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东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人的文化背景

说起东周,似乎很远,也很生疏。如果提到“一鼓作气”“大义灭亲”“秦晋之好”“一鸣惊人”“合纵连横”“一夜白头”“远交近攻”“多行不义必自毙”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你是不是就会感到熟悉亲切、近在眼前?如果读者诸君看了这本书,可能会豁然顿悟:原来,我们身边好多东周元素啊!数千年来,每个中国人甚至不需要识字,就能理解或应用他们创造的典故及归纳出的人生智慧。无论你是庙堂高士,还是山野村夫,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总能在你周围甚至自己身上找到东周的印记。是的,东周,正是这个波澜壮阔、大气磅礴、英雄辈出的朝代奠定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为中华文明贡献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内核。

五百年浩瀚东周,无数古圣先贤、英雄豪杰和普罗大众倾情演绎,留下了精彩纷呈的细节、瞬间,历史老人萃取精华、高度浓缩后呈现给我们,让我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方便我们切身观察、体悟那个时代不可思议的脉动。正如那位写出了《宽容》《人类的故事》等著作的荷裔美籍学者房龙说的,“感受历史比了解历史更重要”。这一观点无疑为我们梳理东周历史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而有趣的角度,深得我心,也是我们学习历史、探求真相的方法所在。

然而,面对茫茫书海,许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我们读书的速度还赶不上别人写书的速度,究竟应该读哪些书、怎样读书才能一窥堂奥、纵览上下五千年?这里自然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读书还是做事,最初的选择十分重要,往往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最终的结果也是云泥之别!暂时抛开其他因素,单看这一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后世五百年都很难产生一个思想巨擘,在东周时期却如井喷般涌现,繁盛时期居然多达百位。后世以“百家争鸣”来形容这个中国思想文化的巅峰时代,的的确确是因为那五百年的风云激荡催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天才。所以,一些学问大家经常告诫晚生后学,“读书不下秦汉”,这句提点简直可以成为今天人们读书的捷径。早在两千多年前,东周天空下的先人们就已经用五百年的战争、用无数人的生命淬炼出了绝顶智慧,同时也催生出了纵横捭阖之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能够领先世界上千年、即使遭遇劫难也能凤凰涅槃的根本所在。这些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值得顶礼膜拜,这份睥睨全球的荣耀需要传承。那么,就让我们滤掉浮躁,静下心来,捧起书本,慢慢感受东周列国之间的风云际会吧。

尽早熟悉东周这段历史,用心体会先贤的言行,找到千万年不变的“道”与“理”,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的高维智慧,将极大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帮助我们更快地认识世界。东周这一时期长达五百年,堪称人物者成百上千,各种定型的文化符号层见叠出,初涉宝山难免令人心眩神摇、眼花缭乱。但是,你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开卷,必然有益,一旦读进去,有了代入感,就会产生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让我们穿越到激情澎湃的百家争鸣的年代,开启深山探宝般的东周之旅吧。

房龙还说过,“中国的万里长城也许是人类在月球上唯一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建筑”。虽然科学已经证明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猜想,但这种置身浩渺宇宙、立足万物之巅俯瞰众生,却又看得如此真切、如此清晰的浩渺,不正是我们重新走进东周历史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