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汉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风起东莱

东汉青州地界,有一地方名曰东莱郡。东莱郡靠海,自古多有靠海而生的渔民。只不过现在的渔船技术并不发达。大部分渔民只能在浅海捕鱼为生。由于此地还能勉强自给自足,所以还暂无黄巾为乱。

东莱郡下属的一个小渔村中,有一大孝子,由于年轻的时候非常痴迷武学,便离开家乡寻访天下名师,拜师学艺,终有一日学艺有成,回归故里。但却发现父亲已不在人世,只剩下年迈的老母亲孤苦伶仃,令他痛心疾首,懊悔不已。从此发誓将陪伴侍奉老母亲左右。于是孤儿寡母的便在这个小渔村隐居了下来。本来可投身军旅,前途无量,怎奈不忍心老母亲独自受苦,最后空得满身武艺,却无半点经商处世之道的他,生活一贫如洗。只有茅草屋两三间,勉强遮风避雨。

这天清晨这个小渔村突然出现了两个不速之客。正是张代和典韦两人,也不知道是否巧合,两人竟然传送到了这里。

张代一出现就开始打量这个小渔村。千里迢迢而来,黄巾之乱已起,在这里没有军事实力是没办法打出一片江山的,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再寻找一处适合的地方,作为第三基地,既然这里靠海,那么造船厂也该造出来了。由于没有机动基地车,所以在其他地方要修建分基地,只能用工程师先占领一些重要建筑,才能开始建造新的基地。

整个小渔村几乎全是村民的茅屋,根本没啥重要的建筑,但是在这不远却有一座郡城,想来只能占领城池再安排工程师入驻城主府,估计就可以建造分基地了。但是仅仅靠两个人,看来只能智取了。

这般想着,张代和典韦漫步走进小渔村之中,打算打听一下这里的一些有用的讯息。结果刚刚进入村口,就和急匆匆迎面而来的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相撞。本来张代打算息事宁人,结果对面那黑皮肤壮汉抬手就推,典韦护主心切,立马上前阻挡。二话不说双方就打斗了起来,空手搏斗,更是体现了拳脚的运用。典韦马高牛大,重拳如沙包般猛烈,全力一拳,中拳者不死也残。而对面那人身法比较灵活,拳脚套路更加标准。似乎师出名门。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一刻钟,打了几十个回合仍然不分胜负。这一次张代看得出,典韦不像和祝融那一次留有余手。而是全力以赴,但仍然打的难舍难分。足以说明对面那个人不是无名之辈。

想到这里,张代大喊一声:“都住手,有话好好说!”。典韦是服从主公命令,所以停手。那黑皮肤壮汉是突然醒悟还有急事不能耽搁时间。今日家中母亲突然病倒,急于前往东莱郡请大夫的他才会如此急匆匆。遇到挡路的也因为急性子,直接推开。才引起的误会。

张代礼貌的向黑皮肤壮汉道:这位壮士,刚刚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我们初到贵地。不知壮士如何称呼。如需帮助,我们义不容辞。

黑皮肤壮汉也知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回答道:某乃东莱太史慈,因家中母亲病重,急需前往东莱郡请大夫,所以刚刚是某鲁莽了。

张代:哦豁,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东莱太史慈,幸会,真是实在抱歉,既然如此想必你母亲也需要有人在身边照料,不如我让典韦前去城中请大夫,一切费用我们来支付,也算是弥补一下刚刚的冒昧。人命关天,事不宜迟。

既然张代这么热情,太史慈也只能开口答应,毕竟他确实考虑不周,刚刚太心急了,现在回想发现确实无人在母亲身边照顾,实在罪过。不过还是对张代谢道:今日之恩,无以为报。不知恩人如何称呼。将来有机会再报答。

张代可不会那么客气,什么将来报恩,现在认我做主公不就可以了。不过也知不能急,先把面前的事情办好再说,于是介绍到:“我乃张代,这位是我的护卫典韦。”说完于是转身对典韦说:“恶来,你速速前往城中请最好的大夫。再买一辆马车,最快的时间返回,不得耽误。”说完就伸手递给典韦几块黄金,让他快去快回。只是太史慈正在担忧母亲,而张代又背对着他,所以并没有看到张代能凭空拿出几块黄金。不然能把他吓坏。

见典韦已经快速前往城里。张代招呼着太史慈先前往他家中,当张代看到太史慈的家,简直不忍直视,这叫家?是人住的吗?我们农村的猪圈都比这里豪华好吧。哎,没办法,古代的平民百姓生活过的实在是太苦了。心中又多了一份沉重!

不多时,就有一辆双马力的马车赶到这里,是典韦带着请来的大夫赶回来了。大夫立马带着药箱进屋里查看病人。典韦和张代站在门口看着太史慈和大夫在屋里忙活。经过一番诊断。大夫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位病人由于常年劳累,加上心病,年纪又大,身体虚弱。已病入膏肓,药石无医。诸位还是做好准备,老夫能做的只能开一些调理的药物,如今好生休养。病人或许还能有几个月可活。”太史慈听完,顿时怒火中烧,一把抓住大夫吼道:“你这庸医,是你医术不精。休要乱言。”大夫无奈,但医术是自己的骄傲,绝不容许质疑。于是答道:“我乃当代名医华佗的关门弟子,医术或许比不上师父,但也绝不是庸医。”张代和典韦见状立马上前拉架,好不容易拉开太史慈。太史慈这个流血不流泪的大汉,竟然抱头蹲下痛哭了起来。大夫见过太多生老病死,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张代忙让典韦去送大夫回城,顺便把药抓回来。。。

看着痛哭的太史慈,张代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这么劝。只能站在一旁默默的不作声。思考着什么。此刻张代的心中“传送时间今天刚来,还在冷却,而且工程师也需要带过来,后天或许可以试着带太史慈的母亲回主基地,使用主基地的第三个能力:治疗功能,或许能救下太史慈的母亲。”嗯,就这么定了。不过还是先别告诉他,以免空欢喜一场。

这一次典韦回来稍微有点迟,等典韦回来,连忙帮忙熬药。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幸好典韦细心,顺路买了不少吃的打包了回来。由于太史慈的母亲还在昏睡当中,招呼了太史慈一起吃一顿。痛哭一场的太史慈似乎没啥胃口,并没有吃什么。张代和典韦商量着计划,如今最快的办法是最好找到一伙人数不少的黄巾军,然后武力收服,并带领着这些人占领东莱郡。这样才能让工程师安全入驻城主府。

据刚刚典韦又进城,顺便打探了一下城里的军事实力,仅有大概两千汉军。全是郡兵,并非朝廷的精锐。而领兵大将由于时间不足,还没打听清楚。对于这些得到的情报,张代分析了一下,利用自己的武器应该不难攻下此城。为啥张代一定要攻占城池?没办法先不说黄巾即将卷及青州大部分地方,就是各个诸侯也会趁着这次剿灭贼寇而加强自己的实力,各占地盘。张代也必须要有一块地盘建设分基地。

原本两眼无神的太史慈听到两人疯狂的计划,竟然一下发怒。指着两人大骂:“念我们相识一场,你们速速离去,某既往不咎,如还想攻占东莱郡,先过我这关。作为东莱人,保卫东莱乃是天经地义。”,张代也没想到太史慈如此激动,忙喝诉道:“尔等匹夫,懂什么天下大事,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以乱止乱,为了这天下百姓。我们占领东莱,一来不会烧杀掠夺,二来也是为了让这里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我相信我有能力,并有实力和条件带领着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你要是愿意为了百姓,就加入我们,要是自私自利,就别装什么仁义。”

张代的一番大骂,把太史慈骂的毫无脾气,竟然无言以对。是啊,他自己连母亲都不能给她过上好日子,何谈东莱百姓,更何谈天下百姓。见太史慈不说话,张代轻声说道:我有办法救你母亲,但你需要助我。我可以保证,绝不伤害东莱任何百姓。你也可以见证,如我违背,你可以当场把我斩杀。以我的人头向朝廷邀赏,如何?。

太史慈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一方是君臣朝廷,一方是母亲的健康和东莱的百姓。他也知道张代说的没错,黄巾之乱,如果不能靠自己守护这一片土地,那到时候更加的民不聊生。想了很久,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定。对张代道:“我暂且信你,如果你不能做的你所说的,别怪太某人的弓箭不留人性命。”“我知道方圆半日路程之外有一伙黄巾军。人数不少,大约三四千人。不过凭我们三人,征服他们太难”

张代没想到太史慈竟然有他想要的情报,心情大好。于是道:无妨,你尚未见识到我的厉害。到时候你就等着瞧好了。事不宜迟,我们出发吧,不过你母亲得先请人照料。你有没有信得过的人。可以暂时托付。钱我们来付。

太史慈毕竟在这里生长,一些亲戚还是有,只不过人穷,亲戚都疏远了,只有一个大舅还偶尔接济一下,但大舅家日子过的也不好。都是苦命人。在张代的坚持下,于是三人忙前往大舅家拜访,由于是个不大的小渔村,所以很快就到了太史慈大舅家,敲开门,进入里屋,只见大舅家一家人正在破旧的房子里吃着午饭,粗茶淡饭,日子确实清贫。张代深知有钱好说话,忙让典韦拿出刚刚到城里兑换的一大袋铜钱和碎银,堆放到了太史慈大舅一家面前。毕竟给黄金怕他们惹祸上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之后一番交谈和嘱咐。让他们财不露白,这几日太史慈的母亲就拜托他们照料了。之后事情顺利安排。

三人当即转身离去,回到家太史慈收拾了一番自己的兵器和弓箭。张代把一匹马交给太史慈。三人走出了小渔村,向着黄巾军那一处据点而去,太史慈问他们两人为何不骑马。张代说他们两人不需要马也能跑的飞快。太史慈不信,结果看到两人一前一后弹跳间就飞了老远,忙骑马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