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太子妃,该喝药了!
吕氏倒训得含辛茹苦,可朱允炆哪里懂这些,当即说道:“父王平日待孩儿好得很,时常夸奖孩儿懂事。”
“懂事管个屁用!你要讨得他的欢心,将来才有前途!”吕氏冷嗤一声。
“前途?前途是什么?”朱允炆一脸莫名。
“前途……前途便是……”吕氏眼里闪出光芒,她正要谆谆教诲,殿门却吱吖一响,只见太子朱标走了进来。
见状,吕氏忙收住话茬,脸上带着温婉笑容,快步迎了上去道:“妾身拜见殿下,妾身正教允炆习字呢!”
朱标点了点头,走上前去,将那宣纸拿起来看了眼。
吕氏忙在旁解释道:“允炆今日新学了几个字,还没练好,待过两日写熟了再写与殿下看。”
“嗯!爱妃辛苦了!”朱标点了点头,又回头叮嘱朱允炆道:“你才开蒙识字,务必稳扎稳打,练好了字,日后才不致耽误学业进展。”
朱允炆自是恭敬拱手:“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好!”朱标很是满意,随即朝门口宫女吩咐道:“将允炆带下去,早些歇息吧!”
“诺!”当即就有宫女进来,将朱允炆带了出去。
此时殿内只剩下朱标和吕氏两人,随即朱标对吕氏说道:“爱妃近日既要照顾雄英,又要服侍本宫病体,倒是辛苦了。”
吕氏忙低头道:“照顾殿下和太孙,本是妾身分内之事。”
“嗯……”
朱标点了点头,然后让人端来一碗参汤,说道:“前段日子,父皇赐给了我跟老参,我这段时日这么辛苦,我专门让人给你炖了汤,你趁热喝了吧!”
“殿下厚待,妾身感激不尽……”朱标素来体贴温厚,吕氏不以为怪,感激的说道,随即伸手接过,正要喝下。
无意间,她瞥见了朱标的表情,此刻朱标全没有平日里温润如玉的做派,反是面容沉肃、眼神森冷,一副冷厉决然的模样,吕氏神情大变,再望向那碗参汤,这不是补药,而是一碗毒药,莫非……
吕氏不敢再想什么,而朱标看着吕氏没喝,忍不住催促道:“爱妃,还不赶紧喝了,不然等凉了,到时候药效就没那么好了!”
“殿下,这参汤太烫,还是等它凉一会儿再说吧!”吕氏淡笑着说道,随即就将那碗参汤放在案桌上。
看到吕氏这样子,朱标哪里还没明白过来,他当即叹息了一声道:“哎!爱妃,你既然这么聪明,猜到了我的用意,为何要觊觎自己不该觊觎的位置,干出那种蠢事来呢?”
“殿下,妾身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吕氏当即说道,她的内心很是不安,莫非殿下发现了什么?不,人都死了,殿下不可能发现的。
“真要让孤将一切都说破吗?你可知道,暗害皇孙的罪名,足可叫你吕家满门抄斩。”朱标冷着个脸说道。
吕氏登时花容失色,连忙说道:“殿下,妾身视雄英为亲子,怎么会暗害他呢?一定有人污蔑妾身,让他出来,妾身要亲自跟他对峙。”
“夏荷是因何而死,还要让孤明说吗?”
夏荷就是被吕氏杖毙的那名宫女。
闻言,吕氏内心“咯噔!”一声,她怎么也没想到朱标会知道夏荷,难不成他真的查出来什么吗?不,夏荷已经死了,所有证据都已经覆灭了,朱标绝对查不出什么的。
当即吕氏泪如雨下道:“殿下,都是妾身的错,那几日,妾身心情不好,一气之下,才会着人杖毙夏荷的,都怪妾身太冲动了,请殿下放心,妾身一定会加倍给夏荷家人补偿的。”
此刻的吕氏哀婉啼泣,其情状着实惹人同情。
若是换了其他事,朱标可能会为之心软,可此事涉及儿子安危,朱标不是拎不清的人。
“是因为雄英病好了,你的一切算计都破灭了,才会心情不好吧!”朱标冷笑道。
“不,不是的,并不是那样,臣妾……”吕氏梨花带雨的,还想要解释什么,朱标却直接打断了她道:“罢了,你也不必再说什么,你我夫妻一场,既然你不愿意自己走,那孤就让人送你一程吧!”说完,他直接转身,拂袖而去。
眼看朱标渐渐走远,吕氏的身子发颤,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正自惊疑交加,殿门又被人推开,只见朱标的心腹太监从门外走了进来的。
“太子妃,奴婢服侍您用药!”
那太监神情冰冷,目露阴寒,一步步走来之际,更是提手撩袖,准备动用强硬手段。
“不,不……”
吕氏心下剧震,有意呐喊拒绝,可打心底生出的濒死恐惧堵在胸口,迫得她喊不出声来。
……
这一夜,东宫很不安宁。
天还未亮,宫女、太监们进进出出,奔走匆忙,更有不少人提着白麻素布,四下披挂。
待到次日一早,东宫门口竟挂起素缟。
如此惊天消息,自然是纸包不住火。
没片刻功夫,这事就已流传开来。
所有人都在好奇,如此隆重丧事,究竟是何人突然暴毙。
恰在早上朝会之时,众人刚一进殿,便发觉朱元璋的神色似有哀婉,而一向陪同的太子朱标竟也没到场。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朱元璋宣布了太子妃吕氏的死讯,这一下子,朝堂里炸开了锅。
吕氏身体向来康健,前阵子皇孙、太子依次患病,还是她去照顾,怎么没两天工夫,她倒突然暴毙了?
没待朝臣们细细思虑,朱元璋已带着哀悼口吻,着礼部和宗人府操办丧葬事宜,礼部和宗人府官员当即领命。
下朝后,不少官员暗下腹诽,这大明朝的太子妃,当真是个高危行当,先有正妃常氏病逝,这吕氏上位还没几年,竟又轰然崩殂。
当然,也有些心思活泛的,已将这事和先前的皇太孙染病之事联系起来。
这场病来得蹊跷,皇太孙又莫名被接离了东宫,细一联想其中倒也有因果关联。
不过,这些隐讳猜想,只留于各人心中,绝不可能说出来,不然真就九族消消乐了。
而经过几日的缓冲,太子妃吕氏暴毙所引起的余波渐渐平息下来,更关键的,朝堂里有了更大的事,将吕氏之死盖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