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组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组织也有生物性

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如果人有其生物性,由人构成的组织同样也具有生物性。那么,组织的生物性是什么呢?组织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这得回到组织的定义上来。组织是由三个及以上个体组成,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在较长时间里通力协作的一个群体。依此定义,组织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 一定数量的人:独木不成林。组织有别于个体,它是个体的集合。
  • 共同的目标:组织存在的价值,是为了共同去完成个体所无法完成的目标,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里的人协同。是共同的目标将组织成员彼此联结在了一起。
  • 存在较长时间:组织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如果一群人只是为了解决一个短暂的共同问题而临时聚集在一起,例如移开前进道路上的一个路障,他们也不被称为组织,他们只是偶然聚合的一个群体。组织必须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多则数年,少则数月。

所以综合起来,组织就是因人成事。阿里巴巴有句话形容得非常好:“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就是共同的目标,“有情有义”和“在一起做”就是通力协作,组织事实上就是一群有情有义的人,长时间在一起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见图4-1)。在“在一起做”前面还需要加一个修饰语“长时间”,因为组织不是临时团体,它必须存在较长的时间。

075-1

图4-1 组织的定义

那么组织的这三个条件都是组织的天性吗?我们逐一来看。

组织会天然倾向于有情有义吗?显然不会。组织成立之初,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一开始彼此缺乏足够的了解,也谈不上有很深的信任,通常相互之间是防备的,谁也不知道谁会对自己不利。商业组织生存于竞争环境之中,需要同外部竞争对手争夺外部资金支持以维持其日常运转。这样,组织对外就会表现出其争强好胜的一面,外部的压力传导到内部,就会是进度和业绩压力。在威权式组织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统治者,会给居于金字塔底端的被统治者一种压迫感。《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其讲的就是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人的人被别人供养。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也是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虽然也会有发展出兄弟情谊的情况,但管理者代表的是资方,很多时候和员工间是存在利益冲突的,这也导致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其《告研发员工书》中说过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为民请命的干部不成熟”,批评主管和员工一个鼻孔出气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不会天然倾向于有情有义,有情有义不是组织的生物性。

组织天然倾向于存在较长时间吗?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崇高地位,取“三皇五帝”的“皇”和“帝”组成“皇帝”一词,自称“皇帝”,寓意自己功高盖世,只有三皇五帝合起来才可以和自己一比高下。不仅如此,嬴政还希望自己一手创建的秦帝国万世长存,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死,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子孙后代,称自己为“始皇帝”,自己的儿子继位时则称为“二世皇帝”,儿子的儿子称“三世皇帝”……子子孙孙无穷尽。由此可知,秦始皇是多么希望这个组织能一直存在下去。不光秦始皇这么想,中国后世朝代的缔造者也都这么想,都希望自己能解开朝代更迭的魔咒,万世长存。以此观之,组织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倾向于一直存在下去。多年前,有人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华为的战略是什么,任正非回答说:“我们没有战略,如果有,华为的战略就是活下去。”又说:“华为公司的最低纲领是要活下去。最高纲领也是活下去。”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年会上宣布了阿里巴巴的新愿景,其中一条是“活102年”。可见,活下去是组织的天性,是组织的生物性使然。诚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进化论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言:“避免死亡是必须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要是‘随它去’的话——那也是死亡后的状态,身体就会朝向恢复与环境平衡的状态发展。”10

组织天然会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吗?“有价值有意义”是相对的,对企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对客户有价值有意义;对A客户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对B客户有价值有意义。但就组织内部成员而言,他们加入这个组织,若非有人强迫,一定是认可这个组织的宗旨、使命和价值主张的。大多数的宗教组织,在其成员正式加入时,都会有一个入教仪式,作为宣誓皈依的一种象征。佛教是剃发为僧或削发为尼,基督徒入教时须经过“洗礼”。人们只有在心甘情愿经过这些仪式后,才会被接纳为正式成员。自20世纪80年代起,几乎每一个企业在成立的时候,都会制定自己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体系,这一体系明确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企业在招聘人员入职时,也会有选择性地遴选那些认同这一价值体系的人加入。这些做法决定了,组织成员整体上会认为自己是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否则他们迟早会离开这个组织。从这点来看,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也是组织的生物性。

综上,组织的三个必要条件中,长时间地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是组织的生物性。用一种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有意义地一直活着”。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方面,如果没有稳定的营收,企业必将很快消亡,即企业首先要活下去。然而另一方面,除非让企业的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有着更崇高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光靠钱并不能完完全全俘获他们的心。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曾说:“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赚钱。虽然这是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结果,但我们还得更进一步,找到我们存在的更本质的真正原因。”当一个组织能在员工面前令人信服地代表某种普遍的价值时,员工的投入程度会更深刻也更持久。组织如果只是为了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剥夺了员工对工作意义的渴求。活得有意义是组织真正底层的生物本性,很多组织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恰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商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