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鬼事异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16/53384816/b_53384816.jpg)
第28章 东北鬼事异闻之打渔楼鹰屯诡事
“爸,这就是你说的打渔楼村?怎么感觉这么阴森啊。”苏然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个被薄雾笼罩的村庄。
苏建国深吸一口气,“别瞎说,这可是咱们满族的聚居地,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爸爸这次来是为了研究这里的鹰猎文化,说不定能挖掘出很有价值的东西呢。”
苏然无奈地耸耸肩,帮着把行李从车上搬下来。他们这次是受当地政府邀请,来对打渔楼村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记录,苏建国是民俗文化专家,苏然则是跟着来帮忙整理资料的。
他们住进了村里安排的一间老房子,房子虽然经过修缮,但仍保留着古朴的风格。晚上,苏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传来阵阵风声,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突然,他听到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他们房间门口停了下来。苏然紧张地坐起来,大气都不敢出。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又慢慢远去。
第二天一大早,苏然就把昨晚的事告诉了父亲。苏建国笑着说:“可能是村里的人起早干活吧,你别自己吓自己。”
两人来到村里的鹰猎文化博物馆,这里收藏着许多与鹰猎有关的文物和资料。苏建国和馆长赵大爷聊得热火朝天,苏然则在馆内四处参观。当他走到一个展示驯鹰工具的角落时,突然感觉一阵寒意袭来。他看到一个破旧的鹰哨,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就在这时,他听到一阵鹰唳声,仿佛就在耳边。
苏然转过头,却什么也没看见。他揉了揉眼睛,心想一定是自己太紧张了。可当他再次看向那个鹰哨时,却发现它竟然微微晃动了一下。苏然吓了一跳,连忙跑去叫父亲。
苏建国和赵大爷过来后,鹰哨却安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任何异样。赵大爷笑着说:“小伙子,可能是你看花眼了,这鹰哨可有些年头了,说不定是有灵性呢。”
中午,苏建国和苏然在村里的一户人家吃饭。这家的主人杨大叔热情好客,给他们讲述了许多关于村里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咱们村以前可是给朝廷进贡猎鹰的地方,那些鹰可都是宝贝啊。不过,也因为这,村里发生过不少怪事。”杨大叔神秘兮兮地说。
“什么怪事?”苏然好奇地问道。
“老一辈人说,曾经有个鹰把式,因为不小心弄伤了一只进贡的鹰,被朝廷的人抓走了。从那以后,每到晚上,那鹰把式的家里就会传出鹰唳声和他的惨叫声,好像他和那只受伤的鹰一直在受苦呢。”杨大叔的声音低沉,让苏然背后一阵发凉。
吃完饭,苏然决定去村子后面的山上转转,他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鹰猎文化的线索。山上树木茂密,偶尔能听到几声鸟叫。走着走着,苏然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洞口不大,但里面黑漆漆的,让人望而生畏。
苏然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进去看看。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山洞,里面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突然,他看到洞壁上有一些奇怪的图案,像是有人用尖锐的东西刻上去的。这些图案大多是鹰的形状,但却扭曲变形,看起来十分诡异。
苏然拿出手机,想要拍照记录下来。就在他按下快门的瞬间,山洞里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风声,吹得他几乎站立不稳。紧接着,他听到了一阵密集的鹰唳声,仿佛有成千上万只鹰在向他扑来。
苏然惊恐地转身想跑,却发现洞口不知何时被一块巨石堵住了。他拼命地呼喊着,可是回应他的只有那恐怖的鹰唳声。
不知过了多久,苏然感觉声音渐渐消失了,周围又恢复了平静。他用尽全身力气,推了推那块巨石,没想到巨石竟然缓缓移动了。
苏然逃出山洞,一路狂奔回村子。他找到父亲,把在山洞里的遭遇告诉了他。苏建国皱起眉头,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晚上,苏建国和苏然来到杨大叔家,想向他打听山洞的事情。杨大叔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那山洞你们可千万别再去了,传说那是以前惩罚犯错鹰把式的地方,被诅咒过的。进去的人,很少有能平安出来的。”杨大叔的话让苏然更加害怕了。
苏建国却不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他决定第二天和苏然一起再去山洞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解开谜团的线索。
第二天一大早,父子俩带着手电筒和一些工具,再次来到了山洞。这次,他们更加小心谨慎。走进山洞,苏建国仔细地观察着洞壁上的图案,他发现这些图案似乎隐藏着某种信息。
就在他们研究图案的时候,山洞里突然又响起了那恐怖的鹰唳声。苏建国和苏然紧紧地靠在一起,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中摇曳不定。
突然,苏建国看到一个黑影从洞顶扑了下来。他下意识地用手护住苏然,却发现那黑影是一只巨大的苍鹰。苍鹰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红光,它张着锋利的爪子,向他们发起了攻击。
苏建国和苏然四处躲避,手中的工具根本无法抵挡苍鹰的攻击。就在他们陷入绝望的时候,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别伤害它们!”
苏然和苏建国扭头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冲了进来,正是村里的傻子守村人二柱。二柱挥舞着手中的树枝,嘴里念念有词,奇怪的是,苍鹰看到他,竟然停止了攻击,在空中盘旋了几圈,缓缓落在了地上。
二柱走到苍鹰身边,轻轻抚摸着它的羽毛,嘴里嘟囔着:“都过去了,别再怨恨啦。”苍鹰温顺地看着他,仿佛能听懂他的话。
苏建国和苏然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二柱转头看向他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清明:“这个山洞,藏着村子的秘密,也藏着痛苦的过往。以前村里有人为了利益,伤害了太多的鹰,这些鹰的怨恨就留在了这里。”
二柱缓缓讲述,多年前,村里来了几个贪婪的商人,鼓动村民捕捉更多的鹰去卖高价。许多鹰被残忍对待,受伤的鹰痛苦的鸣叫和鲜血,引发了一场鹰的报复。从那以后,山洞就成了怨念聚集之地,进去的人常常遭遇怪事。而二柱,从小就能和动物沟通,他能感受到鹰的痛苦,一直守在村子,试图平息这份怨念。
苏建国和苏然听后,心中满是感慨。他们决定和二柱一起,帮助村子化解这些怨恨,让鹰猎文化能在和平与安宁中传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建国、苏然和二柱查阅古籍资料,请教村里的老人。他们了解到,在满族传统中,鹰是神圣的象征,伤害鹰是极大的罪过。为了平息鹰的怨念,他们按照古老的仪式,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祈福活动。
苏建国和苏然与村民们一起,准备了丰盛的祭品,有新鲜的兔肉、谷物,还有象征着吉祥的彩色布条。在村子的中央广场上,他们搭建起了一个祭台,周围挂满了代表着鹰神的图腾。
仪式开始了,全村的人都聚集在广场上,苏建国和村里最年长的鹰把式站在祭台前,庄重地念起了祈福的咒语。苏然则手持鹰哨,在一旁配合着节奏吹响。二柱站在祭台旁,眼神专注地看着天空,仿佛在和鹰神对话。
随着咒语和鹰哨声的响起,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群鹰,它们在村子上空盘旋飞舞,发出阵阵鸣叫。村民们纷纷跪地,向鹰群祈求原谅。鹰群似乎感受到了人们的诚意,它们缓缓地降落在祭台上,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人们。那一刻,整个村子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笼罩着,充满了祥和的气息。
从那以后,打渔楼村再也没有发生过奇怪的事情。苏建国和苏然完成了他们的研究,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庄。而二柱,依旧守在村子里,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鹰猎文化。
作者介绍:
打渔楼村位于JL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历史渊源
-命名由来:始建于明代后期,后金和清初时是朝廷渔猎之地,建有冬季存放渔网的渔楼,故而得名。清初,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立后,狩猎八旗中的镶红旗和镶蓝旗移居此地。
-满族聚居:现在在此居住的满族关、赵、杨、奚、付、曾、刘等家族,是当时移民的直系后裔,渔楼村成为满族世居地。
文化特色
-鹰猎文化:打渔楼村也被称为“鹰屯”,驯鹰传统可追溯至满族先民女真人,有近千年历史。顺治十四年,此地成为清朝“狩猎八旗”兵丁世居基地,为清廷驯养猎鹰并进贡是当地满族男子的使命。鼎盛时,全村70%以上家庭从事驯鹰、养鹰,现在仍有50多户养鹰,鹰把式赵明哲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杰出传承人。
-渔猎文化:世世代代的村民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当地渔业资源丰富,除了日常的捕鱼活动外,在特定季节还会有大规模的冬捕等活动。
旅游资源
-雾凇景观:每到冬季,江面水汽遇冷后凝结在树上,形成大片雾凇,景色宛如仙境。相比雾凇岛,这里游客较少,更具原生态,适合摄影爱好者取景。
-鹰猎文化博物馆:为了传承和保护鹰猎文化,当地专门建立了鹰猎文化博物馆,人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了解鹰猎文化的历史传承,馆内展示了与鹰猎相关的工具、服饰、图片等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