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水际砂石间:李庆忠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20世纪50年代初,我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时还不懂地球物理勘探为何物。当时地矿部和燃料部在北京秦老胡同物探学校组织100余名刚从国内物理系毕业的大学生办了个短训班,聘请从国外回来的物探专家授课一个月,由地矿部顾功叙讲磁法勘探,中科院傅承义讲电法勘探,石油管理总局的孟尔盛讲重力勘探与地震勘探。正是他们的授课引领我走进了地球物理勘探这个奇幻的殿堂。后来,我参加了石油部的地球物理勘探队伍。我热爱这个行当,热爱这个依靠野外的辛勤劳动和室内高科技来为祖国寻找石油宝藏的有力武器。

60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走遍了我国的几个含油气盆地,亲眼见证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湾油气田等一个个油田在我们身后建设起来,亲身经历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成长。在地震采集仪器方面,从24道51型光点模拟地震仪发展到8000—10000道数字遥控地震仪,从单次覆盖发展到几十次、几百次多次覆盖;资料从手工解释发展到完全用计算机数字处理;计算机能力从单芯片的CPU发展到大型并行计算机,再到现在使用的每秒计算200万亿次的计算机机群……

记得20世纪60年代,我刚到胜利油田时遇见当时的一位地质老总,他对我说:“我就不信你们地震勘探的构造图,打井一打一个错。不是深度相差很大,就是根本没见油。”是的,60年代,我们用的还是苏式的51型地震仪,单次覆盖,技术不过关,无法解决复杂断块油田的地下准确成像问题。后来通过多次覆盖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渤海湾一大批断块油田相继被发现。技术的改进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物探人员的士气。

在塔里木盆地的大沙漠中,沙丘的高度常常达到200米,是很厚的干旱的地震低降速带,强烈吸收地震波的能量。而那里地下油层深埋在5000—6000米处,构造隆起幅度常常只有20—30米。只要静校正量计算稍有误差,就会造成构造图出假,打出空井来。面对这样的挑战,物探人员通过对沙丘时差曲线的大量调查,建立了全盆地低降速带静校正量的数据库。在野外施工中,选择在低洼的沙垅里打深炮井,后来又做到了在每个激发点上100%保证把炸药放到地下潜水面之下爆炸。有了这些创新的技术,我们在茫茫沙海中精准地找到了塔中油田,第一口深探井就在5000米深度上发现了高产油层。

在库车地区的崇山峻岭里,地震勘探的难度更是“世界级”的。高大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一线天”的通天裂隙……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的勘探队员在直升机的配合下在那里打井放炮,终于克服了“世界级”难题,找到了“克拉2”“迪那2”等一批气田,使“西气东输”工程得以实现。

每当回顾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步时,我心中都充满了一种自豪感。

近些年来,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飞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各种物探公司纷纷成立,出现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新技术”,如各种新奇的“直接找油”技术、不讲道理的几十种“属性分析”、摆弄计算机处理的各种显示,搞得人们不知哪个是真的。

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什么是好记录、什么是好仪器和什么是好剖面的检验标准,以及真分辨率、视分辨率和假分辨率的判别方法,明确这些问题对推动物探事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很重要。

在多年来的找油经历中,我对石油地质基本理论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对生油理论和圈闭概念提出了不少新的认识。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愿意和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本着求实与说真话的风格,我提出了不少与常规理念不相符合的说法。我认为我的这些“奇谈怪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可能有片面性。但是,在今天物探市场商业炒作盛行以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文风里,我的文章只要能够引发大家对问题的深入讨论,我就心满意足了。

潮流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很难抵挡。当初,我指出Petro-Sonde和“艾菲”是伪科学时,人们还都以为它们是找油的多快好省的新技术呢!还有关于分形、分维技术的讨论,当时也是大多数人以为它是会产生重要变革的找油找气的新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非曲直慢慢得到澄清。关于我对有机生油理论的争鸣,我认为更需要今后几十年才会有正确的结论。

地震勘探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技术进步,实属不易。三维地震、叠前偏移等技术已经使地震勘探获得了“给地球做CT”的美誉。然而,摆在我们前面的挑战仍然是严峻的,发展机遇也是巨大的。

在我国东部平原区,地震成果分辨率还不够好。直到目前,我们连检波器应该怎样埋置都还没有搞清楚。另一个严峻的挑战是山区地震,我国西部干旱的高山地区的地震勘探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但极低信噪比问题仍旧困扰着我们。在玉门油田的窟窿山、塔里木的柯克亚以及青海油田的英雄岭西北部这些地区,我们的三维地震资料至今质量还没过关,这真是“世界级”的难题。

我相信,今后我国地震勘探技术会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并争取走在世界的前列。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