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刘姥姥
汤成揣着满腔怒火,风驰电掣般回到营中,来见贾琮。
屋中还有张瑞。
“三爷!”
贾琮见他面色有异,便道:“如果是董振邦的事,你就直说。”
汤成这才狠狠一拍腰刀,骂道:“董振邦真不是个东西,不仅侵占良田,还杀人逼粮!”
“他真杀人?”
“一家三口,三条人命!”
汤成便把他跟踪董振邦到密云县,隔得远远的见他杀人,之后又去亲眼确认了尸体等经过详说一遍。
贾琮面色逐渐阴沉。
他总算理解了什么是“上管军粮,下管人头”。
顺天府属神京辖区,正正经经的天子脚下,董振邦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满门。
听完汤成的讲述,张瑞身子一晃,差点摔倒。
“三爷,你是因为卑职才去调查那个董振邦的?”
汤成回来当晚便听说了张瑞挨打的事,立刻愤愤接口:“不是为你还为谁!你是三爷的兵,三爷必须为你出这口气!”
“可三爷当天就踹过他了,还把他踹得吐了半碗血,三爷何必再为卑职去得罪人。”
“张瑞你咋地跟孙哥一样胆小怕事了!那狗东西把你胸骨都打断了,吐半碗血能行?再说这种丧气的话,别怪俺看不起你!”
张瑞低头不语。
他俩几句话的功夫,贾琮已经做出了决定。
“汤成,你先去吃饭,吃完后再去租一匹马,牵到岔路口等我,入夜之后我在那里与你会合,咱们再去一趟密云。”
“就咱俩?”
“嗯,人多惹眼。”
“好!”
汤成转身出去找东西吃,张瑞嘴巴嚅嗫着,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说。
贾琮知道时机还未到,让他回去休息。
入夜了。
贾琮脱下军装,换上常服,闪身出了营房,借着夜色一路飞奔,两刻钟后跑到了岔路口,果然见到汤成骑一匹马牵一匹马。
“三爷?”
“走。”
贾琮飞身上马,与汤成往密云县疾奔。
一直奔到那个庄子,来到村东头的刘瞎子家。
“三爷,就是这家。”
“我闻得到血腥气。”
“狗娘养的!”
刘瞎子的院门虚掩着,隐约透着点亮光,贾琮推门进去,只见堂屋里点着两支白烛。
烛火飘摇,照着门板上的三具尸体。
小孩的头颅与身躯摆在一起,还没有缝合,不知怎么歪在一边了。
贾琮伸手扶正。
又看了一会儿。
“带我去刘姥姥家。”
“就在隔壁。”
两人走出院子,把门拉上,再走到刘姥姥的院子,轻轻扣门。
“谁?”
有个男人警惕问道。
“在下姓贾,有事请教你们家的刘姥姥,请开门。”
贾琮的声音温温和和的,院里的人这才拉开一条门缝,先瞧了瞧,见是一个斯文的小公子,便打开门。
不想后面还跟着汤成,那男人想要关门,却是迟了。
“别害怕,我们没有恶意,你是不是姓王,你爹叫王成?”
“正是。”
“那就对上了,我与你们家还是亲戚,请刘姥姥出来说话吧。”
听到亲戚,这人更加惊疑,这时刘姥姥已经出来了,一眼认出汤成,赶紧把儿子拉开,再把贾琮、汤成让进屋子里。
“两位官爷来得好快,俺照官爷说的,已经把他们仨放回自己家去了。”
汤成抱了抱拳:“多谢您老。”
贾琮就着灯光打量刘姥姥,她面容虽然粗俗丑陋,然而头发还是黑的,精气神极好,确定她就是那位曾在荣国府打秋风的刘姥姥。
于是说道:“我叫贾琮,乃是荣国府长房的公子,排行第三,你们叫我琮三爷就好。”
刘姥姥喜道:“琮三爷。”
“你们祖上曾联宗的金陵王家,他家的大小姐嫁到我们府上,是我的亲嫂子,你说我们是不是亲戚?”
贾琮讲一句,刘姥姥就跟着哎哟一声,云里雾里一般听完,这才反应过来,不禁大喜。
立刻拉着女婿跪下,又冲着屋里喊女儿刘氏,以及已经睡下的外孙板儿和外孙女青儿。
“哎哟哟!还不快点来见荣国府的少爷,真是菩萨保佑,怎么就把少爷吹到俺们这来了!”
刘氏畏畏缩缩的带着两个孩子过来,磕了头。
板儿青儿呆呆望着贾琮,似乎望着画儿里的神仙一般。
女婿王狗儿到底见过一些世面,站起身大着胆子问道:“琮三爷,这么晚来村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刘姥姥早搬了两张椅子过来,用衣袖擦了又擦,再请两人坐下。
贾琮坐好之后,正色道:“既然是亲戚,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指引你们家一条发财的门路,搞不好还能得个一官半职。”
听汤成说刘姥姥就住在苦主隔壁时,贾琮当即就有了这个主意。
想要扳倒董振邦和董瑞,必须要把董振邦侵田、逼粮、杀人的事闹大,闹得四里八乡都知道,闹得全神京也捂不住。
想闹大,就得立案。
立案需要首告。
刘瞎子一家死绝,就算有几个远亲,谁会站出来告发军爷?
上了公堂生死难料,一遍遍过堂,一次次挨打,举许案子还未水落石出,首告就先被打死。
刘姥姥不同,她虽是乡里妇孺,却老于世故,胆子也大,再加上她们家现在贫穷,需要钱。
此外,有王家和贾府这么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她在公堂上面对官老爷时,心理会强大很多。
听到有升官发财的门路,刘姥姥和王狗儿都是眼睛一亮,迫不及待问道:“只要琮三爷愿意提携俺们,便要俺们做甚都是好的!”
贾琮不急着说门路,而是继续说道:“当今三大营的节度使大人,你们可知是谁?”
“定是你们荣国府的老爷!”
“是金陵王家的王子腾大人,也就是我嫂子的亲叔叔,跟你们家论辈分,应是姥姥的上一辈。”
刘姥姥越发喜不自胜,拍着巴掌说道:“早知道王太爷就在三大营当官,俺们早去看他了。”
倒是王狗儿有些退却之意:“当时联宗,王家只有京城里住的二小姐见过我们,王大人怕是不认这门亲戚。”
“有我呢,我保准王大人认你们这门亲,因为你们会帮他立功。”
“帮王太爷立功?这又是从哪里说起?”
贾琮慢慢说道:“只要姥姥随我去告发杀人的军爷,替王子腾大人正本清誉,惩凶除恶,以后你们家就能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