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让你与众不同的3个认知升级
既然职场是“场”,那么首先,一定先弄清楚“场”的含义。
有的人混了一辈子职场,但是似乎长进不大,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时候甚至还不如年轻职员。为什么经年累月的资历没能换来真正的实力,是什么阻碍了一个员工职场综合水平的提高呢?经过一番将心比心的回忆,我回想起自己为了学英语而苦苦挣扎的中学岁月——那时候,我每天一大早就起来背单词,错题本搞了三四本,按理说花的时间并不少,但结果还是常年稳居全班倒数第二。
这段近乎灰色的学习岁月,是不是像极了那些混迹几十年却依然没什么长进的职场人士?大力未必出奇迹,如果没有良好的方法,或者带着一些误解去经历,“大力出悲剧”都是有可能的。如果你觉得职场只不过是一个干活、拿钱不断循环的地方,我估计你的提升效率不可能太高,因为这样的理解实在过于粗糙,很难从职场经历中提取到更有价值的收获和思考。
说回到我的学习回忆,后来在一位老师长期地点拨下,我开始从语言的定义和本质去看待英语。慢慢地,对于英语的恐惧感和怪异感就消失了,我明显能感觉到自己开始有了更多的进步,不论是背单词还是做题目,自己都更加像一个“明白人”。
学英语是如此,混职场也一样。搞清楚定义非常重要,这就好比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能够开一张“上帝视角”的地图。借这个机会,我也想借用物理学里的一些概念,去定义职场的这个“场”。
第一,“场”有自己的“内界”与“外界”。
用术语肯定不利于大家理解,我们不妨就用“认老乡”这件事情来打比方好了——如果说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中,我在自己老家遇到了一个出生在本省另一个县城的人,那么这个人肯定就不是我的老乡,他就是外地人。但是如果你和他在异国他乡相遇,不用我多说——你们这个时候彼此的感觉肯定就是老乡嘛。所以说,群体的概念是根据实际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重新定义的。当你和他之间在当下的环境中有足够多的差异的时候,就可以认为彼此并不是处于同一个“场”——这个时候,“场”的界限就横在你们两人之间,仿佛一个栅栏。而如果是在一个更加陌生、更加怪异、更加需要一致对外的环境之中,那么你和他此时就是以共同情感和利益为主了(比如说周围的人都说英语,而你们彼此可以用汉语交流),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同属于一个“场”,也就是说,“场”的栅栏把你们俩包围在了一起。
那么,怎样去定义“你们”“我们”和“他们”,从而找清楚这根“栅栏”呢?
“你们”“我们”“他们”,这三个词听上去似乎是非常普通的词汇,但这三个词在职场中,常常代表着很多的信息。在各种工作环境中,如何区分自己所在的群体、如何区分对方所在的群体,又如何去努力营造一种团结统一的感觉?再或者说,如何在适当的时候给对方制造一种隔阂感,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找准了“你们、我们和他们”,你就不容易在做事情的时候产生犹豫和迷茫。
举一个小例子:有一些领导或者是职场老手,经常会在访问其他公司的时候,称呼对方公司为“咱们公司”。
实际上这个发言者并不属于这个公司,但是他通过“咱们”这种第一人称群体的表述,就能在情感上拉近自己和对方公司之间的距离,让听的人更容易接受发言内容。在职场中,这种距离的塑造,不仅仅适用于增强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能有利于划清界限、保护自己。
想要明确哪些人是“我们”,首先要把自己阵营的群体的概念搞清楚,对面的人,也就是“你们”了。当然了,在不同的时刻,“自己人”的定义肯定也不一样。比如说在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有时候就不都是“我们”。
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如果你想向对方明确彼此部门之间的不同,那么你称呼对方的部门时,就应该用“你们”,而不是“我们”。此时,如果你想跟你的部门领导表达一些对其他部门的不满或者委屈,那这个时候你在形容自己部门的时候,就要明确是“我们”。
在我们明确了谁是“我们”,谁是“你们”之后,“他们”这个概念才出现。往往“他们”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是指你我两个群体,共同对第三方去形成一些评价或表述。
在讲到“他们”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表达或传达一些信息的。比如说“向他们学习”,或者说“他们这些人做事儿不是特别的地道”等等,类似这种的风格都可以看到:第一,“他们”的用词表示被你提到的这个群体或者这个人并没有出现在交流的这个环境之中,也就是说,被提到的人是听不到的;第二点是说在表达的时候,这个群体是游离于你和交流对象之外的。
搞清楚了“你们”“我们”“他们”这三个概念,我们对于职场“栅栏”的区域感,就基本建立起来了。
第二,“场”有变化,也有相对稳定性。
前面提到了很多,就是说“场”的范围可以变来变去,这个“栅栏”是随时可以被搬动的。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里。那这里面的学问,就不仅仅是前面称呼的切换那么简单了——关键是在你的内心,你得清楚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交的环境中,大概有怎样的一个稳定的群体?
有些领导经常批评下属,说有些人“找不清自己的定位”,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有的人没有很好地搞清楚自己的相对稳定的群体,通俗来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层级高低”“分不清敌我友”。
虽然工作证上表明了自己的部门和岗位,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里所谓的“江湖”就可以理解为各种“场”,在具体的小团体或者说小组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进行定位,就会在人际关系方面犯错。
面对“场”的多变性,如果我们只是说一句“以不变应万变”,好像有点儿太偷懒了。对于绝大部分的职场新手而言,这种话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实际指导作用,还有可能会误导人。职场的相对稳定性是建立在工作的稳定性和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之上的。如果你在一个职场环境里已经待了超过一年,那么这个稳定性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建立起来,反过来说,如果你是刚刚到了一个新的公司,或者说刚刚调换了一个新的岗位,那么这个时候请不要滥用所谓的“职场稳定性”,此时你的任务是建立稳定性。
固然有的地方气氛友好,有的地方气氛不太友好,但稳定与否不仅仅看客观环境,还需要看你为此做出了什么工作。良好的职场稳定状态,是你本人和周围这个小环境相互磨合、妥协的一个结果。每个人的个性,都有被他人容易接受的地方,也有会令他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不仅仅是个性,某一个具体的小行为也一样,当你的行为方式能够不伤害、不破坏这个“场”的和谐时,你就可以比较轻松而愉快地面对工作和人际关系了。不过,这种彼此融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在持续的抵触和冲突下,失败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第三,不妨想一下“场”内的同与不同。
前两年,“引力波”和“引力场”这两个词汇非常流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用这些科学的概念来打比方。跟大家阐述一下什么是场内的同与不同。在一个场中,只是规定了大家所处的氛围是基本一致的。但这里面的每一个个体肯定都不一样。这就是场内最基本的不同。
那接下来呢,几个人的小群体再往下分,也可能有更多的详细情况。在这里面,你不可能带着一个单一的思维去面对它。
在职场中的我们,一方面是做好本职工作——毕竟工作还是要比拼成绩的,我们搞好人际关系,也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业绩;另一方面,了解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还想多说一句,就是我们在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把自己放在某一个团体的上面(就是说,你不一定要“站队”),虽然我们经常说“站队”是一种混社会的艺术,但有时候盲目地去搞这个行为也会害了一个人。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分析:站队是不是我必须要采取的一个选择?这个队,我值不值得站?这个队的方方面面背后有哪些合理的东西?或者说如果我觉得这个队伍它本身就很不合理,早晚要出问题的话,那我可以提前保持距离,只进行有限的接触,就如同保持一种遥远的吸引力。遇到了有严重问题的队伍,聪明的“星球”会避免两者之间靠得太紧,因为如果靠得太近的话,可能就会导致玉石俱焚的灾难。
我过去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习惯,就是总喜欢在一个团队中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我会看这个团队中不同人的性格色彩、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彼此之间互动的细节。经过这些观察,我发现,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相处的方式都是千差万别的,这很难通过一个单一的模式,或者说类似于一个普遍化的公式进行粗暴的概括。
在职场中,那些段位比较高的老手往往能够很快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微调修正策略,把自己原有的风格进行优化。这就是古人说的“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然而,本书的大部分读者肯定还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啊。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尽快去搞定这个场呢?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给你三部曲——适应、使用、驾驭。
玩转职场三部曲:
第一步,适应“场”。
适应的第一步并不是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而是观察。只有反复观察,才能得到更贴近实际情况的结果。观察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定式。因为不同种类的工作,不同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也的确有几个共同的细节,可以作为你快速开展有效观察的方法。
第一点,我们要观察大家互动的频率。
在一个团队或者部门中,大家互相之间语言和行为交互非常多的时候,这个场往往就是处于一种相对有序而稳定的状态。请注意,这里是有例外情况的——如果这个场是一个刚刚组建的部门或者团队,那么就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况,因为陌生人在彼此刚刚相遇的时候,可能会有超乎常规的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基于互动频率的观察,起码得是一个彼此都基本熟络的团队。
第二,观察的细节角度。
就是这个场在一天中共同维持的存在“持久度”,或者说每一天自我保持不解散的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看下班之后——毕竟在上班的时候,某一个部门或者组织肯定多多少少是“被迫”要待在一起的,你并不能很好地看到这个团队或组织的凝聚力。但是到了下班时间,大部分的客观约束作用不存在了,主观的心理作用就能够水落石出了。
离开办公室或者工作场所之后,如果大家彼此各顾各的,线上线下也没什么交流,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很放心地说:这个场子的凝聚力相对一般。而如果说大家在下班之后还能够自发地去进行一些聚会、聚餐甚至自愿加班,那就可以推断这个场的凝聚力是比较强的。我记得一位老演员说过:“如果拍戏开工的时候,我想到了收工回家,那么我这次拍出来的肯定是烂片。”类似的道理也可以用来评价场的凝聚力。
第三个有趣的观察的角度是,你不妨来看一下这个场内有没有一个核心式的人物,就像引力场或者重力场的“中心天体”一样。我们举个例子,用太阳系来打比方。
在太阳系中,太阳就是占绝对支配的一个地位,它的个头最大、质量最大,而且作用范围最远。
太阳系里的各个星球都是在太阳的引力约束下进行运动的,然后彼此再通过自己的小引力场去俘获或者管理自己的卫星和附属天体。当然了,在有些星系中,也可能伴随着多个核心(例如互绕对方的双星系统),甚至说是没有核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
通常来说,没有核心的团队是容易解散的,但事情也不绝对,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团队还能够稳定地存在的话,那很可能就是有多方面的权力进行制约平衡,这种场子里面的套路就很深了——多权力制约平衡的地方,往往对职场新人不是那么友好,容易犯错误,摔跟头。
如果你一开始身处这种多核心的职场环境之中的话,要格外的谨慎,要多动脑子,实在待不下去了,可以考虑退出。没错,如果实在无法完成适应,退出也是一种选择。
在观察好之后,如果你得出了某个结论,那么恭喜阁下!不过,我们的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我们观察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当一个分析师或者研究人员,我们还是为了去适应这个“场”。当你明确了这个“场”的核心是某一位领导或者某一位员工的话,你更多的是要跟这个核心去进行接触,去完成这种彼此的适应,去构建彼此的心理舒适区。
这里面并不是说需要一味地去讨好对方,你更多的目的是给他建立一个综合印象,让他能够认识并逐渐接受你的风格,同时相应地,你也要认识并逐渐接受他的风格。这个时候你作为一个“行星”,和这个“太阳”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运动关系,就基本建立了。
当然了,你不仅仅是要跟这个领导或者某几个核心保持良好的互动,你还要记得你的那些同层级的“行星”兄弟姐妹们。你们之间的运行如何不相撞?如何保护好彼此的利益?如何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产生一些回避和互动的效果?这也是你适应场要做的一件事情。
适应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轻松、愉快而又长期的工作。
在经历了以上的分析和适应之后,你就可以正常地开展工作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你完成了融入。这是我们职场中关于“场”的第一个段位。
第二步,使用“场”。
所谓的使用,就是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场的一些特性,去提高自己的效率、增加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评价。当然,也不要忘记,使用是以适应“场”作为基础的。那对“场”的使用呢,我的结论是:首先就是要明确核心的作用。如果你是地球,当你面对太阳的时候,你一方面要受到太阳引力的制约,但是另外一方面,太阳提供的引力场也给了你很多的保护——它会把一些空间中漂浮的其他的一些尘埃、小行星给吸走或者是排斥出去,从而来给整个太阳系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很多人一提到使用这个词就不舒服,总觉得是在出卖集体、损公肥私,但那是恶意利用,不是正常使用,如果你总带着这样的误解,估计很难做好群体性的工作。所谓对于场的使用,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正如同前面对太阳的评价,这份限制其实也是对每一个人的保护。我比较反对在职场中推行所谓的绝对自由,因为绝对的自由也往往意味着绝对的没有保护。如果每一个领导都不负责任的话,那么,每个领导固然不会给你造成什么干预或者管控,但同时你可能要面临所有的质疑和风险。这个时候对职场新人来说,肯定是很不利的。
对于场的使用,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善用“我们”的力量。在前面已经提到了我们在“场”中可以用“栅栏”的移动来划界,那么有了“界”,就可以明确“我们”这个概念。在对其他部门乃至对于外界进行一些交互工作的时候,你不光要从口头中提到你所在的这个“我们”,还得想办法通过行为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确是代表着这个“场”。就能让别人觉得,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堆人来和他进行对话、交流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不仅仅要考虑你本人,他还要照顾到你背后所在的这个部门、这个整体的利益,此时你说话做事,不但更舒服,而且目的明确,效率更高。这种感觉,就像一个钦差大臣一样,你代表的是一个集体,所以你可以获得整个集体的力量。
第三步,驾驭“场”。
你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成为这个“场”的领导,成为这个星系的“太阳”。不过呢,高手驾驭场可不一定非得当核心人物的,他可能在里面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或者融合的角色,然后也一样可以完成驾驭。
就是说,你可以当这个团队的老大,这是驾驭“场”的最明显的一种方式。同时,你也可以当这个团队的不可或缺的“参谋长”“团结者”,也可以完成对“场”的驾驭。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某些部门,很多部门的正职可能会因为领导的更迭而反复更换,但是这些部门里面常驻的副职却可以稳定地存在很多年,而且很多工作都是依赖于这个副职完成的。能不能驾驭“场”,不是嘴上表达,还是得看实际效果。
在我的主张中,承认对“场”的驾驭有以下几个标准:
1. 这个“场”里面的每一个个体,都足够尊重而且认同你。也就是说,在一个星系里各个星球都会不侵犯你,而且这些星球还会主动帮你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2. 一旦你自身发生了一些改变,就可以引起整个“场”的改变。比如说,当你某一天状态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来问你,会来关心你是否出现了什么情况,同时他们还能够根据你的变化,做出一些反应,从而配合你或者说给你起到一个弥补的作用。
3. 就是这个“场”得离不开你。我们经常会讲“每个工作岗位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你都是最不可取代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讲到职业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你对这个集体的不可或缺性。这个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护身符,也是能否驾驭“场”的关键。
剖析角色心理,制定最优策略
设想一下:正在陌生城市开车或者步行的你,盯着眼前的导航软件,略带紧张地前行着,这时候如果手机的定位功能突然失灵,你将会陷入怎样的窘迫?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我现在究竟在哪里,目的地又在哪里?
这些手忙脚乱的问题,都源自“位置”的丢失。
足球赛、篮球赛等诸多赛事开始前,主持人介绍双方队员的时候,都不会忘记通报他们每个人的位置。“位置”这个信息,决定了这些球员将会在比赛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同时又要和对方球队里的哪一位“捉对厮杀”,所以,哪怕是可以随意切换身份的全能型的球员,也会在比赛中有一个明确的位置。
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是涉及多个人的工作,其中的每一个人一定都有其各自的“位置”。这种位置的界定,远比体育赛场上的位置要复杂得多,但却又像你的手机定位一样,决定着你今后在职场中的一言一行会不会“误入歧途”。所以,明确自己的位置,很有必要。
你也许会听到领导或者同事对你说这么一句话:“请找准自己的位置”,当这句话出来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呢?
显然,这意味着你需要好好修复一下自己的“定位功能”了,如果这个功能出了错误,你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就会“东倒西歪”,惹来诸多麻烦和非议。很多人明明很努力,但最终却闹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多半就是定位出错惹的祸。
在职场之中,有很多隐性的规则,就如同前文所说,我们职场里的种种关系,就仿佛生物世界里的“食物链”一样,一个人究竟会面对怎样的机遇和威胁,就要看那个人处于这个“食物链”的哪个位置。
身处群体中的工作者,在位置定位方面最经典的困惑就是:结伴还是独行。比如说你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又有一定风险的项目,到底做还是不做,是自己去做还是叫上同事一起做,单独做了会不会成为“出头鸟”,叫上大家又会不会成为那个把集体“拖下水”的罪魁祸首?类似的种种问题,都需要事先结合我们的“定位”去分析。
只要明确了定位,就可以通过你和同事们对应的角色心理,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做事策略。
定位的第一步,是明确你周边的区域。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然而,在同一间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很可能并非是这样的志同道合者。如果你运气足够好,与身边的同伴秉持着相似的目标和一致的价值观,而且你们所做的事情本身也具有较高的价值,那么我相信你们做事情的方法一定也不会太差(虽然处事方式可能各不相同)。
只要和各位同事说清楚事情的利弊,然后自然会有一个集体建议和决策,决策之后就只管放手去尝试好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分析目标本身,如果自己的能力基本可以搞定,而好处又足够多,那么自己动手也未尝不可。反之,如果你对于事情的风险非常畏惧,则不妨动员队友们一起加入进来,大家相互照应,集思广益,可以大大降低“出事”的风险。
反之,如果大家彼此都只是为了混个生活才聚集到一起,每个人对于前途的看法各不相同,也谈不上什么共同目标、世界观,那么各个角色就会对他人的行事方式高度敏感。此时,不犯错比冒险更明智。哪怕是你咬定了此事值得,最好还是不动声色地去做,这样不论成败,都避免了很多闲言碎语,甚至是干扰阻挠。
实际上,那些具有生命力和成长性的团队,往往都有较高的包容度,而那些喜欢“枪打出头鸟”的人,反倒是弱者角色的体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绵羊才害怕掉队”。一个处于职场“食物链”下游的人,就好比是弱小的绵羊,它们整天警惕着天敌和自然法则的“淘汰利剑”,“大家做事都差不多”的局面最能给它带来安全感,当狼群发动攻击的时候,绵羊们纷纷逃窜,只要自己不成为最后一个,那么被吃掉的就不会是自己。
反过来说,如果身边的绵羊伙伴们纷纷加速奔跑,自己很可能就离后面的狼群不远了。所以,处于弱者角色的人,会对周围卓越的同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换言之,如果你们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大家都紧盯着眼前的猎物,自然没有太多的想法,每个人要做的,无非就是尽力往前奔跑罢了。
提及职场角色,就必须要说一下“刻板效应”这个心理学现象。这种效应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出一种固定不变的、习惯性的看法和评价。例如,对员工的身份背景、学历能力有一个固定且笼统的看法,就很容易造成我们无法将人才匹配在合适的岗位之中。所以,大家都应该努力打造好自己最初的职场角色。
同时,如果你善于观察一个人的职场行为,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推敲对方的角色定位。
从一个人在职场中做出行为的方法和态度,往往就能确定这个人在职场链条中的位置。同样一句话,出现在那些高居顶端的领导口中和下游“虾兵蟹将”的口中,会有完全不同的气场和含义,即便你初入职场,也不难从中发现端倪。
关注“场”外与“场”际
很多职场行为的研究和指导手册,更多地是讲某个“场”的内部,咱们作为不一样的一本职场心理指南,还要说得全面一些,也要提及一下职场的外部。
这里给出几点小建议,文字很简单,大家不妨顺着此前的思路,进行思考和延伸:
1. 面对“场”外人士,我们应当尊卑有度。
2.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又要体现出礼貌和大度。
3. 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集体荣誉感,我们不可轻易践踏,宁可否定对面的个人,也别轻易否定对面的群体。
4.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凡事不要觉得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5. 有的人,看似站在对方的“场”内,但实际立场可能不同。
6. 独立的人,和身处于某个“场”的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利益关切。
7. 维护自己的“场”,任何时候,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