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外国的月亮没有中国的圆
其实,娟子很是纳闷,为什么到了法国,这里的夜晚没有什么月光,也谈不上月亮了,于是,很多人都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是在娟子看来,中国的月亮胜似漂亮,在月亮的阴晴圆缺中,让我们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但是在娟子看来,团圆就是她在另一个维度的希望。
一个人在海外,看到别的国家的国旗被大肆的放在街头上,有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同时,也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感觉,因为这里的不是你的国土,这就是说,在这里你没有主权,你的一切都是漂泊的,没有根基的,所以,离开故土的那些异乡人在法国的乡村开着旅店,他们也曾经是中国人,但是他们到了法国的环境后,不得不让自己拼命的干活,然后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娟子来到了法国的乡村,这里有着宽广的农田,而且一望无垠。在这个法国的乡村旅馆,有着三层楼那么高,能接待300个到500个的旅人,看起来还是挺有派头的,干干净净的房间,他们在早餐时候,有着丰富的面包和牛奶,还有很多火腿供娟子的旅行团的人员吃的饱饱的。法国人的服务员也有年龄相对较大的奶奶在里面,他们非常负责的把上好的面包和牛奶提供给大家享用。
但是,他们也非常的细致的服务于我们的中国的旅行团的人员。
所以,让娟子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是,在法国,娟子虽然在乡村旅馆住了一晚上,但是娟子的心却被法国的卢浮宫和香舍大道所魂牵梦绕。
于是说,在法国有香舍大道是来自世界的著名的街道,那么中国也有来自BJ中轴线的浪漫。
所以,在法国,我们在香舍大道看到了来自凯旋门的高大和埃菲尔铁塔的宏伟,那么我们的中国,还有来自天安门的雄奇和BJ天坛等古迹的魅力。
这并不是说要完完全全的去魅怯一个国家的历史的遗留的壮观的景象,而是,在不同的人生维度上去探寻来自不同国家的命运的载体在通往精神世界的沟通中,达成的像样的一致性的感官体验。
所以,说到这里,娟子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怯懦,而是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凯旋门前留影驻足,感受到来自法国拿破仑时期的战争的凯旋的重要意义。
这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说辞,而是回望历史,在人类的发展的瞬间,会给世界的历史留下无数的篇章来书写这个带着牛角帽的国王,在法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为当初的法国世界立下的汗马功劳。
拿破仑于1806年下令建造凯旋门,旨在纪念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的辉煌胜利。这场战役被视为其军事天才的巅峰之作,凯旋门的建造直接服务于他对古罗马帝国的模仿——通过建筑彰显权力与功绩。
凯旋门的设计(高50米,宽45米)刻意超越古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体现了拿破仑“新罗马帝国”的野心。其新古典主义风格呼应了启蒙时代对古典理性的推崇,同时强化了法兰西作为欧洲文明中心的地位。
拿破仑本计划在凯旋门雕刻其所有军事胜利的浮雕,并在此举行凯旋仪式。然而,1815年滑铁卢战败后,工程一度停滞,直至1836年路易-菲利普时期才完工。拿破仑本人从未见过凯旋门建成,这一缺憾成为其帝国兴衰的隐喻。
凯旋门墙面镌刻着558位拿破仑时期将领的姓名,以及1792年至1815年间法国参与的近百场战役名称。浮雕如《马赛曲》(吕德作品)将革命激情与军事荣耀融为一体,成为法国从大革命到帝国的历史见证。
1921年,凯旋门下增设无名烈士墓,安葬一战中牺牲的无名士兵,墓前长明火永不熄灭。这一转变使凯旋门从单纯歌颂胜利转向对战争牺牲的哀悼,体现了法国对和平的反思。
凯旋门位于香榭丽舍大街西端,巴黎12条大道的辐射中心,使其成为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天然舞台:
1840年拿破仑遗骸回归巴黎的盛大仪式
1944年巴黎解放时戴高乐将军的入城游行
每年7月14日国庆阅兵的起点
建筑师让·夏尔格兰的设计融合了古罗马拱门的比例与法国巴洛克的装饰语言,其巨型浮雕和雕刻细节(如胜利女神、战士形象)成为19世纪公共艺术的标杆,影响全球纪念性建筑的设计。
作为巴黎历史轴线(Axe historique)的焦点,凯旋门与卢浮宫、协和广场、新凯旋门(La Grande Arche)形成空间序列,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吸引超600万游客登顶俯瞰巴黎全景。
从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到电影《盗梦空间》,凯旋门频繁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代名词。其形象被印在邮票、货币(如旧版500法郎)甚至电子游戏场景中,持续输出文化影响力。
凯旋门浮雕中隐含的殖民征服叙事(如对北非战役的描绘)在当代引发批评,部分学者呼吁重新诠释其历史语境,以反映多元价值观。
2021年,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用银蓝色织物包裹凯旋门,这一行为艺术既致敬其古典美学,也挑战了人们对历史建筑的固化认知,引发关于“遗产活化”的全球讨论。
巴黎凯旋门的意义随时代不断演变:
19世纪:拿破仑帝国的权力图腾
20世纪:民族创伤与复兴的精神支柱
21世纪:全球公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它既是石头的史诗,也是流动的记忆,提醒人们:真正的荣耀不仅存于征服,更在于对历史复杂性的包容与超越。正如雨果所言:“凯旋门不是为某个人而建,而是为所有为法兰西流血的人矗立。”
然而就在法国为凯旋门的伫立而感到骄傲的同时,中国的BJ中轴线申遗成功,成为了世界的又一个奇迹。我们深入的了解中轴线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重现中国古代的帝王的历史。在中轴线的映衬下中国的月亮更加的妩媚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