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外科发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溃疡作痛

脓出而反痛者,虚也,宜补之;脉数虚而痛者,属虚火,宜滋阴;脉数实而痛者,邪气实也,宜泄之;脉实便秘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脉涩而痛者,气血虚寒也,温补之。

一男子患毒,溃后作痛,肢体倦怠,疮口不合,饮食不甘,以六君子汤加黄芪、川芎、当归,四剂而愈,更以托里散月余而敛。

一男子溃后作痛,脉数而无力,以托里散加生地黄、黄柏,二剂而止,更以托里散数剂而安。

一男子溃后发热,左手脉数而有力,以人参败毒散,一剂而止,更以托里散而瘥。

一男子溃后发热,焮痛不止,烦躁便秘,右手脉沉实,以清凉饮一剂而止,更以托里消毒散四剂而瘳。

一男子溃后作痛而脉涩,以定痛托里散饮之,敷乳香定痛散而止,更以托里散数剂而愈。

一男子溃而作痛,脉浮紧,以内补黄芪汤四剂而止,又二十余剂而愈。

一男子项患毒,溃而作痛,以参、芪、地黄、芎、归补之而止,更以八珍汤加黄芪、桔梗,三十余剂而愈。

一男子患痈,溃而作痛,脉软而涩。余谓气血虚。欲补之。彼不信,乃服攻伐之剂,反发寒热,始信之,仍投大补药而痊。大抵疮之始作也,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多痛。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若反痛,乃虚也。丹溪云:脓出而反痛,此为虚也,宜以补之。亦有秽气所触者,和解之;风寒所逼者,温散之。齐氏云名德之,元太医令:疮疽之证,有脏腑气血上下,真邪虚实不同也,不可不辨。如肿起坚硬脓稠者,疮疽之实也。肿下软漫脓稀者,疮疽之虚也。泻痢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并冷,脉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时难,大便滑利,声音不出,精神不爽者,悉脏腑之虚也。大便硬,小便涩,饮食如故,肠满膨胀,胸膈痞闷,肢节疼痛,口苦咽干,烦躁多渴,身热脉大,精神昏塞者,悉脏腑之实也。凡诸疮疽,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血之虚也。肿起色赤,寒热疼痛,皮肤壮热。脓水稠粘,头目昏重者,气血之实也。头痛鼻塞,目赤心惊,咽喉不利,口舌生疮,烦渴饮冷,睡语咬牙者,上实也。精滑不禁,大便自利,脚腰沉重,睡卧不宁者,下虚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了了,食不知味,音嘶色败,四肢浮肿者,真气虚也。肿焮尤甚,痛不可近,多日不溃,寒热往来,大便秘涩,小便如淋,心神烦闷,恍惚不宁者,邪气之实也。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又曰:诸痛为痒为虚也。又曰:诊其脉洪大而数者实也,细微而软者虚也。虚则补之,和其气托里也;实则泻之,疏利而导其气。《内经》 谓:血实则决之,气虚则掣引之。

附方

人参败毒散方见溃疡发热门

清凉饮方见发背门

定痛托里散

治疮疡血虚疼痛之圣药也。

粟壳去蒂,炒,二钱 当归酒拌 白芍药炒 川芎各钱半 乳香 没药 桂各一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乳香定痛散

治疮疡疼痛不可忍。

乳香 没药各二钱 寒水石煅 滑石各四钱 冰片一分

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甚妙。此方乳、没性温,佐以寒剂制之,故寒热之痛,皆有效也。

六君子汤方见作呕门

托里散

托里消毒散方见肿疡门

内补黄芪汤

治溃疡作痛,倦怠少食,无睡自汗,口干或发热,久不愈。

黄芪盐水拌炒 麦门冬去心 熟地黄酒拌 人参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炒,三分 白芍药炒 远志去心,炒川芎 官桂 当归酒拌,各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八珍汤方见溃疡发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