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敦煌劫波
第一折:飞天泪影
敦煌莫高窟黄沙漫天,飞天壁画突然渗出泪珠。林见秋腕间蛇鳞泛起幽蓝,褪去的金粉在洞窟凝成《牡丹亭》戏文:“赤链未断,镇魂谜在藏经洞窟。“
沈云舟水袖拂过壁画,银线暗绣的牡丹突然绽出血珠。那些血珠渗入岩壁,露出底下《白蛇传》工尺谱全本。谱面浮着双蛇交缠的《法华经》残卷,蛇首竟与两人元神同脉。
“铜镜映出青蛇真身在月牙泉底。“林见秋蛇儿缠住他脖颈,信子扫过经卷刹那,百年前幻象重现:两个女子在沙海共舞,魂魄渗入飞天飘带。黑衣人首领的面具在火光中碎裂,露出底下与青蛇同脉的蛇鳞。
第二折:沙海残谱
子夜时分,藏经洞突然震颤。沈云舟甩袖割破掌心,血珠滴在工尺谱刹那,整片岩壁亮起虹彩。窟顶垂下九支赤沙棱,棱上刻着《牡丹亭》戏文,直指白蛇元神九处死穴。
“镇魂法器是飞天赤链。“林见秋折扇挑破沙棱,飞溅的晶砂在月光下化作《白蛇传》残卷,“但需用双生戏魂补全《法华经》缺失。“
鼓板声起时,洞窟深处传来驼铃碎响。白骆驼队踏着黄沙而来,为首的面具人摘下青铜头罩,露出与百年前青蛇相同的容颜。她耳后刺青化作《雷峰塔》戏文,手中铜镜映出莫高窟穹顶剥落的双蛇飞天图。
第三折:赤链血咒
月上沙丘时,藏经洞底层突然塌陷。露出底下赤链血棺,棺盖上双蛇图竟与林见秋腕间刺青如出一辙。沈云舟水袖拂过棺面,金粉簌簌落下,凝成指向月牙泉的波纹箭头。
“血咒在玄沙玉髓。“林见秋割断攀附血棺的黑鳞蛇,飞溅的鳞甲在月光下化作《牡丹亭》戏文,“但需用双生情蛊破开沙海咒。“
黑衣人首领的嘶鸣惊破夜空。她举着火把冲向血棺,火光中露出与白蛇同脉的蛇鳞。沈云舟银线绞住火把,牡丹暗纹突然绽出血珠:“原来法器是赤链飞天镜!“
第四折:双生劫波
“九重沙塔镇着白蛇九缕精魄。“林见秋将赤沙棱插入血棺,水面突然映出月牙泉底的双蛇图腾,“但需用双生戏魂为引才能补天缺。“
沈云舟折扇割破手腕,血珠滴在图腾刹那,整片莫高窟亮起虹彩。白蛇元神从九重沙塔冲天而起,金鳞化作《白蛇传》戏文。林见秋水袖绞住蛇尾,褪色的牡丹突然绽出血珠:“情蛊已解,沙海咒已破!“
鼓板声骤急,洞窟突然塌陷。沈云舟的蛇儿化作人形,鬓边牡丹又添一片戏文花瓣。她水袖交缠住林见秋,两人在月光下投出飞天持蛇图。那些金粉簌簌落下,凝成完整的《牡丹亭》工尺谱。
黑衣人首领的蛇鳞在火光中化为灰烬,露出底下与法海同脉的袈裟。她耳后刺青化作《白蛇传》戏文全本,手中铜镜映出西湖雷峰塔遗址。当第一缕春风再次染绿敦煌,林见秋在飞天镜中看见自己的倒影。那些纠缠的蛇鳞正化作新的戏文,而沈云舟腕间的朱砂痣已绽成牡丹形状。
第五折:雷峰残卷
“月牙泉底映出下个千年镇魂使。“沈云舟将赤链镜埋入沙海,蛇儿蜕下的淡金鳞甲渗入镜纹。林见秋甩袖拂过碑面,水袖上的蛇鳞纹路突然活过来,化作双蛇缠斗的影子。
“情蛊已解,沙海咒已破。“他将蛇首玉佩按在碑文,翡翠蛇眼泛起幽光,“但白蛇元神未散,每逢月圆夜仍需双生血祭镇压。“
月光斜照时,碑文泛起涟漪。两个戴蛇形面具的伶人从戏文中走出,鬓边牡丹各添一片《牡丹亭》戏文花瓣。他们水袖交缠,在残碑上投出飞天持蛇图,鳞纹竟与林见秋、沈云舟腕间的朱砂痣如出一辙。
戏楼外传来驼铃碎响。白骆驼队踏着月光而来,为首的面具人摘下青铜头罩,露出与百年前许仙相同的容颜。他耳后蛇形刺青泛着虹彩,手中铜镜映出雷峰塔底《法华经》经卷。当第一缕秋霜再次染白敦煌,沈见秋在飞天镜中看见自己的倒影。那些纠缠的蛇鳞正化作新的戏文,而林云舟腕间的朱砂痣已绽成牡丹形状。月光西斜时,白蛇元神在沙海深处昂首吐信,信子化作指向西湖雷峰塔的《法华经》梵文。而戏文尽头,白骆驼队正踏着新雪而来,驮着下个千年待解的镇魂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