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度世凝愿法
慈航启渡济众生,纳愿凝信擎通天。
宴会很快便散了去,许多商户迫不及待要收拾一番,准备出门经商。
不省人事的龟寿,也被秦汉安排鼠贼送了回去。
辞别沈璧珺后,秦汉赶回武馆,把自己关在房里琢磨起这神珍级别的功法。
怀着激动心情将整本《度世凝愿法》通读后,秦汉瞬间感觉激荡的心情冷静下来。
功法共有三卷,分别是‘论’一卷,谈度世救苦;‘识’一卷,说修行常识;‘法’一卷,教凝愿修炼。
‘论’卷秦汉略过不作研究,这讲得是世人皆苦,修者当心怀天下苍生的一套。
这点对其它人来说,或许很有立德立行的意义,放在开头很重要,但对于有‘普度系统’的秦汉来说,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得比他积极性更高。
‘识’卷普及修行知识,这卷里,终于把秦汉修炼《大力炼体术》时的一个疑惑解了。
秦汉细细读了两遍,明白了西游世界的大致修行情况。
‘识’卷中,把修行分成‘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及‘合道归一’四个境界。
每个有灵生命的诞生,都意味着体内或多或少拥有了先天灵气。
普通动植物等非有灵生命觉醒成精怪,便是激发了先天传承或得了后天机缘,有了灵性灵气。
而有灵生命中,又以人类体内先天灵气最多,有道是‘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
对人类来说,灵气弱者,体差易病,精力不济,修行根基薄弱。
灵气旺者,体健可抵御疾病,活力充沛,且感官敏锐,悟性非凡,易于入道修行。
而‘炼精化气’,便是提炼体内后天之精化为先天灵气,使弱者变强,可实现气血旺盛、灾邪难侵、延年益寿等效果。
如果再辅以类似炼体、炼神等等的法门,还可消耗灵气获得力大无穷、钢筋铁骨、操控水火等能力。
很显然,秦汉虽然修炼《大力炼体术》,但这是只提升实力的辅修法门,纯属走偏了,正途依然处于门外。
也怪不得他刚入定时,发现下腹部就有一团灵气,那必然是先天灵气混合着体内自然转化而成的后天之精形成。
这一阶段,最难的便是仙缘,也就是获得机缘或功法。
现在,秦汉得到系统奖励的《度世凝愿法》,便是过了这道坎。
‘炼精化气’的目标,是炼至无精可炼,到时便可开始‘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者,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达到气神合一的境界,由此超凡入圣,化出元神,飞升上界。
这一阶段,最大的坎之一便是精气不足。
气不足,神不出,会长久的困于凡间,达不到‘炼神还虚’阶,直至寿数终结。
‘炼神还虚’者,进一步温养凝练元神,达到“炼神者,无神可凝之谓也”的至高境界,届时,修行者可通天达地,功成可化亿万化身。
至于最后的‘合道归一’,‘识’卷并没有多提,只说这境界,已知的只有道祖、佛祖两位。
看完这卷,秦汉思索起来,要是像《度世凝愿法》‘识’卷中这么说,灵气是用修行者自己体内的后天之精化成的。
那么不论‘炼精化气’还是‘炼气化神’两个阶段,精气都是支撑修行的基础,一旦后天之精不足,化出的先天之气不够,必然就要向外求。
有的人会慢慢熬,再四处寻找灵药、灵材弥补自身,期待在自己寿数消耗殆尽前,能化出元神。
还有的则走上歪路,靠掠夺他人体内精气弥补自身。
恐怕只有极少部分修行者,能不受精气不足的困扰。
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练《大品天仙决》,就是一路通畅,或许这和他是天生圣人有关,先天精气丰盈,悟性超凡,足以让他直抵天仙位。
秦汉不由感慨起来,为什么西游世界不像其它修仙世界一样,灵气充盈在天地之间,只要放开了吸,比谁能活着吸得快,吸得好就行。
自己即将开始‘炼精化气’。
原本还指望有灵果能支撑自己,现在灵果不知为何,越发稀少,等自己炼完后天之精,恐怕到时候也得被困在这两个阶段。
看完‘识’卷,秦汉带着困扰继续研究‘法’卷,惊喜发现《度世凝愿法》不愧是神珍级功法,竟然另辟蹊径,解决了精气不足的问题。
‘法’卷提出用愿力来接续修行中稀缺不足的灵气。
愿力本质上,也是灵气的变种,由灵性生命在信仰崇拜中,向偶像自然献上信仰愿力。
愿力由灵性生命体内的先天灵气转化出现,会对其自身精气造成一定消耗,但只要适度,就又不至于产生损伤。
而想要凝聚愿力,普度世人便是大道。
这让秦汉想起了佛陀们,《度世凝愿法》这名字一听,便知道和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汉仔细思索了一番,考虑到自己不是孙猴子那样的先天圣人,必然会受精气不足困扰,而现在灵果、灵材又稀少珍贵。
如果自己还想修炼出通天大道,又不想像一些妖魔一样大肆吃人采补。
那么,《度世凝愿法》就是自己能选的,也是唯一的修炼途径。
配合上系统普度众生的宏愿,也算完美匹配了。
之后,秦汉叫来鼠贼、刺刺头和猪刚,交待好采购与守卫事情,便开始闭门修炼。
他要按‘法’卷记载中的‘炼精化气’法门,提炼自己体内后天之精,化成先天灵气,再配合《大力炼体术》锤炼躯体。
他没有师门护持,也没有法宝护身,且作为妖怪,必然不能妄图直接将气与神合,只能先消耗灵气炼体,提升自己实力以应对各种危险。
至于将来会不会灵气不足,化不出元神。
只要他以后普度任务做得多,信仰值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愿力支持他继续走通天大道。
......
日月转换,斗转星移。
蒙县沈家,沈璧珺卧房外室。
自从那日在福玉楼告别,沈碧珺已有月余没见过秦汉。
开始时候,她一直等着秦汉来找她。
可左等右等,最后只等到秦汉销声匿迹,不见踪影的消息。
于是,她借口商议采货之事,前往武馆寻找秦汉,却被个黑毛猪妖拦住,告知他们山主在闭关,不见客。
几次三番都是如此。
“当家的,你又坐在这看画像了!”
刘掌柜敲门进屋,见沈璧珺又看着墙上的画像在发呆,不满道。
只见外室墙上,挂的不是梅兰竹菊,也不是仙佛神圣,而是秦汉身着白袍、手提银枪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