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设计模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3 何时应对变化

小菜:“啊,有道理。所以,我们尽量应在设计时,考虑到需求的种种变化,把问题想得全了,就不会因为需求一来,手足无措。”

大鸟:“哪有那么容易,如果什么问题都考虑得到,那不就成了未卜先知,这是不可能的。需求时常会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出现,让你防不胜防。”

小菜:“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大鸟:“开放-封闭原则的意思就是说,你设计的时候,时刻要考虑,尽量让这个类是足够好,写好了就不要去修改了,如果新需求来,我们增加一些类就完事了,原来的代码能不动则不动。”

小菜:“这可能做到吗?我深表怀疑呀,怎么可能写完一个类就再也不改了呢?”

大鸟:“你说得没错,绝对的对修改关闭是不可能的。无论模块是多么的‘封闭’,都会存在一些无法对之封闭的变化。既然不可能完全封闭,设计人员必须对于他设计的模块应该对哪种变化封闭做出选择。他必须先猜测出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种类,然后构造抽象来隔离那些变化[ASD]。”

小菜:“那还是需要猜测程序可能会发生的变化,猜对了,那是成功,猜错了,那就完全走到另一面去了,把本该简单的设计做得非常复杂,很不划算呀。而且事先猜测,这又是很难做到的。”

大鸟:“你说得没错,我们是很难预先猜测,但我们却可以在发生小变化时,就及早去想办法应对发生更大变化的可能。也就是说,等到变化发生时立即采取行动[ASD]。正所谓,同一地方,摔第一跤不是你的错,再次在此摔跤就是你的不对了。”

大鸟:“在我们最初编写代码时,假设变化不会发生。当变化发生时,我们就创建抽象来隔离以后发生的同类变化[ASD]。比如,我之前让你写的加法程序,你很快在一个client类中就完成,此时变化还没有发生。然后我让你加一个减法功能,你发现,增加功能需要修改原来这个类,这就违背了今天讲到的‘开放-封闭原则’,于是你就该考虑重构程序,增加一个抽象的运算类,通过一些面向对象的手段,如继承,多态等来隔离具体加法、减法与client耦合,需求依然可以满足,还能应对变化。这时我又要你再加乘除法功能,你就不需要再去更改client以及加法减法的类了,而是增加乘法和除法子类就可。即面对需求,对程序的改动是通过增加新代码进行的,而不是更改现有的代码[ASD]。这就是‘开放-封闭原则’的精神所在。”(样例代码见第1章)

大鸟:“当然,并不是什么时候应对变化都是容易的。我们希望的是在开发工作展开不久就知道可能发生的变化。查明可能发生的变化所等待的时间越长,要创建正确的抽象就越困难[ASD]。”

小菜:“这个我能理解,如果加减运算都在很多地方应用了,再考虑抽象、考虑分离,就很困难。”

大鸟:“开放-封闭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所在。遵循这个原则可以带来面向对象技术所声称的巨大好处,也就是可维护、可扩展、可复用、灵活性好。开发人员应该仅对程序中呈现出频繁变化的那些部分做出抽象,然而,对于应用程序中的每个部分都刻意地进行抽象同样不是一个好主意。拒绝不成熟的抽象和抽象本身一样重要[ASD]。切记,切记。”

小菜:“哦,我还以为尽量地抽象是好事呢,看来过犹不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