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宏观经济发展报告2021:陕西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陕西工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评判标准

3.1.1 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工业现代化的含义

当前,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具有双重内涵:其不仅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更重要地体现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时代的新内涵上。

一般意义上的工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工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使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水平,要以同时代世界范围内工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作为标准,而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与之相对应的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标准也是在不断提高的(1)

而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工业现代化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三重含义:工业现代化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还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过程。

首先,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明确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而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内涵与目标。

其次,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工业是基础,工业是筋骨,工业是支柱,离开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难以实现(2)

同时,工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过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而社会变迁的动力来自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也就是工业化(3)。这意味着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以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为前提,且这种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过去追求高速增长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是高质量的工业化进程,即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推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

(2)工业现代化的标准

根据工业现代化的一般含义,工业现代化具有四个一般标准(4)

第一,有利于工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生产力方面。因此,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

第二,有利于人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人民普遍分享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有利于工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是判断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标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与工业竞争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只有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扩大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优势地位。

第四,有利于工业的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工业发展方式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向集约的质量提高转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是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如果不能形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发展将无法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福祉,环境和资源也将成为工业发展的“终极约束”。

按照中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的时代内涵,产业现代化有其明确内涵,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上述一般标准的基础上,工业现代化还须满足五个标准:(6) (7)

第一,速度和效益有机统一。工业现代化要以一定的增长速度为基础,同时,效益是工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工业现代化需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现工业现代化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其核心驱动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工业现代化要求实现工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两化融合不断深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生产力、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工业体系区别于传统工业体系的重要特征。

第五,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待遇提升。实现工业现代化应以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并着眼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使企业职工能够分享工业发展的成果。

(3)工业现代化的类型

按照一般意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工业现代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也称为领先型工业现代化;另一类是落后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即追赶型工业现代化。

领先型工业现代化,是指对于工业生产和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虽然暂时实现了工业现代化,但其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仍然要伴随科技进步不断向新的世界先进工业水平迈进。因此,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是使自己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生产不断地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步伐,把工业不断地建立在最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从而保持自己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领先地位。

赶超型工业现代化,是指对于落后国家和地区来说,采取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通过有计划的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技术,不仅要逐步地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距离,早日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要追逐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己的工业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

当前,中国经济逐步转入中速稳定增长期,这一时期的两种增长类型可以概括为“补短型增长”与“升级型增长”(9)。按照中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时代内涵,根据全国以及各区域的发展实际,中国的区域工业现代化也可以类似地分为“赶超型工业现代化”与“升级型工业现代化”。其中,“赶超型工业现代化”是指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工业化程度还较为落后的地区,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逐步从传统高耗能、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工业水平从相对落后向全国领先的发展。“升级型工业现代化”主要是指追赶当今世界工业发展领先的国家,以使自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进行探索,创造新的世界先进工业水平。

3.1.2 陕西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1)工业生产保持增长

2015—2019年,陕西工业增加值持续上升,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见图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正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0)

图3-1 2015—2019年陕西工业增加值及增加值增速

资料来源:2019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分行业来看,2020年能源工业受疫情影响较小,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4%。非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0.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7.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5%,汽车制造业增长7.4%,金属制品业增长18.7%,以上四个行业的迅速增长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9个百分点。(11)

从经济类型来看,“十三五”期间,全省非公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1.18%,2015—2019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53.4%小幅增至54.6%,同一时期,工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占行业比重增幅相对较大,从50.3%增至54.9%。(12)2020年,非公经济受到疫情较大冲击,占GDP比重降至51.1%,工业非公经济占比降至54.2%。从企业规模看,非公企业总体以小型企业居多,大中型企业较少。(13)

工业投资方面,自2010年以来,陕西省工业投资增长总体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9年的工业投资增速出现大幅提升,但2020年又回落11.9个百分点,转为-0.4%(见图3-2)。

图3-2 2010—2020年陕西工业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资料来源:陕西省历年统计年鉴。

(2)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十三五”以来,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陕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生力军。2017—2020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且增速显著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见图3-3),对工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图3-3 2017—2020年陕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网站。

作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代表,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连续四年提升,2020年占比达到11.9%,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在2020年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4.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3.7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增速4.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14)

2018年以来,工业新产品的发展势头同样十分强劲,新能源汽车、光纤、光缆、太阳能电池、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高速增长。2020年,光纤、光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全年平均增速在30%以上,3D打印设备增长19.1%,太阳能电池增长65.6%(15)

(3)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19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5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9.8%(见图3-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27%,较上年提升了0.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七位(见图3-5)。

图3-4 2015—2019年陕西研发经费投入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网站《创新成效明显投入强度超过全国》,http://tjj.shaanxi.gov.cn/tjsj/tjxx/qs/202101/t20210111_2148877.html。

图3-5 2019年全国研发投入强度前十名省份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网站《创新成效明显投入强度超过全国》,http://tjj.shaanxi.gov.cn/tjsj/tjxx/qs/202101/t20210111_2148877.html。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陕西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成效显著,企业创新活力明显提升。2019年企业创新调查结果显示,41.7%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其中,工业企业创新比重为50.4%(16)。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8069家,比上年增长50.4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100家,同比增长41.8%。科创板上市企业和过会企业共6家,数量居西部首位。(17)法士特、陕鼓、西部超导等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18)

(4)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陕西各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存在很大差异(见图3-6)。从三大地区来看,陕北和陕南地区工业总产值规模较小,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区域间差距正在缩小。2015年,关中、陕北和陕南的占比分别为63.8%、22.9%和13.2%;到2019年,关中地区占比下降为57.3%,而陕北和陕南地区分别上升至25.1%和17.6%,表明区域之间的差距有所收窄(见表3-1)。

图3-6 2015—2019年陕西各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

表3-1 陕西三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比

资料来源: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来。

同时,各区域产业逐渐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关中地区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强化产业布局与配套协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但西安对周边的铜川、咸阳、渭南等市的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显著。陕北地区正在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全力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加强非能产业支撑作用,加快资源转化、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步伐。陕南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落后,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正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富硒食品、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19)

3.1.3 陕西工业现代化的测度与判断

基于前面对工业现代化内涵和标准的讨论,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反映了速度、效益、创新、资源、环境及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协调程度。借鉴赛迪智库《中国工业发展质量区域排行榜》以及任保平(2020)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速度效益、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两化融合、人力资源五个维度出发,本章构建了如表3-2所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

表3-2 工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

续表

资料来源:参考赛迪智库《中国工业发展质量区域排行榜》与任保平(2020)的研究建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得到了相应的工业现代化指数,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和陕西省统计局,涉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EPS数据库、CSMAR数据库以及各地区统计年鉴。由于西藏缺失数据较多,暂无法对其进行分析。

(1)总体趋势

首先对陕西2010—2019年近十年的工业现代化指数的变动趋势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如图3-7所示结果。可以看出,2010—2019年陕西工业现代化指数呈现显著的增长态势,且存在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自2016年起,这一综合指数由负转正,工业现代化建设步入正轨,2017年又实现了大幅跨越。

图3-7 2010—2019年陕西工业现代化指数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计算得来。

(2)各维度趋势

陕西工业现代化各维度指数的变动情况如图3-8所示。2010—2019年,速度效益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为剧烈。陕西工业发展的速度效益呈现连年回落态势。与此同时,非能源工业逐渐兴起,占比逐渐提高。2015年后,工业结构的调整成效逐渐显现,截至2018年年底,陕西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11年的58%下降至2018年的48%,非能源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2%,能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提升改造加快,有助于工业的速度效益指数止跌回升。

图3-8 2010—2019年陕西工业现代化各维度指数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计算得来。

创新能力在2012年之前发展较慢,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2012年后,创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保持了一定时间的稳定增长,到2018年后,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快,将持续为未来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0年后,单位GDP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但2016年可持续发展指数出现了拐点,2018年后趋于平缓。

两化融合与人力资源指数走势类似,均呈现相对平滑的上升趋势,但近几年二者增长趋势有所分化,人力资源指数加速上涨。

(3)省际比较

为了能更清楚地比较分析陕西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情况,本章利用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重新计算了各省的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列出了2012—2018年各省(区、市)工业现代化评价指数及排名变动,并将2018年的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与GDP总量排名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表3-3可以看出,2012—2018年,陕西的工业现代化水平依次处于全国第13、第9、第15、第17、第18、第18、第16位,排名在2014年出现较大程度滑落,之后几年呈小幅下滑趋势,2018年有所回升。总体来看,除2013年之外,基本处在全国中游水平。

表3-3 2012—2018年各省份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计算整理得来。

表3-4列示了2012—2018年陕西工业现代化指数及各维度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在工业现代化几个维度中,速度效益指数在一些年份的排名中显著领先,甚至列至全国前两位。其次,人力资源指数的表现也比较好,均优于工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排名。另外,创新能力指数的排名也基本优于工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数。说明陕西在速度效益、人力资源、创新能力方面在全国具有不同程度的领先优势,对提升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显然主要依靠的是速度效益方面的优势,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还比较微弱。对于两化融合而言,一开始制约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但近几年逐渐朝促进方向转变。最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落后一直是阻碍陕西工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最大短板。

表3-4 2012—2018年陕西工业现代化指数及各维度指数在全国的排名

资料来源:笔者计算整理得来。

一般而言,工业现代化水平与经济总量息息相关,但与经济总量不同,工业现代化水平是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更加侧重于反映工业发展的质量,蕴含着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动能。表3-5列示了2018年部分省份的GDP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到,不论是GDP,还是工业现代化水平,广东均位列全国第一,说明广东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工业强省;陕西GDP排名位于全国第15位,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位于全国第16位,二者排名基本一致,表明工业现代化建设与地区国民经济总量的发展程度基本相当;江西的GDP落后于陕西,但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优于陕西,反映出江西由于具备更高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未来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获得较大增长空间。

表3-5 2018年部分省份GDP和工业现代化指数排名

资料来源:笔者计算整理得来。

综上,从纵向比较来看,陕西工业现代化总体水平呈快速上升态势,从横向比较来看,陕西工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总体在中游波动,与GDP排名相当。从各个维度看,速度效益总体下行,但排名在全国居前,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制约陕西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最大短板,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名有所衰落,但2019年出现大幅提升的迹象,两化融合和人力资源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优势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