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婚事成了,赚钱的事要抓紧了
“他们不会。”
高加林看了三人一眼,笑着说:“至于为什么不会,我不说,你们先想想这是为什么?
巧珍,假设你现在是工厂的一名负责生产的工人,你看到工厂每天要倒掉很多废铜烂铁,你会怎么做?”
巧珍下意识想说下班后去垃圾场捡破烂啊,但立刻又反应过来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她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道:“应该会什么都不做吧?”
高加林问:“为什么?”
刘巧珍仔细又想了一遍,十分肯定地说:“我不能去捡破烂,因为一旦去捡破烂拿去卖,就说不清了。
就像出山劳动,有人渴了偷吃一个西红柿,就算被抓到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如果敢摘了夹带在身上带回家,那就成了偷盗集体财产,轻则扣工分扣口粮,重则……”
听她这么说,刘立本一下就明白了。
但他想的却比巧珍要多,再次问道:“捡破烂,收破烂这么挣钱,待业青年就没人想到吗?”
“现在大多数待业青年都在走门路等分配,只有很少人不等不靠,先自己行动起来。
这些里面,又以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为主,几乎没人想到捡破烂和收破烂。
就算想到了,很多人也拉不下脸来做这个。”
刘立本笑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哩,只是加林你又没去过这些地方,是怎么知道到的。”
高加林心说:我前世听爷爷讲的,后来又看到几篇年代文,其中有一篇小说是靠收破烂发家的。
但他一开口却说:“我在报纸上看到的,然后加了一些自己的分析。”
刘立本终于对他心服口服起来,大声夸赞道:“好加林哩,你这真是……真是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哩。
老汉算是看出来了,别看别人叫明楼和我‘大能人’、‘二能人’,其实真正的能人是你哩!”
巧珍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也跟着说:“加林哥不但是个能人,还会写、会画、会拉、会唱,什么都知道,一身的大丈夫气概,长得也好看哩!”
巧珍娘宠溺地拍了她一下,笑着说:“不怕羞哩,哪有这样夸自己对象的?”
高加林也乐了,一本正经说:“巧珍没说错啊,我确实是这样,特别是最后一点,跟巧珍一样,都长得好看哩!”
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几人又闲聊几句,高加林简单说了一下收破烂这行的几个要点和诀窍,看时间已经很晚了,便拿了稿纸和墨水起身告辞。
刘立本闻言立刻热情地起身相送,等出了院门后,又小声对他说道:“加林,之前说的打赌我看就算了吧。
我现在相信你能挣到很多很多钱了,我答应你和巧珍的婚事,巧珍嫁给你肯定不会吃苦的。”
“好,那就算了吧。”高加林连连点头,态度恭敬。
其实真心来讲,对刘立本高加林还是有一点点不爽的,但谁让他是巧珍的爸爸呢?
况且这老丈人虽然目光短浅,却实在是个很精明的小生意人,只要稍加调教,就能成为自己的好帮手。
他还想到时候,让刘立本顺带着帮他收一下各种古董古玩、老物件、名贵木料什么的。
想了想,又嘱咐刘立本他被借用到县立高中讲课的事,先不要对人讲,免得别人不信多费口舌。
刘立本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
回到家,高父高母照例已经睡了,两人几乎每天都要出山劳动或者在自留地里忙活,一到晚上就累得不行。
高加林叹息一声,挑亮油灯,首先去灶台找到妈妈给他留的晚饭,狼吞虎咽地吃掉了。
洗碗的时候,一篇适合这个年代高中生水平的教学文章就已经打好了腹稿,他准备先给《中学生数理化》期刊投稿。
随即他将新买的稿纸铺好,刷刷地在标题处写下十一个大字——《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策略》。
文不加点写完这篇一千八百多字的“小论文”,高加林又觉得只投一篇投一家不保险。
因为《中学生数理化》是隔壁中原省创办的,并且有华罗根,陈景闰、钱善强等多名院士为其撰文或题词,门槛实在有些高。
立刻又构思了一篇《高中化学总复习方法研讨》,准备给《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投稿。
这个刊物是秦省师范大学主办的,门槛也比《中学生数理化》要低一些。
家里也没有钟表,写完两篇文章,依旧精神饱满的高加林跑到门外,通过看月亮判断出时间大概在凌晨一点半到两点之间。
想了想,他又在稿纸上写下一个长标题——《一文读懂波斯国白色革命为何会失败和中东局势未来走向及对华国的影响》,并认真撰写起来。
相比前面两篇“小论文”的信手捏来,这篇文章写起来要麻烦得多。
凭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要写出来其实就跟和人唠家常或者吹牛逼一样简单。
让他犯难的是,他要写的很多资料和细节,都是前身那个高加林不应该知道的。
所以,他必须根据前身知道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合理分析”,依靠合理推测补充出这些细节,完成一篇逻辑自洽又真实可信的科普文章。
又写了一个多小时,觉得手有点酸脑子有点胀后,这才吹灯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和父母简单说了一下昨天的事,并再次强调了一下“一朝顿悟”的人设。
高玉德和何大妮自然惊喜万分,对他说的“一直在研究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半点怀疑,只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骄傲。
我家加林就是聪明哩!
原来他之前天天熬夜看书,不是写文章写不出来,是在研究这个甚么学习方法哩!
我家加林就是有本事,连校长也要来听他讲课哩!
在听到刘立本同意把巧珍嫁给儿子后,老两口更是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像是两朵盛开的菊花,每根花瓣里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意。
“好啊,巧珍是个好娃娃哩,长得俊,人品又好,人也精明,待人也好。”
“好加林你真是有眼光哩,我看整条川道就属巧珍最好,也和你最配哩!”
高加林也很高兴,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道:“赚钱的事要抓紧了!”
算起来,昨天他只睡了三个多小时,竟然还做梦了。
梦里他正抱着巧珍,教她什么才是真正的亲吻。
眼看两人的嘴巴就要贴到了,突然满村的鸡都叫了,然后抱着的巧珍也不见了。
起床后,又发现肚子快要饿扁了,那感觉真是太不爽了。
“妈,早饭你多做一人份的饭吧,多放一点油,昨天熬夜写了好久的文章,肚子好饿哩。”
“好哩,妈妈给你炒鸡蛋,烙白面饼吃。”
何大妮爱怜地看了高加林一眼,拿起舀面瓢就去舀面,却发现家里的面粉已经就剩下一个底了。
她没有半点犹豫,弯下腰几乎将缸底都扫干净了,舀了满满一瓢的白面出来。
脸上带着心疼和慈祥的笑容,开始为她的独苗儿子和起面来。
他们老两口,一个快四十岁,一个三十六岁才得了这么一根独苗,自然是把他看得比什么都重。
只要是为了儿子好,莫说是把家里仅剩的这点白面都吃了,就是要她割身上的肉喂他,她也是心甘情愿。
只是可怜我的好加林,每天晚上熬夜写文章,莫要把身体熬坏了,眼睛熬瞎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