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隐患初显
第一节被朝廷抛弃的老实人
张元是幸运的,他生在了一个太平盛世。
当时的皇帝叫赵祯,死了以后官方的谥号是“仁宗”,算下来是北宋的第四任皇帝。
从谥号来看就知道赵祯是个好皇帝,宽厚仁道。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领导是好领导,处处替下属考虑(《宋史》:“天性仁,孝宽裕”)。
有一次,赵祯加班晚了,突然肚子饿,很想吃夜宵,特别想吃自己平时最喜欢的红烧羊肉。
如果半夜来碗红烧羊肉面,那滋味肯定十分满足。
但领导的欲望满足了,下面的人估计要哭了。
因为北宋皇宫后勤行政部门围绕领导要吃红烧羊肉这一主观目标,必然动用大量的行政资源来高效完成。
而且以前领导半夜没有过这样的要求,所以御膳房是没有准备的。后勤行政部门首要目标是寻找标的,而且会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标的交易。
汴梁老百姓半夜估计要被折腾得够呛。
找到羊后,为了让领导在最快的时间内吃上,又会动用大量的人员完成宰杀、清理、烹饪等一系列程序。
这样一折腾,大半夜手下至少几十个人不要睡了。
更可怕的是,后勤行政部门的头头们秉持着服务好皇帝是工作第一要义的宗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为了避免此类临时突发事件的发生,肯定会要求御膳房每晚准备红烧羊肉。
这是多大的浪费啊!
赵祯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思虑前后,咽了咽口水,嘱咐身边的小太监不要声张,饿着肚子睡觉去了(《宋史》: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
上至皇帝下至县令,领导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为人所关注。
奥秘在于其掌握着的权力,可以左右下属们的命运和利益。
因此,为了拍好马屁,下属们势必想尽办法满足领导个人的欲望。
好的领导深知其中利害,往往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如李世民打仗的时候受过伤患了“气疾”,平时居住的宫殿潮湿阴冷,对身体非常不好。因此下属建议另外造一个好一点的宫殿居住。
李世民权衡再三没有同意。不是造不起,而是怕自己这次欲望满足了,下次下属会想办法满足更大的欲望。
何况领导搬进了新宫殿,也不好批评下属造新房子吧?
领导威信缺失,监管必然失位。
下面肯定会上行下效,纷纷造房子讲排场互攀比,社会风气逐渐变坏。
纵观历史,好的领导都非常注意抑制个人欲望,如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等等,他们的下属如岑文本、魏征、温彦博等也是活着的时候兢兢业业工作,死的时候家贫如洗。坏的领导如隋炀帝杨广等都是拼命满足自己的欲望,造宫殿讲排场,喜游猎好美色,他们的下属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来观察,没人将做好工作放在首位,没人在意百姓的死活,只想着伺候好领导获取个人利益,劣币驱逐良币,生态快速崩塌。本书后半部分的主人公宋徽宗赵佶也是如此,喜欢珍奇花石鸟兽,谁能满足他的欲望就升谁的官,结果在他一朝奸臣频出,生态一塌糊涂。金军一路打过来势如破竹,最终国破身亡,可叹。当然,推而广之,不单单是皇帝,一个省、一个县、一个部门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相同的,大小和影响有点差异性罢了。
书归正传,赵祯一生没什么特殊技能,不像李煜善于写词,赵佶善于写字画画、朱由校喜欢做木匠,跟这些前辈后辈相比,赵祯实在太普通。
但他脑子拎得清的,意见听得进的。
有一次,下属包拯听说赵祯宠妃张贵妃想升伯父张尧佐的官,拉了一帮谏官,找个机会堵住了赵祯。
一群人围着领导,跟领导争得面红耳赤。
赵祯不但要忍受包老头子的浓郁嘴臭,还得忍受包老头子无法控制的口水攻击。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赵祯居然没有生气,只是轻轻地擦擦脸上的口水,安抚说:“放心放心,会考虑会考虑。”
之后,居然还真采纳了包拯等人的建议。
张尧佐的官没升成((宋)朱弁《曲洧旧闻》:“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
赵祯知道包拯一心为公没有私心,因此虽然内心十分反感这老头,但在明面上还是秉公办事的。
克己为公是赵祯做领导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史书上对其评价较高的原因所在。
但张元又是何其不幸。
宋朝从赵匡胤建国开始已经七十余年,皇帝从赵匡胤时期的奋发图强意图一统天下到赵祯时期的退让守成花钱保平安。
赵祯的“仁”是守成,就是在我任内不要出事情。他跟李世民的“治”是不一样的。
李世民接掌政权时,国家危机四伏,所以他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机构改革,砍掉了3/4的官员,为魏征等人才腾出空间。人才选拔,李世民是将市长市官员以上的重要岗位人员情况都贴在寝室屏风上,随时了解这些人员的干事创业情况,避免重要岗位空缺时盲目选人造成危害。业务能力强,就连老狐狸封德彝说本朝没有人才想忽悠李世民时,都被李世民一顿臭骂,吓得原来在隋炀帝杨广手下经常出馊主意被后人痛骂“奸臣”的裴矩等人,到了李世民治下也能任劳任怨勤勉工作,为国家治理做出应有贡献。
赵祯既没有李世民的能力也没有李世民的魄力,他的优势在于祖辈们给他打下的基础较好,只要不败家,日子过下去是没有问题的。
烂摊子嘛,让后面的接班人来收拾。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治平二年(1065年)的时候,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
这也逼着赵祯的孙子宋神宗赵顼要急急忙忙搞变法了。
没办法,家底都掏空了,日子总要继续,得想办法搞钱呀。
估计赵顼内心十万个草泥马已经掠过……
大臣们都知道赵祯的心思。
中国人在揣摩领导心思这方面绝对是天下一流。
反正领导是老好人,当时官场上流行的就是混日子,乐享做太平官。
造成官员普遍躺平的原因,范仲淹认为病根在考核上。
赵祯时期的官员考核,文官是三年一次,武官是五年一次。当然,这仅限于低级别的京官,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年度考核。考核这些官员的机构叫“审官院”,有点类似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公务员科(处)。考核方式也是流于走形式,不问工作实绩,不问辛苦程度,只要没犯大的错误,考核报告一写,基本都过关,职级职务有空缺都会往上提一级。
有些官员比较有才,想做点实事,就会被同僚排挤,认为是无事生非想出风头。只要有一点差错,就到处排挤陷害((北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
因此,当时的官场中大部分官僚心思都不在如何做好工作上,整天琢磨于搞吃喝、混圈子、拉帮派。削尖脑袋探消息有靠山的人纷纷得利,埋头苦干老老实实的人总是吃亏,没有多少人想着为国解忧,勤奋工作,各种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北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托侥幸,迁易不已,中外苛且,百事废堕,生民久苦,羣盗渐起”)。
其实范仲淹还是肤浅了,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忽略了历史周期规律下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韩琦、蔡京等人的做法会完全颠覆范仲淹这样知识分子的想象。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暂且放下,后面会有具体介绍。
现在暂时将视角拉回到主人公张远这边……
张元是个非常实在的老实人,史书上记载叫“耻于自售”,用现在的话讲读了点书,脸皮薄,不会跟领导沟通,跑官要官((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华州生曰张、曰吴者,负气倜傥,有纵横才……耻于自售,放意诗酒,出语惊人”)。
当时做官的途径大概有四条:
一是科举考试,就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就可以做官。赵祯时期的科举考试共有三级,分别时乡试、省试、殿试。只有过了殿试被录取才算有了编制,真正进入官员系列。
当然,进入了殿试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录取,因为它是一个差额录取,有时候是三人取一个,有时候是两人取一个,有时候是三人取两个,全凭皇帝心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最后几名肯定要被淘汰。
张元,就是多次在殿试中被刷了下来(王咏《燕翼诒谋录》:“旧制,殿试皆有黜落,临时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经省试取中,屡摈弃于殿试者。故张元以积忿降元昊,大为中国之患,朝廷始囚其家属,未几复纵之”)。
想要做官,第二个途径是恩荫补官。这完全就是靠拼爹。就是如果你生在一个皇室家族或朝廷大员(一般得正五品,类似于现在正厅级领导)的家里,那么恭喜你,你就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般苦读书,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参加科举,只需要碰到皇帝的生日、朝廷重要郊祀活动或者更改年号等涉及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你老爹手中有名额有资格可以向皇帝推荐你做官。反正就一句话,只要皇帝高兴了,就可以给手下重臣们的子孙开辟做官的绿色通道。可惜张元没有这么好的爹,这条路走不通。
第三个途径是进纳补官。就是家里超级有钱,等到朝廷打仗或救灾,需要大户们捐款捐物的时候,对贡献大的大户们朝廷也会体恤奖励,提供几个官位作为补偿。张元一个穷书生,这条路也走不通。
最后一个就是举荐了。宋朝规定,官员可以向朝廷举荐人才,每个官员还有一定的任务要求。但为了防止结党谋私,对举荐者和被举荐者都有严格的要求,如要具体写明举荐的理由和依据,被举荐者如果日后贪赃枉法,举荐者要承担连带责任等等(《宋会要辑稿》:“如有近亲,亦听内举,即于举状内具言。除官之日,仍列举主姓名。或在官贪浊不公、畏懦不理、职务废缺、处断乖违,量轻重连坐”)。
找个能赏识自己的贵人,向朝廷举荐自己,似乎成为张元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选择。
毕竟年纪不小了,张元有他的政治抱负。
他需要有人欣赏,向朝廷举荐他。
张元看中了正在西北地区与西夏党项族李元昊征战的宋军副统帅韩琦。
为啥找这人呢?张远也是思考了很久,觉得在韩琦那里最有可能性。
主要是因为当时西北正属于战争时期,俗话讲,战场是将军的摇篮。血与火的考验,成为不少平民子弟出人头地的阶梯。
要想打赢宋夏之战,韩琦需要众多人才的支撑。因此,这里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缺口。
同时,在当时的升官之路中,除了前面提及的科举考试、恩荫补官、进纳补官、举荐四种之外,其实还有一条路也可以走,就是军功补授。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去当兵,考奋勇杀敌建立军功来升官。
这是以命搏功名,风险敞口是最大的。
张元肯定不是想从基层士兵当起,他大概率是想成为韩琦帐下军事谋士,通过制定军事战略和战术谋略来争取军功。
而且更重要的是,韩琦向来以敢于直谏、善于举荐人才而名声在外。
韩琦是张元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