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环境溯源:别让“内在小孩”伤及你的小孩
孩子之间往往会因为权力争夺、意愿不一、不满意对方的行为而相互打斗、吵架,当孩子认知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并没有发展成熟时,很容易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对于冲突的原因,前两篇文章已经分别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展开分析,下面我们再通过生活环境来进一步解读。
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
首先,我先邀请家长们跟孩子做个小测试题。
家长给孩子讲述一个情景: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一只老虎、一只松鼠、一条毛毛虫。然后,我们让孩子选择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是大树?老虎?松鼠?还是毛毛虫?
结果会是怎样呢?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孩子会选择扮演老虎。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都有着克服自卑、追求优秀的内驱力。而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超越自卑。正是因为自卑,我们都会做出各种努力来摆脱自卑。我们的孩子也同样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所以,像上面这道测试题,大多孩子会更倾向于扮演老虎这种攻击性强、威风凛凛的角色。这是孩子成长的内在需求,他们在寻找心理支持来克服自卑。
当家长注重孩子的精神与情感发展时,孩子就能够很好地克服自卑。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缺乏重视和接纳,那么孩子的自卑会越来越明显,安全感缺失越来越严重,而有一部分孩子正是因为缺失与家庭的情感联结,便会迫切地要求外界对自己高度认可和关注,这就形成了在社交中霸道、爱控制他人、打人骂人、固执己见而不肯退让的孩子了。但实际上,孩子是很难从外界得到满足的,所以他们内部的能量会越来越少、情绪会越来越糟糕,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那么家长为什么会对孩子缺乏重视和接纳?一般来说,这跟家长的童年经历、原生家庭和生活环境相关,是他们内心深处那个曾被抛弃过的“小孩”的创伤性记忆延伸。
如果家长小时候在家庭中很少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只有在外才能稍微获得价值感、荣誉感,那么这种习得性无助就会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当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在家里也要维持“独处”来让自己心安理得,就像木桩曾被钉子钉过,尽管已经时过境迁,钉子不复存在,但是留下的孔洞仍在,这些孔洞需要修补,而自我愈合的一大利器就是“独处”。这样的家长是很难平衡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的。
就像案例中的小刚,父母对其时而忽略、时而严格,这都是漠视孩子情感需求的表现,从而导致小刚不能塑造自我全能感和持续存在感,很自然地,孩子在自我迷失中产生被看得见、被回应和寻求归属的欲望,于是对自己和他人“用力过猛”,社交冲突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过度保护、过度溺爱
下面,请家长们再做一道情景测试题:
一天,你正在专注地忙着手头的事情,一抬头突然发现2岁多的宝宝爬到了看上去有些危险的高凳子上,他要拿上面的玩具。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1)直接把玩具拿下来给他,阻止孩子继续往上爬,防止危险发生。
(2)快速走过去,帮孩子把凳子稳住,协助他安全地完成探险任务,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玩具。
相信每个家长在实操过程中,反应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反应一次次地教会孩子,当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应对。
当然,家长应该选择(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那份天然的探索需求提供足够的外界支持,给孩子的好奇和努力提供一个安稳的支点。
但有部分家长会像(1)那样不自觉地过度保护、过度限制孩子,而这些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地扼杀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阻碍生活技能、社交探索的正常发展。那么,这种溺爱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溺爱来源于家长的自恋,他们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就是另一个自己,无节制地把所有营养提供给他,不愿意看到他成长,且让他实现自己理想化的童年或重温自己的童年体验。这是一种借爱孩子的名义来一味爱自己的自私狭隘的行为。
无论是家中的长辈,如案例中小刚的爷爷奶奶,还是父母自身,过度保护、过度溺爱都会让孩子产生许多内在冲突,因为孩子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正在为压制这股力量而使劲,所以他们的成长是扭曲的、痛苦的,于是往往会呈现出一系列让大人头疼的行为,就像小刚在社交中经常引发冲突、规则意识弱、情绪化、野蛮、不自信、不独立等。
模仿+他律道德阶段
7岁以下的孩子有能力把各种社会行为协调起来并模仿,从身体的模仿,到语言的、气质的、作风的模仿。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行为、能力的确认,最终塑造出自己的模式,这是人类由自我意识走向社会环境的融合体验。
孩子会不自觉地、有选择性地模仿他认为重要的、权威的、反面典型的事情,除了模仿同伴的行为,还会集中对家长、老师行为的模仿。模仿动作会内化成心像,将对观察的片段储存于记忆中,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再把记忆呼唤出来。
如果家长、老师曾经对孩子指责挑剔、不尊重、不倾听,那么孩子随后也会模仿,对同伴恶言相对、尖酸针对;如果家长、老师曾经对孩子忽视、鄙夷,那么孩子随后也会轻视同伴之间的感情;如果家长、老师对孩子严格约束、支配操纵,那么孩子随后也会以控制同伴为乐。这些都是造成社交冲突的重要原因。
加上3~7岁的儿童正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他们会单方面尊重环境所存在的权威,拥有遵守成人标准的义务感,即绝对遵从家长或者年龄较大的人所说的话,把其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他们看待所有行为都有绝对化的倾向,总是极端地认为事情只有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是没有灰色地带的。
就像案例中的小刚那样,他认定了老师说的话为绝对权威,当他模仿权威角色时,他认为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标准的,没有不适当的地方,他不能接受同伴否定或不服从自己的“绝对化”话语,也丝毫不关心对方为了什么而抵抗,只是要求同伴必须遵循,否则他就会偏执地强行改正对方的行为。
总之,相比前两章的心理与生理原因,环境因素较为“隐性”,但是,不得不提醒家长应该高度重视这“活教材”,毕竟孩子是感觉学习者,周围的人和事物都会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对孩子体验人与人的和谐与平衡有着深入的影响。
家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