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脾胃治疗多种病证的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脾胃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具有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脾胃理论进行了充实与发展,确立了脾胃学说,在整个中医学说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经》中虽未有专篇论述脾胃,但有关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症状、治疗等论述,均已散见在各篇之中,内容极为丰富。认为脾胃功能的盛衰,直接关系人体生命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病因方面,归纳为六淫外邪、内伤情志、饮食劳逸等。如六淫方面,《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湿伤脾,脾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七情方面,“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甘所发也”“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劳逸方面,认为“劳则气耗”“烦劳则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成,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可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提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同时,还讨论了从脾胃论治某些疾病的方法,如呕胆证,用降胃利胆的治疗方法。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对《内经》有关经脉、脏腑的理论不仅有了充实与发挥,而且在脾胃病的辨证上也有了进一步地发挥,特别是对脾胃病各种证候的分析和相互转化,进行了阐发。如《难经·十五难》:“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故皆以胃气为本,是为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见也”,又如《难经·十六难》:“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吮,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的病变及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伤寒论·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主要论述“胃家实”,以胃热津伤,燥热内结为主要病机,以白虎汤清热,承气汤通腑为主要治法。《伤寒论·太阴病脉证并治》篇论述“脾家虚”,以太阴虚寒为主要病机,以理中汤温脾为主要治法。在《金匮要略》中,对常见脾胃内伤杂病如腹满、寒病、宿食、呕吐、哕逆、下利、吐衄、下血等,从病因病机、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及预后护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建立了一整套的临床治病原则。如用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类方剂益胃,治疗虚劳诸不足、脾虚萎黄,妇人中虚腹痛;用理中汤(丸)温脾,治疗中虚腹满、虚寒霍乱、呕吐清涎、胸痹短气;用诸泻心汤消痞满,治疗湿热壅滞中焦,胃虚气逆,心下痞满;用诸承气汤降胃,治疗阳明腑实,宿食内停,胃实胀满,下利谵语;用麦门冬汤养阴益胃,治疗因肺胃阴虚而致的咳逆、肺痿等,都为历代医家推崇和效法,成为后世调治脾胃病组方用药的基础和规范。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含有预防思想。又根据传统的五脏相互关系,强调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治未病之脏,重申了《难经·七十七难》治未病的观点,又补充了未病防传的内容,这些观点对后世脾胃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代巢元方以脏腑为核心,讨论脾胃的病源与证候。《诸病源候论》以脏腑为核心讨论病机,专列“脾胃病诸候”,对脾胃病候从病因、病机、证候、发病时间、脉象、预后等诸方面进行阐述,是首次从病源学角度对脾胃的专门论述。如《脾胃请疾·呕吐候》:“呕吐者,皆有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若风邪在胃则呕,肠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呕而吐,其状长太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澹然,并其候”,把呕吐的病因和证候论述得非常详确,开拓了从病理角度研究脾胃病证的途径,也是脾胃病理学的最早记载。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进一步强调脾胃虚实证治,提出“五脏不足,求于胃”的论点,强调调治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收录了大量方剂,使治疗脾胃病的方药更加丰富而系统,仅在《千金要方》卷十五、十六中就收录了治疗脾胃病的方剂120多首,其中许多著名方剂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如治疗“脾胃冷积不消”的温脾汤,治疗胃热的地黄煎等。
宋代医家上承《内经》和张仲景学说,博采晋唐医学学术成就,不但重视方药,而且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对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是北宋时期政府组织编著的大型医籍,虽然名为方书,观其内容所涵,实是理、法、方、药俱备,而且前者成书于北宋初期,后者成书于北宋末期,对整个北宋时期医学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脾胃病证专门论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脾胃病证辨证论治,创制了许多著名方剂,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至今为临床治疗脾胃病证的常用基础方。钱乙强调调治脾胃的重要性,以擅长儿科脏腑辨证著称。《小儿药证直诀》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各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尤其重视脾胃在发病学上的意义,把慢惊风、发搐、壮热、手足冷、食不消、腹胀、黄病、虚羸、弄舌等多种疾病的病因都归之为脾胃,特别强调了调治脾胃的重要性,认为“脾胃虚弱,四肢不举,诸疾遂生”,在治疗上针对“小儿易为虚突,脾虚不受寒热,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制订了相应的治则与方药,如健脾的白术散、益黄散,泄热的泻黄散,益脾和胃的异功散等,使脾胃证治日趋系统化、专科化。
金元时期,由于学术争鸣的展开,医学流派的崛起,促进了脾胃学说的形成和确立。张元素重“养胃气”,在治疗上张氏根据脾喜温运,胃喜润降的特点,确立了治脾宜守、宜补、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的治疗原则,对李杲脾胃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刘完素突出的学术观点是提倡“火热论”,认为脾胃的生化在于胃中阴液润泽的作用。在《宣明论方》中提出“胃中润泽论”,对胃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论述颇为精详。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中指出,人体胃中润泽与否,是饮食入胃化生精微的重要原因,为李杲的《脾胃论》和叶天士提倡的胃阴学说打下了基础。该时期功绩最著者,当推易水学派的中坚,后世称之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杲,他继承了《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有关脾胃论治理论,以及张元素脏腑虚损病机和“养胃气为本”的治法,并根据自己临证之经验,全面系统地确立了脾胃学说。《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和“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认为脾胃内伤病的形成,是元气不足引起的,而元气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这一论点是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在生理病理方面,李氏非常重视脾胃阳气升发,指出“火与元气不能两立”,同时认为脾胃居于中焦,是精气升降之枢纽;辨证方面,十分强调要辨明内伤与外感,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热中证和外感发热证的病机和症状进行明确的鉴别;在治疗上,重视脾胃和元气的关系,针对脾胃内伤病的特点,用药偏重升阳补气为主,并贯穿于治疗的各个方面,创立了甘温益气、升阳散火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李杲对脾胃发病学阐发内伤机理,不落前人窠臼,独创新义,自成一家,并对后世医家如薛己、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清时期,不少医家对脾胃学说又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明代王纶的突出贡献在于结合李杲、朱震亨之学提出了脾阴说,认为治脾胃须“分阴阳气血”,反对概用“辛温燥热、助火消阴之剂”,临床中以人参、白芍、甘草等作为治疗脾阴虚证的常用药物,这种脾胃阴阳、脾胃分治的论述,对后世“脾阴”和“胃阳”学说具有一定的影响。薛己论脾胃,阐发了肾中命火对脾胃的温煦作用,对火衰土弱之虚寒证,强调肾中命火对脾胃的温煦作用;而且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妇人大全良方》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此外,还对脾胃虚弱而致的寒中证作了颇多的阐发,《明医杂著》指出“脾病也当益火,则土自实而脾自安”。缪希雍重视养护胃津,提出脾阴不足之候。治疗热病以养护胃阴为要务,善用清凉、甘寒、清气之法,尤善用石膏,并配以麦冬、知母、竹叶等清解邪热,颐护胃津;治疗杂病注重脾阴,认为许多疾病都是“脾阴不足之证”。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本在脾”,提出“脾为后天之本”的著名论点,并认为与“肾为先天之本”同等重要,“肾安则脾愈安,脾安则肾愈安”;在治疗上,主张脾肾并重,“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火不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壳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张景岳提出“脾为五脏之根本”,着重发挥了治五脏以调脾胃的观点。《景岳全书》指出:“脾为五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与李杲的调脾胃以安五脏之说,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在治疗上提出“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脏也”。汪绮石治虚劳,倡“阳虚三夺统于脾”,阐述了脾虚证的病理与治疗。《理虚元鉴》提出:“阳虚三夺统于脾”和“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生命之根”,强调久病虚劳从脾论治的原则,认为肺、脾、肾三脏的阳虚之证(夺精、夺火、夺气)均以胃不进食,及脾气不化为危,汪氏称这种情况为“中气不守”,故在治疗统于脾,以补中益气之法统之。叶天士主张脾升胃降,创立胃阴学说。他认为脾胃虽同属中土,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太阴阴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又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在治疗上,叶氏所用的通降法,既非一般的辛开苦降,也不是苦寒下夺,而是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待“津液来复使之通降”,适用于“脾阴不亏,胃有燥火”的病证,其所制养胃生津的益胃汤等方,被历代医家所沿用,历久而不衰。另外,叶天士充实了李杲调理脾胃以安五脏之说,李氏仅提出:“肺之脾胃虚”和“肾之脾胃虚”,而叶氏补充了“心之脾胃”和“肝之脾胃”,完善了脾胃和其他四脏的关系,并分别以寒热温凉治之,如胃虚肝风,呕吐眩晕,不投干燥之品以平肝降逆,而以“胃汁以熄风”“胃壮肝犯自少”;久咳肺虚及胃,不忙于止咳,而善“培补胃土”“待胃土日旺,柔金自宁”等。叶天士既继承《内经》,又充实、发展了李杲学说,将李杲的升脾阳和叶天士的养胃阴有机结合起来,使脾胃学说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内经》脾胃学术思想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且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历代医家在《内经》脾胃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生理上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和“脾为五脏之根本”,强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精微至心、肝、肺、肾等脏器,营养脏腑,维持脏腑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病理上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将脾胃系病证和与脾胃相关的多种病证的病因归结于脾胃;治疗上提出“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从脾胃治疗多种病证,至今对临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