃这一套,全部果断拒绝,还当面告诉袁世凯:“我谭某人志在干大事、做一番革命事业,可不是来要官职的!”
1913年3月,国民党的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1916年10月,黄兴也因长期操劳积劳成疾,不幸离世。谭人凤与他们情谊深厚,亲自操办两人的丧事。他把宋教仁安葬在上海,并专门修建“宋园”;将黄兴国葬于长沙岳麓山,竖起墓碑供后人凭吊。
谭人凤这一生,心里始终装着革命和他人。即便晚年体弱多病,他仍在湖南、上海、广东等地来回奔波,为革命事业尽心尽力。1920年4月,谭人凤在上海病逝,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60年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