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杀言官 诛勋贵 帝王的霹雳手段
朱祁钰见无人出声。
淡漠的神情,渐渐的变成了冷峻。
凛冽的声音在太和殿中回荡。
“你们也配提祖训?”
“王振阉党祸乱朝廷,尔等何在?”
“皇兄御驾亲征,叩关叫门,下诏赔钱之时,尔等何在?”
“土木堡之耻,丧权辱国,尔等何在?”
朱祁钰每个问题都犹如一记记的重锤,重重的砸在房翼这些臣子胸口上。
房翼等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里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
几人念头刚起。
就听到朱祁钰淡漠的声音:“朕今日所做的决定,完全为的是大明江山社稷,而非为了个人私利。”
“现如今尔等担心朕会动了你们的私利,一个个把祖训都搬出来。甚至不惜要增加赋税,宁愿让百姓受苦,你们也不能有一点损失。”
“如此自私自利,心中毫无百姓社稷之人,朕留之何用?”
朱祁钰厉声喝道:“张克!”
门口即刻进来一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张克。
“臣在。”
“朕不想再看到这四个人,赶紧拖出去,斩立决!”
朱祁钰挥了挥手,催促护卫赶紧把四人拖走。
“臣遵旨!”
轰!
房翼等人闻言,只觉得如遭雷击。
天旋地转,天崩地裂。
脸色惨白一片,身体止不住的狂抖。
不应该吧?
不至于呀!
只是劝谏了几句,就要拿人命啊!
大明朝向来很少杀言官、文官。
当今天子是要禁绝言路,独断朝纲不成?
几人这时战栗,颤抖,丑态毕露。
“禁绝言路,独断朝纲,陛下凶残至此,与纣王夏桀有何区别?”
“暴君!残暴不仁!”
“刚愎自用,不听谏言,昏君!”
三人涕泪交错,已知自己必然是活不了了。
声嘶力竭,痛骂出声。
在他们的呼喝声中,被几名锦衣卫拖出了太和殿。
紧接着。
数声惨叫过后,张克进殿复命。
“禀告陛下,三名罪臣已经伏诛。”
朱祁钰点了点头。
“陛下,这几名罪臣的家眷如何处置较好?”
张克试探性的问道。
此言一出,众臣心中明了。
心中不由感觉到畏惧,向朱祁钰看去。
不过,庆幸的是,让众臣担心害怕的事情未曾发生。
朱祁钰轻轻的摇了摇头:“三人之罪,今日既已伏诛,其家眷与此事无关,不必追究了。”
众臣见状。
心下释然,都放松了下来。
“王卿,查抄王振余党和军营勋贵,还有督查京城文武百官的肃清朝野之事,就交由你与锦衣卫张指挥使共同来处理。抄家所得财物全部用来充实国库,给将士发放粮饷、生产器械装备,招兵买马,不得延误。”
朱祁钰看着吏部尚书王直下令道。
“臣领旨!”王直应承道。
“另外,你们两位国库、军营急需用钱的事情可以先找王卿救急。”
嗯?
朱祁钰此言一出,众臣愣神。
王直一脸迷茫。
于谦、金濂满脸疑惑。
可只在转念之间。
所有人都听懂了朱祁钰的言外之意。
一时间。
众臣心中惊骇,倒吸一口凉气。
每个人脸上都出现了惊恐慌张的神情。
找王直?
试问王直是负责什么的?
他可是吏部尚书主掌全国官员京察大计。
督查文武百官、肃清京城吏治。
王直四朝老臣,向来清廉谨慎,端庄稳重。
最为适合负责抄家充盈国库一事。
有他出手,还怕没钱花吗?
金濂总算觉得心里轻松了一些。
那些余党,勋贵的家产可都极为丰足,用来充实国库,就不用担心没有银子花了。
正是;快刀斩乱麻,急病需猛药。
如此也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
“众卿还有事启奏吗?”朱祁钰淡然问道。
“臣有事要奏。近日因战事所致,京城物价飞涨,粮食民生等货源缺乏。再加上这些商贾有朝廷勋贵从背后撑腰,更加有恃无恐,随意哄抬物价,致使百姓一物难求。”
“这些商贾仗着奇货可居,贱买贵卖,最为严重之时,竟然一日数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商品居然还有价无市。”
出列启奏之人正是户部尚书金濂,近来,京城形势严重,再如此下去只怕京城物价即将崩溃。
“若是再任由这般情况发展下去,臣斗胆断言,未待瓦剌大军兵临城下,京城内部就已将崩溃。”
金濂越说越激动,神情也由惶恐逐渐变为义愤填膺,怒极高呼道。
“届时……只怕京城危矣!”
金濂声悲语切,直接以头触地,连连叩首。
朱祁钰听着金濂的禀报。
神情变得异常冷冽,阴沉。
阴寒无比的眼神,看着金濂道:
“对策呢?”
“既然京城如今已遇到这么严重的问题,朕不想听你诉苦,朕想要的是对策!”
金濂闻言神情凝滞,连忙挺直腰背,拱手答对道:
“臣斗胆,请陛下下旨。”
“对外调拨粮食、民生用品进京,平复高价。”
“对内施以雷霆手段,打击腐败贪污,镇压奸商。”
“不以雷霆手段,无法做到镇压那些想发国难财的奸商甲贾,唯有如此京城物价才可以恢复到往日正常价格。”
金濂一五一十的说出了自己处理此事的对策。
朱祁钰点头道:“可以!但是不够。成敬拟旨,除金濂所述之外,再加上凡是囤货,自以为奇物可居者,贱买贵卖者,全部抄家问斩。”
“另外,你刚才所言,那些奸商甲贾背后撑腰的朝廷勋贵呢?打算如何处理?”
“他们又该如何处置?”
朱祁钰脸色极为寒冷的问道。
金濂身子颤抖,不禁露出了惊恐之色。
吞咽了一口唾沫后,低声道:
“请陛下一并严惩!”
朱祁钰颔首,冷声道:
“京城之内的事情,朕会让人处理,至于外调物资粮食等事情,户部安排即可。”
“如此安排,你可还有其他事情吗?”
金濂摇头,执笏拱手道:
“臣无事。”
朱祁钰目光扫视了整个太和殿,问道:
“诸卿还有其他事情吗?”
众臣纷纷摇头,躬身行礼退下。
大殿之外。
群臣有序的离去。
今天在朝堂之上经历的种种事情。
都让他们意识到,大明已经变天了。
朱祁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已经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
他所展现出来的果断和魄力,绝非朱祁镇那样的君王可比拟。
众臣既觉得心潮澎湃,又觉得大明有希望了。
盛世即将重现,大明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