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治疗多种病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脾胃的病理特点

脾与胃相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表现为纳运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虚实寒热失常。

一、纳运失调

胃主纳,脾主运,一纳一运,密切配合,则消化功能正常。胃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则食欲减退,或嘈杂易饥。脾失健运,则现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而不化,责在脾;不能食,责在胃。但是,由于脾与胃在病理状态下互相影响,故脾胃纳运失调的症状,往往同时并见,其治亦须调脾理胃,二者兼顾。

二、升降失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脾主升清,若脾气不升,甚至中气下陷,就会出现泄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胃主降浊,胃气不降而反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以及大便不通等,因为脾升胃降是相互为用的,所以清气不升,必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必致清气不升,所谓清浊相干而病作。其治疗虽须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但总以恢复脾胃升降为要。

三、燥湿不济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燥湿适度,水谷乃化。若湿邪困脾,脾阳受困,水湿停滞为患;脾失健运,水不化津,也易生湿。故脾病多寒多湿,药宜温燥。热邪易于伤津,灼伤胃津而化燥;胃气上逆,频繁呕吐,胃津耗损,也会出现燥象。故胃病多热、多燥,药宜凉润。

四、虚实寒热失常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提出了“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阳”指阳明胃腑,“阴”指太阴脾脏。胃主降浊,推送糟粕下行外出,病则腑气不通,浊气不降,糟粕不行,且阳明之病,易于化热燥结,故病则多从燥化、热化,易与邪结,临床以实证、热证多见,证见身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或痞满燥实等阳明腑证,以及不时卧、喘呼等。脾主运化、升清,病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清阳不升,脾气易虚,且湿易伤脾,湿胜则脾阳受伤,故病多虚证、寒证,证见腹胀、腹痛、纳呆、便溏,以及倦怠乏力或畏寒肢冷等。“阳道实,阴道虚”对胃病多实,脾病多虚的病机趋向作了高度概括,后世据此总括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治疗胃病侧重泻实,脾病侧重补虚。

总之,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以维持饮食物消化和水谷精微吸收、输布的功能活动。如果脾胃运纳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也会相互影响,导致消化功能失常,产生各种病变。