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练功,无师自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诏安令

大魏七帝元年,初春时节。

为应对大魏境内不断增多的妖怪邪祟,缓解捕快捉妖的压力,一张“捉妖人诏安令”在三天内传遍大魏每个角落。

这不是朝廷第一次招揽捉妖人,在大魏一统天下的第一个年头,他们就颁布过招安令。

但收效甚微,捉妖人懒散惯了,根本不愿意接受朝廷监管。

反正他们依靠百姓自发的捉妖委托也能生活的很好,加入朝廷,对他们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这种情况其实在魏大帝的预料之中,他对捉妖人本来就不是很重视,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反正这个时期的大魏空前强盛,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六扇门正式成立,他们先从军队里挑选武者分派至各州府,帮助百姓捉妖,提升民心。

之后再花费大量资源,挑选出一批又一批资质不错的人,将他们培养成捕快的中坚力量。

前前后后大概花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大魏境内的妖怪作乱事件终于得到有序控制,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至此,大魏的捉妖体系基本成熟,六扇门的地位也是逐年上涨,每一代的神捕还会得到皇帝的召见,位列从一品。

除此之外,大魏每一位新帝继位,还会开启一场浩浩荡荡的灭妖行动,以此来展现自己的威望。

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才造就如今相对安全的环境生活。

只可惜所有王朝都逃不脱腐败的命运,大魏亦是如此。

从五帝魏恒帝开始就有些苗头,那一年的灭妖行动,是三百年来唯一一次以失败结尾的灭妖行动。

并不是因为那年妖怪实力太强,而是因为内部贪污严重,导致各方面都出现问题,甚至连六扇门推选出来的神捕,居然还死在了那次行动中。

魏恒帝大怒,动用强力手段整治贪腐,朝中大臣接连落网,抄家的抄家,抄斩的抄斩。

六扇门就更不用说了,揪出四分之一吃空饷的关系户,他们连各地出现的妖灾都敢隐瞒,没有上报。

那一年,京安府的菜市口血流三日不止,史称‘永德大案’。

这眼看大魏又有中兴之势,没曾想半路再起波折。

灭妖行动将大魏的空虚暴露无疑,沉寂三百年的妖族没有错过这个天赐良机。

大魏九州三十六郡,分布在西北的五郡,以及西南三郡,迅速被妖族拿下。

见此情形,魏恒帝只能暂缓朝中的事情,把注意力转移到妖族身上。

在他继位期间,贪腐问题确实得到缓解,对六扇门的治理也有良好效果,丢掉的八郡都抢回来一半。

如果下一任皇帝能接着努力,再次中兴并不是一场梦。

但天不遂人愿,六帝魏玄帝,是一位昏君。

骄奢淫逸,宠信宦官,酒池肉林,这些都是小事。

关键是他以国力不足为由,拒绝继续对妖族用兵,同时大肆征收税赋,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可以说,他就是造成妖怪日益增多的罪魁祸首,魏玄帝做过的唯一一件好事情,应该就是他死的很早。

七帝魏高瞻五岁继任,太后监国,年号兴启。

幼帝继位,本以为大魏会一蹶不振,没想到太后如此英明神武。

先调整赋税安抚众民,再从六扇门里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名为捉妖司,专门负责招揽捉妖人对抗境内妖怪,短短五年就稳住即将崩盘的局面。

并且她对妖族态度强硬,一直在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妖族开战,抢回剩余四郡。

而这一次大魏能顺利招安大部分捉妖人的原因很简单,和魏始帝的强硬态度不同,太后和魏高瞻对捉妖人非常重视。

首先是福利,加入捉妖司的捉妖人,可以优先挑选朝廷以及民间的捉妖委托。

赏金虽然没有增加,但只要完成的委托越多,贡献值达到一定程度,就能获得天材地宝以及高阶功法。

这对于闲散的捉妖人来说,是提升自己实力的最佳途径,没有之一。

其次是地位,加入捉妖司的捉妖人都会发放一枚个人专属的黄金钱币。

凭借这枚黄金钱币,出入各州府都不需要任何通行证,也不用缴纳任何入城费。

在关键时刻,甚至可以不用管任何规矩,直接闯进衙门,和知府知县进行对话。

要是多多完成委托累计贡献,就能获得更多的黄金钱币,上达天听都不是问题。

最后是宽松的管理,加入捉妖司的捉妖人没有上司,他们只需要每月按时完成委托就行,不会有谁会对他们指手画脚。

或者说他们只听皇帝一人的命令,其他人,哪怕是宰相都可以完全无视。

有了这些福利和保障,加入捉妖司的捉妖人逐年增多,最开始还是来者不拒,现在已经设立门槛,但想加入的捉妖人还是越来越多,没有一点减少的意思。

因为黄金钱币已经成为捉妖人的身份象征,没有这玩意,百姓都不相信你是捉妖人,有委托也不会给你。

闲散的捉妖人除非口碑极佳,不然都没法生存下去。

捉妖司的成立,让大魏境内的妖怪作祟再一次趋近稳定,但也引发了新的矛盾。

捕快的位置就变得很尴尬。

魏大帝时期想要成为捕快,必须要达到气海境才行,可现在只要气血境就能加入,差距非常明显。

以前的捕快,有钱,有地位,还有荣誉,谁都想加入,那些关系户一个劲的往里挤是有原因的。

可是现在什么都没了,只剩下稳定的微薄俸禄。

当然了,他们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现在只需要处理家长里短的琐事就行,不用和妖怪拼命。

看似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捉妖司成立时间太短,许多捕快难以适应身份的转变,导致他们看那些捉妖人非常不爽,明里暗里都在较劲。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捉妖人和捕快大打出手的事件,屡见不鲜。

临安府也是一样,若非捕头李长轩压着,少不了闹出几条人命。

这不,眼看顾月楼里的捉妖人和捕快真要打起来,李长轩终于是回过神。

啪!

酒杯拍在桌案上发出响声,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李长轩长叹一口气,兴致不高的说:

“大家都是同僚,没必要争吵,尽快捉拿水妖才是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