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落霞城。
朝霞行千里。
朱平三人早早便去了知州府衙。
尹玉琪见门前无人,拿起鼓槌便敲响了鸣冤鼓。
鼓声震天响,打破了晨的寂静。
“谁啊谁啊!大清早的就来击鼓鸣冤!”
“别敲了别敲了,来了来了。”
府衙大门还没打开,就传来了不耐烦的声音。
尹玉琪停止敲鼓,门内的牢骚声也没有了,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开门的是衙役,衙役衣衫不整,睡眼惺忪,一脸不耐烦。
“这是知州府衙,你们是不是敲错门了?”衙役不耐烦道。
朱平不解:“知州也是一方父母官,我们怎么就敲错门了?”
衙役愣了片刻,看傻子一样看着朱平:“什么父母官不父母官的,你们得先去找县令。”
“找过了,但县令不会办理我们这案子的。”尹玉琪道。
衙役又愣住了,一般县令不予办理的案子都是牵扯甚广的事情。
他想着赶紧把三人打发走:“那你们可有相关文书?”
“没有。”朱平道。
衙役匆忙地摆手催促:“没有相关文书就越级上告是违法的,我念你们不懂,不与你们计较,赶紧走赶紧走。”
他刚要关门,只见尹玉琪手中凭空冒出一块玉牌。
“玄剑门入云峰尹玉琪,有要事相见,特来寻知州胡侠。”尹玉琪严肃道。
衙役从看到尹玉琪手中凭空冒出一块玉牌的时候,整个人便清醒了许多,等尹玉琪自报身份后,他已经完全清醒了。
“原来是玄剑门的仙师前来,在下眼拙在下眼拙。”衙役恭敬作揖,“三位稍等,我这就去禀告知州。”
朱平看着那衙役远去的声音,费解道:“不都说这知州是出了名的好官嘛,怎么会有这种手下?”
尹玉琪喝了口酒:“谁知道呢。”
络腮胡大汉道:“我管过人,我懂,自己再好也未必能管好每一个下属。”
朱平道:“管匪寨和管官差是一样的?”
络腮胡大汉嗨了一声:“有什么不同?都是管人。”
他咳嗽了一声,又道:“而且恶官可比盗匪还要害人。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这话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怎么说?”
“我们去打家劫舍,顶多了抢现有的粮食钱财吧?官可以不论收成,不论有无,收税收到三十年后。”络腮胡大汉似是想起了自己的过往,狠狠啐了一口。
“对了,据说一个叫鹅城的地方,税都被收到九十年以后了。”络腮胡大汉越说越来劲。
“这么夸张?!”尹玉琪目瞪口呆。
络腮胡大汉点了点头,表情依旧愤怒,似乎还要再往下说,那个去禀告知州的衙役喘着气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知州大人请三位去书房一叙。”
三人跟着衙役来到书房。
知州看上去精神奕奕,一脸正派,和衙役刚才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
朱平三人作揖:“知州大人。”
知州微微颔首:“不知三位仙师是有何事?”
朱平将账本拿出来,递给知州:“我们是来状告常青镇县令的,这是常青镇县令的罪状。”
他说完,指向络腮胡大汉:“这是污点证人。”
知州愣了愣,接过账本,仔细地看着。
一盏茶功夫后,只见他勃然大怒:“竟和山匪沆瀣一气,做着为祸一方的恶劣之事。”
他看向络腮胡大汉:“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络腮胡大汉跪地,将常青镇县令这些年做过的恶事,不论大小,全说了出来。
知州闻言,气得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来人!”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衙役走了进来。
“去常青镇将那县令押来!我要亲自为常青镇的百姓除了这祸害。”知州义正言辞。
两名衙役愣了愣。
“还待在这作甚?赶紧去。”知州怒喝道。
两名衙役连忙点头称是,飞也似的跑了出来。
知州叹了口气:“出了这么一个为祸一方的蛀虫,当真是朝廷之耻,百姓之殃啊!”
朱平和尹玉琪对视一眼,并未说话。
知州看向两人:“不知两位仙师在落霞城待几天?”
“宗门里还有其它事情要处理,我们这就离开。”尹玉琪道。
知州惋惜道:“可惜了,那下次两位仙师再来,可得多待几天,好让在下尽一尽地主之谊。”
朱平和尹玉琪随口附和了一声,便离开了。
待两人离去后,络腮胡大汉依旧跪在地上,知州似乎并没有让他起来的意思。
知州慢慢地喝了口茶,眼皮都不抬一下,似乎懒得看络腮胡大汉一眼。
“还有什么把柄在你手里么?”知州的声音突然变得冷漠。
络腮胡大汉摇了摇头:“就这一本账本。”
“你们匪寨的其他人呢?”知州又问。
络腮胡大汉道:“我来之前,已经把他们遣散了。”
“你倒也算讲义气。”知州似乎要再次确认一遍,问道,“他们手中可有其它把柄?”
络腮胡大汉道:“没有,就这一本账本。”
知州啧了一声:“这常青镇县令做事也太不小心了,看人的眼光也不行。”
“是呀,竟挑了这么一个臭虫。”说话的自然不是络腮胡大汉,而是一个腰挎长剑的中年人。
“师爷,你说这事当如何处理?”知州问道。
“找几个死士假装山匪,将那县令截杀了,然后自杀。”中年人声音冷漠,像是在谈无关紧要的事情一般,“最后把罪全让他背了就行。”
“以前都这样做,挺管用的。”中年人补充道。
知州慢慢地吹开茶面冒的热气,喝了口茶,将茶碗放下:“就按你说的办。”
他们全程聊天都当着络腮胡大汉的面,仿佛他并不存在。
可络腮胡大汉确实是存在的,他也实实在在听到了这些对话。
不知不觉间,络腮胡大汉已是汗流浃背,大脑宕机一般。
“你们……你们是一伙的?”络腮胡大汉不太敢相信,即使在他眼中和他所听的传闻中,落霞城知州胡侠,可是好官的代名词。
中年人和胡侠看臭虫一样看着络腮胡大汉。
“原来这只老鼠还在这啊。”胡侠的眼神愈发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