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茶饮

她说的话,勿要说沈父不信,便是沈麦和沈米也不信。

小家伙太小。

几文钱在她眼里也算赚了钱。

“芋头……秋兰,你们今天?”沈父试探,视线先是落在沈芋身上,见她不说话,又落在沈母身上。

“嘿,一回家只顾忙活,倒是忘了和你们讲了,今儿早上准备的东西都卖完了,赚了一百多文呢。”沈母美滋滋,天知道昨晚她还担心东西卖不完怎么办。

都已经做好中午留在县城的打算。

却没想到,不仅卖完了,还有人恋恋不舍,那架势生怕她们下午不出摊。

沈母和沈父几人分享。

“才进城门,芋头做的吃食就卖出去十几份。”绘声绘色同他们讲城门口发生的事儿,“那句话说的真好,塞什么……哦对,塞翁失羊……反正就是遇到坏事儿,说不准下一秒就发生好事儿呢?”

沈芋惊讶于沈母的表达能力,默默补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对对,就是这什么马呀羊呀的。”

“阿姐这么厉害!”

“我刚刚就和你们说了,你们还不信。”小家伙白了沈麦和沈米一眼。

沈麦和沈米笑得羞怯。

他们哪儿知道生意这么好做。

明明村里人都讲……嗐。

“娘,我们轮番陪阿姐去县里好吗?”

沈米渴求。

“你才多大,你跟着去,你阿姐还得操你的心。”沈母想也没想便拒了,“快吃饭。”

说着,拿起一个饭团,咬了一口,她忽然道:“芋头,那守城的饭团?”

“娘放心,我单独包起来了。”

吃过饭,一家人又忙活起来,水缸里的水用完了,沈母带着沈芋去挑水,沈麦和沈米则在家中洗涮。因下午只麦柳叶茶和酸梅汤,沈芋打算多做一些。

上午柳叶茶和酸梅汤都卖的不错,反而是饭团最后才卖完。

未时三刻,沈芋和沈母又坐上驴车,趁着村里人都还在家休息,赶往县城。

并非她们怕见人,只是不想徒增烦恼。

但这事儿瞒不了多久,今早她们出门,没惊动旁人,和他们相邻的人家却是听到了,沈麦沈米下地时,那户人家还试图从两人口中打探消息。

等到摆摊的位置,已是未时末。

两人还没收拾好,就有人来卖,正是上午那位恋恋不舍的小兄弟,也是今早沈芋母女在这儿卖饭团,第一个过来问的客人。

“姑娘来筒酸梅汤。”

这人二十出头的模样,瞧着似做苦力的,一身深褐色短衫,说话却文绉绉的。

“好。”沈芋应声,“只要一筒吗?”因他巨大的反差,沈芋对他印象深刻,“对了,竹筒可以免费换柳叶茶。”

“我晓得。”这人摸了摸脑袋,从一旁地上拿起几个竹筒,“换的柳叶茶能用竹筒装吗?竹筒算我买的。”

“郎君说笑了。”方才她和沈母去问了问碗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两文钱一个,她暂时……还是用竹筒吧,今上午是赚了一百多文,但这是因米、酸梅汤粉不花钱。

签到全靠运气。

用完酸梅汤粉,酸梅汤需要成本、饭团也需要成本。家里粮食也不够吃,还需再买些。哪儿哪儿都需要钱。这会儿竹筒收费将来呢?总不能一个竹筒真按一文钱算吧,她现在一筒柳叶茶才卖一文钱,不如将这点当做区别于其他摊铺的福利,吸引客户。

“一筒酸梅汤,三筒柳叶茶,我帮您用绳子绑在一起还是?”

“有劳姑娘了。”

“客气。”

沈芋利索拿出绳索将四个竹筒绑在一起。

“姑娘明儿是几点来?”

“还是今早那个时辰,郎君拿好。”沈芋把绳子一端递给对方,“郎君是县学学子吗?”对方闻言怔愣片刻,迟疑点头,“在下闻子铭。”

沈芋身后,沈母惊讶,余光悄悄落在闻子铭身上。

他许是注意到了,讪笑后解释,“家中窘迫,母亲腿疾复发,出来谋生。”“姑娘是有什么事吗?”沈芋摇头。

“在下唐突了。”话落,闻子铭提着竹筒离开。

申时初,随着日头鼎盛,来买茶饮的人愈发多,有上午打下来的基础,不到两刻钟,酸梅汤和柳叶茶便都卖完了。

母女二人没急着回家,沈母在原地守着东西,沈芋去了另一条街,她打算买些白面再买点肉。

白面比米贵许多。最次的一斗也要二十九文,好一点的三十五文,精细面粉一斗要四十四文。整整比米价高出一倍。

瞧着价格,沈芋沉默,她又看了眼小米的价,只稍稍比白面低一些,“有麦子吗?未脱壳的。”伙计摇头。

看出沈芋的窘迫,伙计犹豫道:“姑娘不如买米,咱们这儿米便宜。”

沈芋摇头,她本是想试着做些面食,这价格……罢了,她还是做米糕吧,难怪一个炊饼要两文钱,“肉铺在哪儿?”

“姑娘顺着这个方向往前走,不久就能看到。”沿着伙计指的方向,沈芋走了一二百米就看家肉铺,问了价格后,沈芋再度陷入沉默。

果然,她就不该信那些种田文。

一个个赚了钱后,必定先买些肉庆祝,最便宜的鸡肉一斤都要二十八文钱。

她是赚了二百多钱。不是赚了两千多钱,家里大人小孩加一块儿一斤肉够谁吃?

狠了狠心,沈芋要了两斤肉,和店家打了许久口头官司,最后以四十八文拿走了那两斤肉。

回去的路上,沈芋心里还止不住肉疼,然家里小的小,病的病,总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体,尤其是沈父,沈父受的伤其实并不算重,好好养养,未必没有站起来的可能。当然上战场是不可能了。

等她回到摊位,沈母得知她买了两斤肉,眼睛都瞪圆了,“今儿肉便宜?”

“二十四文。”

“……”

沈芋只感沈母看她的眼神,宛如看败家子,“才赚了几个钱?”沈母一阵心疼,在得知沈芋还要买米后,心更疼了。

“芋头,咱们家种着水稻呢。”

“娘,做饭团每天需要几斤米,不买咱们家米不够用。”家里原本就只有几十斤米,他们省着些吃,能吃两个月左右。但加上做饭团。那几十斤米够呛。

“娘问问大舅他们,看他们卖米不卖。”店里米忒贵了,一斗十八文钱,这价钱足够在村里买两斗了,不脱壳的能买三斗。

“别问你大舅了,问你二舅,你二舅和二舅妈不闲话。”

“好。”沈芋穿来这一月只见过大舅,没见过二舅,这才提议沈母问大舅买米,若是问旁人买,谁家不种地?晓得你买那么些米,可不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徒惹一堆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