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风口浪尖上的一缕轻舟!
文武百官看着眼前这草率的公堂游戏都有些心中不快。
但人在这迂腐的朝中,又能当何作为?
待刘备被解除了枷锁,李儒笑嘻嘻的朝他凑了过去。
他拉住刘备,但却没有着急开口说话,反倒是等一众大臣一一离场之后,他才将双手兜于袖口之中,做出了一幅傲然的姿态等着刘备开口。
刘备见状哪里不懂得此意?
他立刻便鞠了一个躬,同时拱手拜谢道:
“阁下大恩,备,感激不尽……”
还没等刘备将客套话说完,便见李儒白了他一眼后便侧过了半个身子,同时抬手制止道:
“诶——!”
“本以为你是个胸怀大志之人,没想到啊!”
说着李儒一甩袖口,顺势对着刘备背过了身去。
“哼!”
“是我看走眼了吗?”
刘备抬起作揖的手没有放下,他依旧保持着那副谦卑的样子。
闻言后他只是沉吟了片刻,便对着李儒的背影恭敬的说道:
“我不明白郎中令此话是何寓意,还请先生明示!”
即便李儒没有回头,也知道刘备此时的模样。
听闻此话他有些气愤的转过了头,盯着刘备那张和善的扑克脸质问道:
“我李文优活了一辈子!”
“今天还真是头一次见到你这般如此会虚与委蛇的人!”
“收收你的表演吧,我都看破了!”
刘备没有说话。
他对于此人的刻意接近带着些许的警惕。
毕竟他这宦官之子的称号可是坐实了的,如今的靠山也倒台了。
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本,可以让人上杆子巴结自己。
见刘备不搭理自己,这李儒也不恼。
他闲庭信步的走在这空荡荡的朝堂之上,听着自己的脚步声,悠哉哉的哼起了曲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刘备没有走,但也没有说话。
见状,李儒轻笑了笑,他停下脚步看向了刘备,问出了自己的话:
“你认为,这当今天下谁是英雄?”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对话,这次刘备没再沉默,他思索一番便如实说道:
“汝南袁氏,从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李儒闻言很是不屑的哼了一声。
“你可是说那袁绍、袁术兄弟二人?”
似有不同的看法,李儒抬头看向朝堂棚顶叽喳乱叫的麻雀,借着一缕阳光,他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此子当不得英雄!”
见眼前的郎中令似乎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刘备又道:
“那便是镇守西凉边关之地的破虏将军董卓、董钟颖!”
“自上次平定西凉之乱后,此人朝中风评颇高,且西凉军骁勇善战,若有机会大展拳脚,此人必定成事!”
闻言后李儒还是摇头。
“凡事不可只看表象。”
“很多时候你所见,不一定为真!”
刘备闻言有些不解,自己这分析的应该不错吧,但为什么李儒还是摇头。
带着这个疑惑,他本想就此问出这个问题。
但还没等他开口,李儒便解释道:
“这董钟颖本该身居高位,但他却屡次犯错,遭到革职……”
至于是什么事儿,李儒他没说。
作为郎中令这类似国防部的职位,他知道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实属正常。
仅是这两句话,刘备就明白了一个七七八八。
大致的意思便是说这董卓不老实。
要知道这汉灵帝忙于享乐,对国家大事这方面的管理有够松懈了。
但即便这样,那董卓却还是被重罚,这就说明了问题。
见自己的答案再次被否决,他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自己的学长公孙瓒?
不对,他现在还太嫩了。
要不就是交州之地的士燮?
这也不可能!
人家就像守家带地的根本不想出门好不好?
思来想去,最后便只有那与自己有过节的张稳了。
对于吕布那个莽夫,刘备都没有将他考虑在内。
不是瞧不起他,而是根本不想拿这个人与英雄相提并论。
“要说当今天下能称得英雄之名的,便只有那天公将军张角了。”
说着,刘备很是哀怨的叹了一口气。
曾几何时,他觉得自己很是搞笑。
一番努力下来,结果到头却都是白费。
他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方诸侯,一路大军阀。
这里自然也包括他瞧不上眼的吕布吕奉先。
这些人兵强马壮,有钱,有粮,能坐守一方,自立为王!
反观自己这边呢?
这么想着,一阵自卑感袭上心头。
让刘备他那面无表情的扑克脸,也露出了些许幽怨。
见话已至此,李儒这次没有矢口否认,但也没有赞同他的话。
他保留了意见,反而话锋一转的反问道:
“羽林郎,你以为我怎么看?”
刘备闻言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他抬头看向了李儒。
“有人,他为汉室宗亲,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年少曾拜卢植为师。”
“此人有大志,善隐忍,不畏他人颜色,为宏图大业甘愿拜认宦官为义父!”
“即便中道崩殂,他仍然不忘知恩图报”
“哪怕拼得性命,也要为自己正道!”
“你说,此人,难道当不得英雄吗?”
刘备闻言大惊,他连忙拱手拜道:
“郎中令言重了!”
他刚刚拜下,便被李儒制止,同时他朝着刘备深鞠一躬拜道:
“主公不必自谦。”
“你若有鸿鹄展翅之志,我李文优便助你一飞冲天!”
刘备瞪大了眼睛,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郎中令你叫我什么?”
要知道刘备今年才刚刚24岁!
对于没在社会上爬行几年的他,被这大自己十几岁的人称为主公,那滋味不要太爽。
即便他喜怒不形于色,但他扶起李儒时,那颤抖不停的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之情。
李儒左右看了一眼,随即便小声的说道:
“主公,此地不宜商谈社稷大业,小心隔墙有耳。”
刘备一回头,确实也发现了不少不断进出后宫的婢女还有太监。
见此,他也下意识的小心了不少。
一番商谈之后,最终李儒随着刘备来到了他的府邸,两人就此便将这里作为了他们宏图霸业的临时大本营。
李儒、李文优。
这人,同贾诩齐名,也属于三国中的一流谋士!
他做事方面有个特点,那便是出了名的阴毒狠辣。
于此同时此人又极善自保。
要说李儒拜刘备为主,其实他的心思并不单纯。
主要原因便是他预见到了朝廷的覆灭。
其次,身为十常侍的宋典,可是拥有富可敌国的遗产!
那作为唯一继承人的刘备!那便是风口浪尖上的一缕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